無法知道何爲有益的事(傳道書6:10-8:17)
生活中的勞碌最終只是捕風,因爲我們工作的果效在地上不是永久的,正如傳道者所知道的一樣。因此,他開始努力尋找:什麼纔是利用生命最有價值的事情?正如在這卷書前面所看見的,前半部分的材料分成了不同的小章節,以重複的字詞區分和結束某個討論。在傳道者的希望破滅之中,重複的詞組是“找不到”,或者是與之對應的反問句,“誰能找得到?”
我們行動的最終結果(傳道書7:1-14)
我們的勞碌在死亡之時結束。因此,傳道書建議我們應當嚴肅地思考墓地之事(傳7:1-6)。我們能知道這個墳墓比那個墳墓更好嗎?有些人吹着口哨輕忽地走過墓地,拒絕深入思考裏面的教訓。他們的笑聲,好像鍋下燒荊棘的爆聲(傳7:6)。
因爲我們的生命如此短暫,我們不知道我們對這個世界可能產生的影響。我們甚至不能理解爲什麼今天不同於往日(傳7:10),更別說明天會帶來什麼。在生活中,我們享受工作所帶來的好處是有道理的,但是我們無法保證其結局一定是好的,因爲“神使這兩樣並列,爲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什麼事。”(傳7:14)。
從我們對自己身後事一無所知,我們明白美好的結局並沒有證明罪惡行爲的正當性。我們無法預見我們所有行動的結果,而那些減弱我們行爲後果的力量卻隨時可能會臨到。那些爲了平息現今的公眾意見而不惜損害未來大眾利益的政治家,那些害怕曝光這季度的損失而企圖在下一季度挽回的財務官員,那些單憑求職申請書就想成功收穫不能勝任之位的畢業生——他們所有人都在依靠自己無法操控的未來。與此同時,即使他們的希望將來實現,也用無法彌補現在所造成的傷害。
善與惡(傳道書7:15-28)
所以我們必須現在就努力照着良善的標準來行動。然而,我們不能真正地知道,我們所採取的行動是否全然地良善還是全然地罪惡。當我們想着自己是在施行公義時,罪惡卻可能潛入,反之亦然(傳7:16-18)。因爲“時常行善而不犯罪的義人,世上實在沒有”(傳7:20)。善惡的真理“離我甚遠,而且最深,誰能測透呢?”(傳7:24,作者加了強調)。 彷彿是爲了強調這種困難,那個具有特徵性的詞組“找不到”在傳道書7:28重複了兩遍。
我們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是敬畏上帝(傳7:18);也就是說,逃避驕傲和自義。良好的自我診斷,是要檢查我們是否必須訴諸扭曲的邏輯或複雜的計謀,來證明我們行爲的正當性。“神造人原是正直,但他們尋出許多巧計”(傳7:29)。工作具有相當的複雜性,有許多需要考慮的因素,絕對的道德通常是不可能的。但扭曲的道德邏輯幾乎總是一個不好的跡象。
權力與公義(傳道書8:1-17)
權力的運用是生活中一個事實,而我們有義務順服管轄我們的當權者(傳8:2-5)。然而,我們不知道他們是否會公正地使用他們的權柄。很可能,他們會使用已有的權力傷害他人(傳8:9)。公義被扭曲。義人被罰,惡人得賞(傳8:10-14)。
在這樣的不確定之中,我們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敬畏上帝(傳8:13),並且享受祂賜予快樂的機會。“我就稱讚快樂,原來人在日光之下,莫強如吃喝快樂;因爲他在日光之下,神賜他一生的年日,要從勞碌中,時常享受所得的”(傳8:15)。
正如上一節所述,關鍵詞組“找不着”在這個話題的結尾重複了三次。“人查不出日光之下所做的事;任憑他費多少力尋查,都查不出來,就是智慧人雖想知道,也是查不出來”(傳8:17)。這結束了傳道者有關如何利用好有限時間的討論。雖然他發現了一些比較好的做法,但總體而言,他找不到什麼真正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