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擄之前的信仰與工作——何西阿書、阿摩司書、俄巴底亞書、約珥書、彌迦書

聖經註釋 / 工作神學項目出品

何西阿、阿摩司、彌迦、俄巴底亞和約珥在主前八世紀時頗爲活躍,那時,以色列發展很好,經濟卻在滑坡。權力和財富逐漸集中在上層人士的手中,而處於劣勢的羣體則逐年增大。爲了滿足逐步增長的城裏人的食物需求,在鄉村也明顯出現了增加經濟作物耕種的趨勢。它取代了自給自足的耕種模式,遂也降低了那種耕種模式所固有的風險承擔能力,形成了不穩定因素。[1] 農區的生計極易受到年產量起伏的影響,相應的,城裏人也就在糧食供應方面不知如何是好了(摩4:6-9)。 在這個階段,等到先知開始說話時,大興土木、開疆擴土的榮耀歲月也就成了昔日黃花了。有人想要急切抓住權力和逐漸縮水的財富不放,貧富間的差距拉大。上述情況爲有權有錢的人的腐敗預備了土壤。於是,這個階段的先知對於工作就有頗多討論。

See the analysis of M.L. Chaney, ‘Bitter Bounty: The Dynamics of Political Economy Critiqued by the Eighth-Century Prophets,’ in The Bible and Liberation: Political and Social Hermeneutics (rev. ed.; eds. N.K. Gottwald and R.A. Horsley; Maryknoll: Orbis, 1993), 250-63.

上帝要求百姓改變(何西阿書1:1-9; 彌迦書2:1-5)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上帝把以色列的衰敗歸咎於所有的百姓。他們離棄了上帝的聖約,既切斷了他們與上帝的聯繫,也打破了上帝律法所定規的公正的社會結構,直接導致了腐敗和經濟滑坡。先知經常用“行淫”這個詞來描述以色列違反聖約(比如耶3:2,結23:7)。爲了把這種情形戲劇化,上帝按這個隱喻的字面意思吩咐先知何西阿,“你去娶淫婦爲妻,也收那從淫亂所生的兒女;因爲這地大行淫亂,離棄耶和華”(何1:2)。何西阿遵從了上帝的吩咐,娶了一位符合要求的、名叫歌篾的女人爲妻。何西阿和她生了三個孩子(何1:3)。和一位“淫婦”一起組成家庭,並且還養育了三個孩子,那該是種什麼樣的生活啊?我們只能想象了。

先知使用了狎妓和淫亂這樣的意象,可上帝卻在指斥以色列在經濟和社會諸領域腐敗了,而不是在性方面犯了淫亂。

禍哉,那些在牀上圖謀罪孽、造作奸詐!天一發亮,因有能力就行出來了。他們貪圖田地就佔據,貪圖房屋便奪取;他們欺壓人,霸佔房屋和產業。(彌2:1-2)

在這種背景下,何西阿的家庭狀況就給當今那些在墮落或不完美的工作場所工作的人提供了一個引人注目的實例。上帝刻意把何西阿放在那樣一個墮落、艱難的家庭處境裏。如今,有人在墮落、艱難的工作場所中工作,是否也是上帝刻意安排的呢?我們或可找一份安逸的工作,僱主有好名聲,職業也頗體面,焉知我們在道德低下的地方工作就不會爲上帝的國做得更多呢?你若憎恨墮落,你在哪裏工作才能在與它的爭戰中成就得更多呢?是在有聲望的律師事務所裏作律師嗎?亦或是在由黑手黨支配的城市裏作建築監理?這個問題不好回答,然而上帝對何西阿的呼召讓我們看到:在上帝眼裏,給世界帶來改變要比潔身自愛更重要。正如迪特里希•朋霍費爾在納粹統治德國的時代所說的那樣:“負責之人最終要問的問題,不是如何在一個事件中像英雄一樣獨善其身,而是將來一代的人要如何生活。”[2]

Dietrich Bonhoeffer, Letters and Papers from Prison, Updated. (Touchstone, 1997), 7.

上帝使改變成爲可能(何西阿14:1-9; 阿摩斯9:11-15; 彌迦書4:1-5; 俄巴底亞21)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要求改變的這一位上帝,也使改變成爲可能。“我使被擄之民歸回的時候,必有爲你所命定的收場。我想醫治以色列的時候……”(何6:11–7:1)。這十二位先知都有着一種基本的樂觀主義,他們堅信,上帝在積極主動地改變世界,讓它更好。邪惡之人看似得勝,掌管萬事的終是上帝,“國度就歸耶和華了”(俄21)。百姓爲他們自己招致了這樣的災難,可上帝卻動工,要恢復他從一開始就打算賜給他們的生命和工作的福分。“他有恩典,有憐憫,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珥2:13)。約珥書、何西阿書以及阿摩司書在行將結束時的啟示(何14;摩9:11-15)都是以經濟上的示例,來說明這一點。

禾場必滿了麥子;酒醡與油醡必有新酒和油盈溢。……你們必多吃而得飽足就讚美爲你們行奇妙事之耶和華你們上帝的名。我的百姓必永遠不至羞愧。(珥2:24,26)

【以色列】必再住我的蔭影下,使五穀生長;他們必發旺像葡萄樹,他的名聲必像利巴嫩的酒。(何14:7)

我必恢復我人民以色列的故業;他們必重新建造荒涼的城市去居住;必栽種葡萄園,而喝其所出的酒;他們必修造果木園,而吃其果子。(摩9:14)

在經濟和社會生活艱難時,上帝給他百姓的信息是:百姓若憑聖約的規則生活,上帝就會爲他們恢復和平、公正和富庶,這原本是他的旨意。而他要使用他百姓的工作來成就這一點。

個人與社會對不義的工作所負的責任(彌迦書1:1-7; 3:1-2; 5:10-15)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儘管有上帝的旨意,工作仍受罪的轄制。最不尋常的個案就是本身就是犯罪的工作。彌迦提到了妓女的行業,他所說的或許是那種與某種宗教有關的妓女。但他確實地說,她所得的財物必被火燒(彌1:7)。這一經節最直接的應用就是宣佈,作妓女不是合理的職業。有人或許沒有別的辦法爲自己或爲家人提供生活所需,就算這樣的人選擇作妓女,只能說可以理解,但作妓女仍不是合理的職業。還有其它工作讓人生出同樣的問題:人們到底該不該做這樣的工作?無疑,我們還能想到各種別的實例。基督徒只要去找能讓別人受益、讓整個社會受益的工作,就很好了。

可彌迦不只是對某些個人說話,而是在對整個以色列說話。他是在批判一個容許妓女行業存在的社會、經濟和宗教環境。問題不是:“作妓女謀生是可以接受的嗎?”而是:“社會如何改變才能讓人不需要去做有辱人格的或有害的工作?”彌迦是在責問那些感覺是被逼去做壞工作的人,但更是在責問那些沒能改良社會的領導者。他的言辭是尖刻的。“雅各的首領,以色列家的官長啊,你們要聽!你們不當知道公平嗎?——你們惡善好惡,從人身上剝皮,從人骨上剔肉”(彌3:1-2)。

我們現今的社會和彌迦時代的社會是不一樣的,上帝應許給古代以色列的那些具體救治方法也不一定就是他現今給我們的。彌迦的預言性話語,反應了在他那個時代作妓女與拜偶像的邪教之間的關聯。上帝應許說,他要結束以邪教祭壇爲核心的社會弊端。“我必從你中間除滅雕刻的偶像和柱像,你就不再跪拜自己手所造的。我必從你中間拔出木偶,又毀滅你的城邑”(彌迦書5:13-14)。我們如今也有許多社會因素導致人們去做有罪的、壓迫人的工作,爲此,我們需要上帝的智慧才能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同時,對於那些刻意參與罪惡工作之人,我們也要像以色列的先知一樣呼籲他們悔改。“你們要求善,不要求惡,就必存活。這樣,耶和華萬軍之上帝必照你們所說的與你們同在”(摩5:14)。

不義地工作(何西阿書4:1-10; 約珥書2:28-29)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當先知談到妓女的時候,他們很少單單隻關注這一個具體的行當。他們通常把它當作一個隱喻,表示百姓對上帝的聖約不忠(何4:7-10)。從廣義上來講,他們也提醒人們知道有人用不義的方法獲取利益。阿摩司控告說有商人使用劣質產品、缺斤少兩等欺騙手段從消費者那裏獲取利潤,而消費者卻只能任其宰割。他們心裏盤算:“我們賣出用小升鬥,收銀用大戥子,用詭詐的天平欺哄人,好用銀子買貧寒人,用一雙鞋子換窮乏人,將壞了的麥子賣給人”(摩8:5-6)。

還有許多職業本是合法的謀生手段,但若做得不合宜,也就成了不義的工作。比如作攝影師的,是顧客讓他拍什麼他就拍什麼嗎?假如會對拍攝對象和閱覽的人有不良效果呢?比如作外科醫生的,是病人按其財力想做什麼手術就給他作什麼手術嗎?還比如作抵押貸款經紀商的,他難道就沒有責任弄清借貸人的還貸能力以免他過分艱難嗎?我們的工作若是在上帝面前的一種服侍,那我們就不該忽視這類問題。然而,我們也需要謹慎,不要把工作分成高低貴賤來。先知不是宣告說,某種工作比其他工作更爲神聖,而是說把各種工作都當作是上帝在世界上的工作之一部分來做。上帝應許說:“在那些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我的僕人和使女”(珥2:29)。

上帝的公正也包括工作和經濟上的公正(阿摩司書8:1-6,彌迦書6:1-16)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工作中的公正並不僅僅是個人的事。人們有責任保證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能夠獲得謀生所需的資源。阿摩司恰是在這一方面以拾莊稼的律法爲典故,極爲生動地批評以色列不公正。收割的人在一片農田中收割過後,會有一些零散的莊稼遺漏下來,需要有人來拾取。依照上帝與以色列所立的約,農民不能到自己的田間去拾莊稼,而要讓貧窮的人(字面意思是“寡婦和孤兒”)來拾取,讓他們以這種方式養活自己(申24:19)。這是一種最原始的社會福利發放形式,爲窮人創造工作機會(去田間拾莊稼)讓他們養活自己,免得讓他們落入乞討、偷竊或捱餓的地步。有人由於缺少資源、社會經濟上的錯位、受歧視、失去工作能力等因素無法進入勞動力市場,那麼拾莊稼就不失爲讓他們也享有勞動尊嚴的一種做法。上帝不只要讓每個人的需要得到滿足,他也要讓每個人都享有通過勞動來滿足自己和他人需要的尊嚴。

阿摩司控訴說在猶大有人違反了這個規定。農夫把自己田間的莊稼撿得乾乾淨淨,讓貧窮人沒莊稼可拾(彌7:1 – 2)。他們隨後以荒謬的價錢把揚場過後留下的乾癟穀粒賣給窮人。阿摩司指責他們說:“你們要吞吃窮乏人,使困苦人衰敗”, 並且“……將壞了的麥子賣給人”(摩8:4,6)。阿摩司指責他們,說他們焦躁不安地等待安息日結束,好去把這種低劣的、摻假的糧食賣給那些別無選擇的人(摩8:5)。此外,他們還欺騙那些能買得起上好糧食的人,市場上的那些被做了手腳的天平就說明了這一點。他們誇口說:“我們賣出【麥子】用小升鬥,收銀【價銀】用大戥子。”彌迦宣告說,上帝要審判那些不公正的商家。主說:“用不公道的天平、口袋中用詭詐砝碼的,我哪能算他爲純潔呢?”(彌6:11)。這就告訴我們說,公正並不只是刑事法律的事,也不僅是政治上的表達,也是經濟上的公平機會。爲滿足自己和家人的需要而獲得的工作機會,對於聖約裏的個人角色是不可或缺的。彌迦在此前三節寫出了那句著名的、振聾發聵的宣告:“他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這句話的要點也是經濟上的公正。(彌6:8)。上帝要他的百姓在工作和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每天與他的同行,好憐憫、對個人和社會都要行公義。

工作與敬拜(彌迦書6:6-8;阿摩斯書5:21-24;何西阿4:1-10)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在先知看來,公正並不只是世俗的問題。彌迦觀察到,公正要比奢華的宗教獻祭更好,於是纔在6:8中呼籲公正。 (彌6:6-7)。何西阿和阿摩司又擴展了這個要點。阿摩司反對把遵守宗教儀式和倫理行爲割裂開來。

我厭惡你們的節期,也不喜悅你們的嚴肅會。你們雖然向我獻燔祭和素祭,我卻不悅納,也不顧你們用肥畜獻的平安祭;要使你們歌唱的聲音遠離我,因爲我不聽你們彈琴的響聲。惟願公平如大水滾滾,使公義如江河滔滔。(摩5:21-24)

何西阿更爲深入地把我們帶入到建立在善行基礎上的靈性上。善工是直接從忠於上帝的聖約生髮出來的,反過來說,邪惡的工作帶我們遠離上帝的同在。

以色列人哪,你們當聽耶和華的話。耶和華與這地的居民爭辯。因這地上無誠實,無良善,無人認識上帝。但起假誓,不踐前言,殺害,偷盜,姦淫,行強暴,殺人流血,接連不斷。因此,這地悲哀,其上的民、田野的獸、空中的鳥必都衰微,海中的魚也必消滅……。我的民因無知識而滅亡。你棄掉知識,我也必棄掉你,使你不再給我作祭司。你既忘了你上帝的律法,我也必忘記你的兒女。(何4:1-3,6)

這些經文在在提醒我們,工作的世界不是真空,而是與生命的其他領域連在一起的。我們若不把我們的價值觀和優先次序建立在上帝的聖約之上,那麼我們的生命和工作就會在倫理上和屬靈上雜亂無章。我們若沒有在工作上讓上帝喜悅,我們就不能在敬拜中讓上帝喜悅。

因財富而變得冷漠(阿摩司書3:9-15;6:1-7)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有人有了財富,就不再爲公共福祉工作了,他們也不再對鄰舍有任何責任感;先知批評了這樣的人。阿摩司批判了懶散的富人做壞事、以強暴搶奪財物,他這樣做也就是把擁有財富者的懶惰和壓迫聯繫起來(摩3:10)。上帝會讓這些人的財富頃刻化爲烏有。上帝會“拆毀過冬和過夏的房屋。象牙的房屋也必毀滅”(摩3:15)。阿摩司向那些“在錫安安逸無慮的”吹響了刺耳的號角(摩6:1)。他觀察到,正當他們“舒身在榻上”(摩6:4),彈琴鼓瑟,唱着消閒的歌曲時,(摩6:5),敗亡就臨到了,他們會首先消滅。上帝懲罰以色列時,他們“必在被擄的人中首先被擄”(摩6:7)。

如今,也有富人沒有爲着良善的目的來使用他們的財富,我們也聽得到有人用同樣的言辭來控訴他們,令人頗感意外。既有個人是這樣的,也有公司、政府和其它機構是這樣的。他們沒有使用自己的財富來創造相應的東西以造福別人,而是利用別人的弱點。有許多基督徒——在西方或許是大多數基督徒——有能力改變這樣的事,至少在他們觸手可及的工作環境中。先知的話一直是我們的挑戰,也是對我們的激勵,激勵我們深思:工作和財富如何能服事到我們周圍的人——或者怎樣就不能服事到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