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C: 異教徒國王的降卑與被黜(但以理書 4)

但以理第4章和第5章應該互相呼應着讀。 第4章介紹交叉配置結構的主題C, 第5章重複該主題(參考 "但以理書的大框架" 那裏有對但以理書主題和結構的解釋)。 兩者的主題都是外邦君王的降卑與廢黜。巴比倫的輝煌是 第四章中尼布甲尼撒降卑和第五章中伯沙撒王死亡的共同背景。
在 第四章中 ,巴比倫的輝煌和國王的傲慢都達到了頂點。然而,國王再次被他的夢所困擾。他看到一棵巨大的樹,“高得頂天”(但4:11),爲各種動物提供果實和庇護。但是,照着“從天降下的神聖守望者”的命令(但4:13),樹被砍伐,動物四散。在夢中,樹樁變成了一個人,他被奪去智慧,賦予獸心,長時間被困在動物和植物中間生活(但4:13-16)。國王命令但以理把夢的講解告訴他,再一次讓但以理向這個喜怒無常的君王傳遞一個壞的消息(但4:18-19)。夢的講解乃是這樣:這棵樹代表的是尼布甲尼撒本人,因他的驕傲,他將失去理智,與野獸同居,直等到他“知道至高者在人的國中掌權,要將國賜與誰就賜與誰“ (但4:25)。 儘管面對這樣嚴厲的警戒,尼布甲尼撒還是照常驕傲自滿,甚至他誇耀說 “這大巴比倫不是我用大能大力建爲京都,要顯我威嚴的榮耀麼?”(但4:30)。他因此遭受夢中所預言的懲罰(但4:33)。
但也許是但以理直言不諱的解釋產生了效果,國王在經過長時間的曠野生活之後悔改了,他歸榮耀給神,他的智慧和國度都復歸於他 (但4:34-37)。但以理的立場並沒有能夠在災難發生前勸阻國王的愚昧,但在事後爲國王的悔改與復位打開了門徑。
有的時候,我們令人敬重的原則或許也會在職場帶來轉機。 有一位在國際管理諮詢公司工作的顧問,我們姑且把他叫做文森,他講過一個關於如何直面那些自以爲是的員工的故事。[1] Name withheld at request of source, telephone interview by William Messenger, January 17,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