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當抱負超過你的能力,該怎麼辦?

閲讀經文:雅各書 4:13-15, 箴言 16:9
今天的閱讀來自演講撰稿人兼記者史蒂芬·馬丁的一個反思。他是《混亂中的意義追尋》一書的作者。
「近期在整理一些舊文檔的時候,我有一個令人謙卑的發現 —— 這是我在2012年第一本書出版不久之前,寫下的一個目標清單。
儘管有經驗的作家們都好心建議我要控制自己的抱負,但我仍然堅持要有遠大夢想。按照我的清單,我期望在第一年內賣出一萬本書。
然而,實際銷售數量不到一萬本。
我需要賣出去很多的書來養家糊口嗎?不需要。我的妻子和我都幸運地有不錯的正式工作來付賬單。我需要我的博客爆紅來找到滿足感嗎?不需要。我蒙福有一個美滿的家庭和許多很棒的朋友。
沒能實現對自己的期望是否會困擾我?絕對是。
諷刺的是,我的書是探討為什麼掙扎有益於我們的靈魂,而且有時候,套用滾石樂團說過的話,大意是,得到所需要的比得到想要的更好。我仍然相信這個原則是正確的,儘管希望它不適用於自己。
這是一堂關於靈裡貧窮的功課 —— 學習以恩典不但擁抱自己的能力,也接受自己的局限,將其視為提升自我意識和信仰的機會;不情願,但不得不承認我們時常不能決定努力的結果。
就像德國天主教神學家約翰納斯·巴普提斯特·梅茲觀察到的,『我們都是一個不滿足於自身物種的成員。我們都是被無止盡的疑慮、不安和不滿足的心所折磨的被造物。』
換句話說,我們是驕傲的人,在每一個時刻都試圖最小化我們對神的依賴,並抬高自我的重要感。當夢想超過我們的能力時,我們有一個選擇。我們可以灰心和絕望。或者可以感恩,等待神進一步的帶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