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和身分(使徒行傳8-12)

聖經註釋 / 工作神學項目出品

使徒行傳接下來的部分,靠着聖靈的大能,讓基督徒羣體跨越文化屏障,讓耶穌基督的福音進入外國人(撒瑪利亞人)、社會邊緣人(埃提阿伯的太監),仇敵(掃羅),還有許多其他種族的人(外邦人)中間。這些段落介紹了一些人物,簡單提到他們的職務。我們在此看到:

  • 西門,一名術士(徒8:9-24)
  • 一名太監,埃提阿伯女皇手下一名重要的財務官員(徒8:27)
  • 掃羅,法利賽人,迫害基督徒(徒9:1)
  • 大比大,布料供貨商(徒9:36-43)
  • 哥尼流,一名羅馬的百夫長(徒10:1)
  • 西門,一名硝皮匠(徒10:5)
  • 希律,一位國王(徒12)

工作的議題並非路加在這個段落的重點,所以我們要留意,別太在意這些職稱。路加的重點,是他們響應呼召的方式,顯示他們是歸向、還是遠離屬神的國度。

迴轉心向神國的,透過他們所結出的果子來服事眾人、見證神的國。而心思意念轉離神國的,他們所行所得,主要是爲了個人益處。針對這些角色的簡要介紹,可以看出他們的本性。裏面有些人在工作中,只是爲了個人的利益,和一些連帶的權力、資源:

  • 西門要拿錢給使徒,這樣他就可以有賜下聖靈的能耐(徒8:18-19)--顯然是爲了維繫他「...稱爲上帝的大能者」的地位(徒8:10)。
  • 掃羅透過他的人際網絡,迫害跟從耶穌的人(徒9:1-2),進而保障他作爲狂熱的猶太人(徒22:3)、法利賽人的社會地位(徒26:5)。
  • 希律王運用權謀當上羅馬指派的國王,殺害使徒雅各布來博取人民的支持(徒12:1-3)。希律到後來甚至要人把他當成神,這就是羅馬帝國的皇帝最終的權力架構的觀念(徒12:20-23)。

這些作爲的後果,極其嚴重:西門被彼得痛罵一頓(徒8:20-23)。掃羅遇到復活的耶穌,耶穌說自己就是他所逼迫的羣體(徒9:3-9)。希律王遭天使擊打致死,給蟲吃光了(徒12:23)。和上述這幾個人形成對比,有好幾個人運用他們的地位、權力、資源,爲他人帶來祝福與生命,例如:

  • 大比大姊妹,一位布料商,做衣服分給在身邊的寡婦(徒9:39)。
  • 硝皮匠西門,開放家庭給彼得使用(徒10:5)。
  • 羅馬百夫長哥尼流,早以慷慨聞名(徒10:4),透過他的人際圈子邀請很多親友來聽彼得講道(使徒行傳10:24)。

巴拿巴,在使徒行傳4:37中已知是利未人,在上面這些段落之前早已登場,運用他在羣體中的地位,不顧使徒的反對,努力推薦掃羅加入使徒的團契(徒9:26-27)。他還在安提阿認可了外邦人的歸信(徒11:22-24)。我們還記得使徒行傳11:24提到巴拿巴運用他的資源、職務的祕訣,來建造基督徒的羣體。在那裏我們很清楚看到巴拿巴是「被聖靈充滿」。

在這些例子裏的訊息是相互呼應的。工作中的權力、特權、職務、資源,是爲了他人的益處而設立,並不只是爲了個人的好處而已。這一點,沒有比耶穌更好的榜樣了。在路加福音裏,耶穌施行權柄,都是爲了這個世界的益處,完全不爲了自己。

使徒行傳11:27-30提供一個爲有需要的人運用資源的模範羣體的例子。因應聖靈所指明天下將有大ˋ饑荒的預言:「門徒定意照各人的力量捐錢,送去供給住在猶太的弟兄」(徒11:29)。在此,我們看到人類運用勞力所得成果、幫助他人。同時我們還看到,這些慷慨的作爲,並不是臨時起意、偶然發生的,而是有規劃、有組織、有清楚意識的行動。在www.theologyofwork.org 的哥林多前書與工作 中的「哥林多前書16:1-3」,更進一步討論了爲耶路撒冷教會募捐的事。

使徒行傳11:1-26記載了基督徒羣體面臨的嚴重分歧和解決——就是外邦人在成爲耶穌信徒之前是否必需先歸化爲猶太人的爭議。我們會在15章裏再討論這個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