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保持信仰與行爲的一致(提摩太前書1:1-11, 18-20; 3:14-16)
提摩太前書中一個反覆出現並被強調的主題是:信念和行爲的緊密關係,或者說是教導和實踐的關係。完善的或“健全的”教導可以引向敬虔,而錯謬的教導往好裏說是沒有果效的,往壞裏說就是有毀滅作用的。從書信的開始,保羅就督促提摩太要“囑咐那幾個人不可傳異教”(提前1:3),因爲這些異教,和荒謬無憑的話語、無窮的家譜一樣,不能推進“在信上所立的章程”(提前1:4)。
雖然保羅所說的是完備的教義對於教會的重要性,但是他的教導也適用於職場當中。持續質量改進協會的創始人之一,愛德華茲.戴明,聲稱他的方法是一個“深層知識的系統”。他說,“一旦個人明白了深層知識的系統,他將會把它的原則應用於與其他人的每種關係中。他將爲自己的決策判斷以及他所屬組織機構的變革提供基本準則。” [1] 最深邃的真理知識在任何組織機構中都是至關重要的。
約翰遜(Luke Timothy Johnson)把提摩太前書1:4解讀得更爲顯明,“憑着信心理解管理現實的上帝之道” [2]。教會按照——或者應該按照——上帝的道來管理。此話很少人會有異議, 但是其他的組織機構也應該根據上帝的方法來管理嗎?第一世紀的希臘-羅馬世界相信社會應當根據“自然”來管理。然而,如果自然是上帝的創造,那麼上帝管理創造的方法也應當在社會管理中表現出來。正如約翰遜所評論的,“在上帝的旨意和社會的結構之間沒有根本性的鴻溝。 '家庭'(oikos)和'教會' (ekklēsia)之間的結構不僅是彼此相連的,而且都是上帝在世界上治理的一部分。” [3] 職場、家庭和教會都反映了獨一的創造秩序。
真正認識上帝之道,對所有職場工作來說都至關重要。舉個例子,“創造”的一個突出主題是:人類被造時是良善的。後來人類犯罪墮落了,而基督教的核心真理之一就是耶穌來救贖罪人。因此,工人都是會犯罪的人,但同時也可以經歷救贖,成爲上帝所希望的好人。我們需要把有關良善、罪和救贖的真理,作爲要素融入到組織機構的實踐中去。如果假定人類都是好人,不是罪人,那麼無論是教會還是其他工作都無法有效地運作。帳號需要被監察,性騷擾需要被阻止, 客戶服務需要被獎勵, 傳道人、牧師和執行官需要被監督。同樣地,不管是教會還是其他職場都不能想當然地認爲,凡犯錯或犯罪的人就應當被自動地拋棄。我們需要提供補救的機會,提供改過自新的實際幫助。在教會,我們關注的是屬靈的和永恆的救贖,而非教會的職場關注的則是和該組織使命有關的、有限的補救措施。相對於立刻解僱的做法,尤其是在西方,保留觀察期,提供工作表現提升計劃,提供再培訓,調配其他工作崗位,提供導師指導和僱員協助項目等都是一些職場“救贖性”實踐的例子。當然,由於組織類型的不同,使命的不同,周邊文化、司法和經濟環境的不同,以及其他因素的不同,實際具體的“救贖性”做法會相應地有區別。
如果基督徒在工作中想要明白上帝期望他們以及身邊的人如何行事爲人(提前3:15),那麼他們必須明白並相信聖經中上帝的啟示。真理必引向愛(提前1:5),而錯謬的教義則只生“辯論”(提前1:4),“紛爭”(提前6:4)和屬靈的毀壞(提前1:19)。對上帝之道的認識,正如祂話語所啟示的,不能單單限制在聖經學者的範疇之內,對聖經的理解也不是單單與教會內部有關。基督徒工人也必須理解聖經,以至於他們可以在世界中按照上帝的旨意,爲了祂的榮耀而經營。
倫理與品牌 (點擊閱讀)當領袖們和工人們只是根據公司政策的字義,而不是根據其精神來運營時,會有什麼危險呢?史提夫.布洛克用自己個人的經歷描述了倫理對於健全的商業運營的價值。[4] |
任何基督徒,不管在組織機構身處何種職務,其實都擔當着領袖的角色。公司執行官通常擁有最大的機會來塑造一個組織機構的策略和結構。所有的工人都有持續不斷的機會可以發展友好的關係,提供優良的產品和服務,行事正直,幫助他人發展才幹,以及塑造緊密工作小組的文化。每個人在工作中都有一個影響力圈子。保羅建議提摩太不要讓自認爲低下的身份阻礙了他發揮影響力。“不要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再言語、行爲、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提前4:12)。
有趣的是,我們發現,一些現代企業已經意識到這種情況了。許多的組織機構擁有“使命宣言”和“核心價值”, 這些字詞之於世俗的組織而言,大致和教會所說的“信條”或“教義”類似。各種組織機構也像教會一樣,都在密切關注文化。這進一步證明:工人相信什麼,組織機構教導什麼,會影響人們如何行事爲人。基督徒在工作中應該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盡力地塑造我們所在組織機構的價值、使命和文化。
W. Edwards Deming, The New Economics for Industry, Government, Education, 2nd ed.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00), 92.
Luke Timothy Johnson, The First and Second Letters to Timothy: A New Translation with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 The Anchor Yale Bible Commentaries (New York: Doubleday, 2001), 149.
Johnson, The First and Second Letters to Timothy, 149.
Steve Brock, "Essay: Ethics and Branding," Ethix 66, October 1, 2009, http://ethix.org/2009/10/01/ethics-and-bra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