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箴言

聖經註釋 / 工作神學項目出品

在古代近東文化中,統治者經常委任智者來收集在本國內被廣泛認可的智慧,傳給那些即將進入皇室中擔任專業職務或政府服務工作的年輕人。[1] 這些智慧的言語,是從日常的生活和經驗中提煉出來的。它們變成了即將成人的未來一代的教科書。  但是,箴言宣稱所羅門王自己是主要作者(箴1:1),而且宣稱它是受了主的啟示。“因爲耶和華賜人智慧,知識和聰明都由他口而出。”(箴2:6)這卷書要求人相信主而不是人類的經驗。

“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箴3:5) “不要自以爲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箴3:7)其他古代近東文化的手稿暗示或假定他們所教導的智慧有一個神聖的源頭,但是箴言重點強調智慧單單地直接來自於主。[2]這卷書的中心主旨是:真正的智慧是以我們與神的關係爲基礎的——如果我們與主沒有活生生的關係,那麼我們就不能擁有真實的智慧。

因此,這卷書裏的箴言不僅僅是常識或者好建議;它們不僅教導了我們行爲與命運的聯繫,而且還指導了我們如何在主的帶領下建立一個和平的,繁榮的團體。而主就是真智慧的源頭。

同時,這些被我們稱爲箴言的短諺語是生活的概括,而不是原子化的應許。神通過這些來引導我們的思想,但是我們必須要小心,不要把他們當成是一個個裝滿幸運餅乾的運氣袋。沒有一條單獨的箴言能夠表達整個真理;它必須被放在整卷書的大環境下被理解。[3] 只有傻子纔會從“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22:6)概括出小孩是機器人這樣的結論。這條箴言說明了家庭教育有它的作用,但是它必須要和其他箴言放在一起理解,必須要認識到每個人都要爲他或她自己的行爲負責,就如“戲笑父親,藐視而不聽從母親的,他的眼睛必爲谷中的烏鴉啄出來,爲鷹雛所吃。”(箴30:17)所說的那樣。掌握箴言需要用整卷書編織出智慧的衣服。從箴言中獲得智慧是一項終身學習的事。

這並不是可以輕鬆實現的事。有些箴言和另一些有衝突,儘管並不是完全地不相容。另一些表述模糊,迫使讀者考慮多種不同的解釋。一定要注意箴言所適用的對象。這個警告,“不要貪睡”(箴20:13)適用於所有神的兒女(箴1:4-5),但是這個保證,“睡得香甜”(箴3:24)只適用於那些不使智慧離開眼目的人們(箴3:21)。箴言是永不過時的,但是它的應用肯定是適時的,正如約伯記所說明的(見​www.theologyofwork.org/zh-hant約伯記與工作)。箴言是美德緩慢養成過程中的試金石,它們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被理解。“使智慧人聽見,增長學問,使聰明人得着智謀。使人明白箴言和譬喻,懂得智慧人的言詞和謎語。”(箴1:5-6)

箴言包含了七部分。第一部分(箴1:1-9:18)包含了詳細的教訓,預備信徒的心來接納之後的諺語。第二部分(箴10:1-22:16)是“所羅門的箴言”。第三部分(箴22:17-24:22)包含了“智慧人的言語”,這些很有可能是被所羅門採用或改編的話。[4]第四部分(箴24:23-34)補充了一些“智慧人的言語”。第五部分(箴25:1-29:27)包含了“猶大王希西家的人所謄錄的一些箴言”,彙集了從所羅門時代到當時的一些記錄。(希西王在所羅門之後統治了約三百年。)第六部分(箴30:1-33)和第七部分(箴31:1-31)的作者被認爲是亞古珥和利慕伊勒,對於這倆個人我們也知之甚少。[5]總之它是一個包含了諺語,建議,指導,和警告的作品,成爲了剛開始工作的年輕人的指導手冊和所有年齡段的人的人生指南,鼓勵他們去尋求神的智慧。(箴1:2-7)

這些箴言大多數時候包含着成對的對比:勤奮與懶惰,誠實與不誠實,計劃和匆忙做決定,公平地對人和利用軟弱的人,尋求好建議和自高自大,等等。這卷書中對於智慧的言語的教導超過了其他話題,第二大的話題是工作和與之息息相關的金錢問題。儘管這卷書被分成了七個部分,但其中的箴言重複着圍繞着一些同樣的話題。正因如此,這篇文章會根據主題來討論和工作有關的教導,而不是根據章節順序來逐卷討論。經文索引目錄其在文章位置的鏈接已在文末列出。這是爲了幫助讀者鎖定某句經文或者某段經文的討論在文章中位置,而不是鼓勵讀者去單個地閱讀經文。

許多職場基督徒認爲,一天讀一章箴言,一個月正好讀完一遍,是一種很有幫助的做法。(箴言一共31章。)箴言裏許多經節涉及到相同的主題,但是散佈在全書各處,因此在一個月中間你會在不同的日子裏反覆遇到這些主題。反覆遭遇對我們學習會有所幫助。另外,我們對經文的理解接受程度,會因爲生活中的際遇而改變。若在一個月中我們的環境變了,從前沒有引起注意的經文或者突然就變得更有意義了。與每個主題只遭遇一次相比,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可以獲得更多的智慧。例如,在有個月的第14天,你讀到箴言14章,但是沒有注意到第31節關於欺壓窮人的問題。(“欺壓貧寒的,是辱沒造他的主”。)但是也許這個月後面的某一天,你在街頭遇見一位窮人,或者讀到一篇關於貧窮的故事,或者發現自己缺錢了。你可能在第17天再次遇到這個主題(“戲笑窮人的,是辱沒造他的主”,箴17:5),或者在第21天讀到(“塞耳不聽窮人哀求的,他將來呼籲也不蒙應允”,箴21:13),或者在第22天看到(“貧窮人,你不可因他貧窮就搶奪他的物”,箴22:22),或者在第28天注意到(“人以厚利加增財物,是給那憐憫窮人者積蓄的”,箴28:8)。另外,每一次箴言對同一主題的表述都會略有不同,因此每一次重複都可能讓你從更深刻的視角來審視這一主題。

Richard J. Clifford, S.J., “Introduction to Wisdom Literature,” in The New Interpreter’s Bible, vol. 5 (Nashville: Abingdon Press, 1997), 3-4. For more about government service in a Christian perspective, see Robert Banks, “The Role of the Bible in Bureaucratic Decision-Making” in Private Values and Public Policy: The Ethics of Decision-making in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Lancer Books, 1983), 35-40.

Roland Murphy,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Vol. 22, Proverbs, (Thomas Nelson, 1998), 289.

Cf. Waltke, Proverbs 1-15, pp. 107-109.

See Waltke, Proverbs 1-15, 23ff.

See Waltke, Proverbs 1-15, 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