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伯拉罕的忠心,對比巴別的不忠心(創世記12:1-3)

聖經註釋 / 工作神學項目出品

創世記十二章的開頭記載神呼召亞伯拉罕,與他立下忠心服事的約。藉由離開對神不忠心的二等親家庭所在的土地,並順從神的呼召,亞伯拉罕證明了自己跟他在美索不達米亞的遠房親戚乃是天壤之別。他們企圖建造巴別塔,如創世記十一章的結尾所說的那樣。第十二章亞伯拉罕的原生家庭以及第十一章挪亞其他的後代,顯明五個差別。

第一,亞伯拉罕信任神的引導,而不是人自己的手段。相比之下,建造巴別塔的人相信,靠着自己的技術和聰明,他們可以設計一座「塔頂通天」的塔(創11:4),藉由奪取神的權柄,企圖達成輝煌的成就,並享受所帶來的安全感。[19]

第二,巴別塔建造者企圖傳揚自己的名(創11:4),但亞伯拉罕相信神的應許,祂會使亞伯拉罕的名被尊爲大(創12:2)。兩者的差別不在於渴望成爲偉人本身,而是渴望用自己的方式追求名望。神確實讓亞伯拉罕成名了,但不是爲了他自己,而是藉着他讓「地上的萬族都要……得福」(創12:3)。巴別塔建造者追求名望乃是爲了自己,不過他們直到今日都無人紀念。

第三,亞伯拉罕願意去神帶他去的任何地方,但巴別塔建造者卻試圖擠在在他們熟悉的地方。他們擬定的計劃是出於害怕,怕他們會分散在地面(創11:4)。他們這樣做,是拒絕了神給人類定下的旨意:「遍滿地面」(創1:28)。他們似乎害怕在這不友善的世界散開來,會讓他們的日子很難過。他們很有創造力,很會發明科技(創11:3),但他們卻不願意完全擁抱神對他們的旨意,「生養眾多」(創1:28)。他們害怕與被造界完整連結,會與他們決定要用自己的聰明取代神的引領和恩典有所衝突。當我們停止渴慕超過我們能力所及的東西,我們的渴慕就變得微不足道。

相比之下,神使亞伯拉罕成爲一枝獨秀的創業家,總是在新的領域從事新的挑戰。神呼召他離開哈蘭這座城市,前往迦南。即使到了迦南,亞伯拉罕也從未定居在一個固定的地方。他被稱作「到處飄泊的亞蘭人」(申26:5;新普及譯本)。這樣的生活方式本身是更加以神爲中心,因爲亞伯拉罕需要倚靠神的話語和帶領,才能找到他的價值、安全感及成就。如希伯來書十一章8節所說,他「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哪裏去」。在工作的範疇,信徒必須領會並比較這兩種基本的方向。所有的工作都蘊含計劃與建造。不合神心意的工作源自單單倚靠自己的渴望,而且它只狹隘地帶給我們自己利益,以及跟我們有關係的少數人。合神心意的工作則是願意倚靠神的帶領和權柄,而且它渴慕擴展的目的,是帶給全世界祝福。

第四,亞伯拉罕願意讓神帶領他進入新的關係。雖然巴別塔建造者企圖把自己關在戒備森嚴的城堡中,但亞伯拉罕相信神的應許,相信他的家庭會增長成爲一個大國(創12:2,15:5)。雖然他們在迦南地是寄居的(創17:8),他們跟所接觸的人保持很好的關係(創21:22-34,23:1-12)。這是羣體的恩賜。如此就浮現出工作神學另外一個重要的主題:神的心意是要人們在健康的人脈中工作。

最後,神賜給亞伯拉罕耐心,可以有遠見。神的應許是成就在亞伯拉罕子孫的時代,而不是他自己的時代。使徒保羅詮釋「子孫」爲耶穌(加3:19),意思是成就的日期是超過一千年之後的未來。事實上,給亞伯拉罕的應許,要一直到基督再來,纔會完全應驗(太24:30-31)。它的進度無法用每季一次的報表確切測量!相比之下,巴別塔建造者並不關心他們的計劃會如何影響後代,而神直白地批判他們這方面的過錯(創11:6)。

總而言之,神應許亞伯拉罕名望、人口興旺及廣大人脈。藉此他和他的家族就可以祝福全世界,在未來自己也受到超越想象的祝福(創22:17)。亞伯拉罕跟其他人不同,他意識到靠自己的能力去抓取這些東西是徒勞無功的,甚至還更慘。相反的,他信靠神,每天倚賴祂的帶領與供給(創22:8-14)。雖然這些應許一直到創世記結束, 都還沒有完全實現,但卻開創了神與祂子民的聖約。藉這聖約,這世界的救贖將會在基督的日子達到完全(腓1:10)。

神應許亞伯拉罕家族一個新的土地。要利用土地需要很多種不同的工作,所以土地的賞賜等於是重申,工作是神非常關注的範疇。在土地上工作需要各種專業能力,如牧羊、織帳棚、軍事護衛及生產種類繁多的物品和服務。不只如此,亞伯拉罕的後代會繁衍成人口眾多的國家,其數量無法測度,如天空的星星。要達到這個境地需要很多工作,如發展人際關係、教養子女、政治、外交和行政、教育、醫學及其他跟社羣有關的職業。爲了把這些祝福帶到地上,神呼召亞伯拉罕和他的後代要「在我面前作完全人」(創17:1)。要達到這要求需要很多工作,如敬拜、贖罪、門徒訓練及其他跟信仰有關的職業。約瑟的工作是針對饑荒想出一個對應的計劃。有時候我們的工作是醫治破碎的心靈。所有這些種類的工作,以及從事這些工作的工人,都是在神的權柄、帶領和供給之下。

Bruce K. Waltke, Genesis: A Commentary (Grand Rapids: Zondervan, 2001), 1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