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創世記37:2-50:26)
還記得神呼召亞伯拉罕的時候,帶有一個核心的應許(創12:2-3)。第一,神會使他的後裔極其繁多,成爲一個大國。第二,神會祝福他。第三,神會叫他的名爲大,意思是亞伯拉罕的名聲會很響亮。第四,亞伯拉罕自己也會成爲祝福。這最後一項跟亞伯拉罕家族的後代子孫有關,甚至跟地上所有的家庭有關。神會祝福那祝福亞伯拉罕的,詛咒那詛咒他的。創世記追蹤被揀選的亞伯拉罕的子孫,就是以撒、雅各及雅各的後代,講述這些應許如何部分實現。在這些子孫當中,神透過約瑟的生平,最直接實現祂說要藉着亞伯拉罕的後裔祝福列國的應許。確實,「各地的人」都靠着約瑟實施的儲糧計劃而存活下來(創41:57)。約瑟理解這個使命,且按照神的心意論到他人生的目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創50:20)。
約瑟被哥哥們棄絕,被賣作奴隸(創世記37:2-36)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約瑟從小就相信神在他身上有偉大的計劃。透過夢境,神對約瑟保證,他會高升到領導的位置,高過他父母與兄弟(創37:5-11)。從約瑟的角度來看,這些夢是神祝福的證據,而不是他自己的野心。然而,從他兄弟的角度來看,這些夢只更加凸顯出約瑟身爲他們父親雅各最寵愛的孩子,所享受到的特殊待遇(創37:3-4)。縱使我們確定自己是對的,也不代表我們就不需要同理別人可能有不同的觀點。好的領袖會努力培養團隊精神,而不是嫉妒。約瑟沒有注意到這點,使他與他兄弟之間產生嚴重的對立。他兄弟一開始策劃要殺害他,但最後決定把他賣給路過的商隊。這商隊載着貨品,經過迦南要前往埃及。商人隨後把約瑟「賣給法老的內臣,護衛長波提乏」(創37:36; 39:1)。
波提乏妻子的計謀與約瑟的監禁(創世記39:1-20)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約瑟得到信任,在波提乏家的工作內容很廣泛。一開始,約瑟不過是「在」他主人的家。我們不知道他的工作項目爲何,但當波提乏發現他很能幹,就提拔他成爲自己的私人管家,並「把一切所有的都交在他手裏」(創39:4)。
過了一段時間,波提乏的妻子對約瑟有了興趣(創39:7)。約瑟拒絕她的挑逗,並提出合理的理由。他提醒她波提乏非常信任他,並把她所追求的關係描述爲道德上的「大惡」、「得罪神」(創39:9)。他很清楚這行爲在社會和信仰上會帶來怎樣的影響。不只如此,他不斷在言語上拒絕,甚至避開她。當約瑟被襲擊,他寧願選擇半裸着逃離,而不是遂其所願。
女主人的性騷擾,是在一個權利不對等的關係之下進行的,約瑟處於弱勢。雖然她相信她有這樣的權利和能力把他吃定,但她說的話和動作,顯然讓他覺得不舒服。約瑟的工作限制他必須待在家裏,與她在一起,但他無法把這件事情告知波提乏,又不干預到他們的婚姻關係。在他逃離女主人後,雖然女主人誣告他而使他被抓起來,但他似乎沒有得到法律的援助。
這事件的本質跟今天在工作場所發生性騷擾的議題很接近。人們對於怎樣算是不正當的言語或身體接觸,有不同的標準,但通常是握有權力的人說了算。員工經常被鼓勵要向主管報告疑似性騷擾的事件,但他們經常不願意這樣做,因爲他們知道報告了也可能沒有用,甚至會被報復。更甚的是,即使性騷擾事件有被記錄下來,員工可能會因爲挺身出來而受苦。約瑟的敬虔並沒有救他脫離誣告和監禁。如果我們發現自己處在相似的情境,我們的敬虔不能保證我們可以全身而退。不過約瑟確實留給波提乏的妻子,可能也留給其他在家裏的人,一個有教導性的見證。當我們知道我們是屬於主的,也知道祂爲弱者伸冤,這的確能幫助我們面對困境而不放棄。這篇故事很寫實地承認,在工作場合對抗性騷擾,可能會給自己帶來災難性的後果。但這篇故事也是帶有盼望的故事。最終靠着神的恩典,良善會獲勝。約瑟也成了我們的榜樣。即使我們被誣陷、被不當對待,我們還是可以繼續進行神給我們的工作,讓神最後爲我們平反。
約瑟在監獄裏解夢(創世記39:20-40:23)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約瑟在監獄裏的工作有主的同在,得到司獄的讚賞,也讓他被提升到領袖的位置(創39:21-23)。約瑟在監獄遇到兩個法老的官長,一個是酒政,一個是膳長,都被關起來。很多埃及文獻提到酒政的角色,不只是品嚐酒的好壞或試毒,也可以待在執政者的身邊。他們經常成爲親信,因着他們的諫言而被看重(見尼2:1-4)。[32] 膳長跟酒政一樣,也是受到信任的官長,有權限可以直通政府的最高首長,除了預備食物,可能還有別的責任。[33] 約瑟在監獄幫這兩個政治人物解夢。
古時候,解夢是一個很專門的行業,需要很專業的「解夢書」輔助,列出夢境的要素和其意義。過去夢境及解釋的準確性,有被記錄下來的話,就成爲證據來支持解夢者的預言。[34] 不過,約瑟並沒有受過這方面的專業訓練。他的解夢後來成真,而他把功勞歸給神(創40:8)。酒政是復職了,但他很快就忘了約瑟。
故事表現出來的張力,在今天仍然可見。也許我們會在一個成功人士的身上投資,當他發達了,超越我們的層次,而我們失去利用價值後,就被丟在一旁。這是否代表我們的工作完全沒有意義,而且一開始若只專注在自己的職位和升遷,還比較好?不只如此,約瑟沒有辦法獨立確認這兩個被監禁的官長,他們的遭遇是否爲真。「先訴情由的,似乎有理,但鄰舍來到,就察出實情。」(箴18:17)在被判刑之後,任何囚犯都可以主張他是無辜的。
我們可能會對我們在其他人身上的投資,是否最終可以讓我們或我們的組織獲利,有不確定感。我們可能會猜疑我們所幫助的人,是否有良好的品格和動機。我們可能會否定他們之後的行爲,以及該行爲對我們的聲譽造成的影響。這些議題可以有諸多面向、錯綜複雜,同時也提醒我們要好好禱告、分辨,但我們是否因此就必須猶豫不決?使徒保羅寫道:「所以,有了機會,就當向眾人行善」(加6:10)。如果我們一開始就委身於爲神工作,超過爲其他人,那就比較容易進行下去,因爲我們相信「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羅8:28)。
Kenneth A. Kitchen, “Cupbearer,” in New Bible Dictionary, 3rd ed., eds. I. Howard Marshall, A. R. Millard, J. I. Packer, and D. J. Wiseman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Press, 1996), 248.(《聖經新辭典》)
Roland K. Harrison, “Baker,” in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e Encyclopedia, ed. Geoffrey W. Bromiley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79), 1:404.
John H. Walton, Genesis, NIV Application Commentary (Grand Rapids: Zondervan, 2001), 672-73. 中譯本:約翰.華爾頓,《國際釋經應用系列─創世記》,香港:國際漢語聖經出版社,2015。
約瑟被法老提拔(創世記41:1-45)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過了兩年,約瑟纔有機會從痛苦的監牢生活被釋放。法老做了一些令他不安的夢,而酒政想起那位在監牢裏的年輕希伯來人,有解夢的技能。法老關於牛和麥穗的夢難倒了他最有能力的參謀。約瑟做見證,說是神有能力提供夢的解釋,他的角色只是傳遞啟示而已(創41:16)。在法老面前,約瑟沒有使用神唯獨啟示給祂子民的聖約名字(按:即「雅巍」[YHWH])。他一直用比較一般性的詞語「elohim」來指神。如此,他避免對法老做出不必要的冒犯。在這點上他做對了,因爲法老稱頌神把他夢的意思啟示給約瑟(創41:39)。在工作場合,有時候信徒可以用很膚淺的方式,把他們獲得成功的功勞歸給神,結果卻是讓人們反感。約瑟的作法讓法老印象深刻,顯示出在公開場合把功勞歸給神,可以有讓人信服的方式。
神與約瑟同在的事實是那麼明顯,讓法老擡舉約瑟成爲埃及第二大的官員,特別讓他負責爲即將到來的饑荒做準備(創41:37-45)。神對亞伯拉罕的應許即將要實現:「爲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創12:3)。跟約瑟一樣,當我們承認自己無法勝任我們面對的挑戰,並找到合適的方式把成功的功勞歸給神,我們等於是鑄造了強力的護具,把經常隨着公開讚揚而來的驕傲擋下來。
約瑟的升遷讓他擁有領導者的重要配備:君王打印的戒指、金鍊、適合他高官位分的衣服、公家的交通工具、新的埃及名字和來自上流家庭的埃及人妻子(創41:41-45)。如果約瑟有受到誘惑要把他的希伯來背景完全拋諸腦後,那就是現在這個時刻。神幫助我們面對失敗和挫折,但我們也許更需要祂幫助我們面對成功。經文給了我們幾個線索,讓我們知道約瑟用合神心意的方式面對他的升遷。其中一部分跟他在升遷之前的預備有關。
當約瑟還在父親家裏的時候,神讓他作了關於領導的異夢,使他知道他有一個神給他的神聖使命,是他永遠不會忘記的。他的個性基本上是傾向於信任人的。他似乎沒有對嫉妒他的兄弟們或是健忘的酒政懷恨在心。在法老擡舉他之前,約瑟就知道主與他同在,他有可見的證據來證明。不斷把功勞歸給神不只是正確的行爲,也提醒約瑟自己,他的能力是來自於主。約瑟謙虛得體,顯示出他想要盡所能地幫助法老和埃及人的渴望。即使埃及人已經失去銀兩和牲畜,約瑟還是贏得他們和法老自己的信任(創41:55)。他餘下的人生是當行政官員,總是委身於良好的管理,使眾人得益。
約瑟到目前爲止的故事提醒我們,在我們這個破碎的世界,神對我們禱告的迴應不一定總是實時的。約瑟的兄弟們把他賣去當奴隸的時候,他才十七歲(創37:2)。他最後從監牢被釋放的時候,已經三十歲(創41:46),過了整整十三年。
約瑟策劃出一個長期的農業政策和建築計劃(創世記41:46-57)
回到目錄約瑟立即投入法老指派給他的工作。他主要關心的是別人的福祉,而不是自己作爲宮廷的首長,可以如何從新的職位大撈一筆。他維持對神的信心,給自己的孩子取名,是跟神醫治他的傷痛以及使他昌盛有關(創41:51-52)。他體認到他的智慧和洞察力都是神的賞賜,但儘管如此,他還有很多要學的,特別是埃及這塊地的農業。作爲高級行政長官,約瑟的工作幾乎觸碰到所有人民生活的現實層面。他的職責讓他必須學習法律、溝通、協商、運輸、安全又有效率的糧食保存方式、建築、經濟、參謀、記錄、發放糧餉、處理銀兩、人資及不動產的交易。他面對神與面對人民所展現出來的過人之處,並不是分開來的。約瑟成功的祕密在於他有效地整合神賞賜的天賦和後天習得的技能。對約瑟來說,這一切的工作都是屬神的。
法老已經描述約瑟爲「有聰明有智慧」(創41:39),而這些特點讓約瑟可以勝任策略和行政的工作。希伯來文的「聰明」與「智慧」(「hakham」和「hokhmah」)指向高端的頭腦理解力,但也可以用來指向廣泛的技術,包含木工、寶石雕刻、金屬鍛造(出31:3-5; 35:31-33)、裁縫(出28:3; 35:26, 35)、行政(申三十四9;代下一10)及法律(王上3:28)。這些技術也可以在非信徒身上找到,但聖經中的聰慧人享有有神特別的祝福,因爲神要以色列對列國彰顯祂的作爲(申四6)。
約瑟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出去遍行埃及全地」(創41:46),一個視察之旅。他需要熟悉務農的人民、農地的地點和狀況、農作物、道路、運輸工具。很難想象約瑟可以靠自己一個人完成所有的事情。他需要成立並監督類似農業部和稅捐處的單位。在七年的豐收時期,他把糧食儲存在本城中(創41:48-49)。之後的七年,他分發糧食給埃及人以及其他受到大饑荒影響的人。要創建並管理所有這些,還要在君主制度之下存活,需要非常高明的手腕。
約瑟緩和了埃及人的窮苦(創世記47:13-26)
回到目錄當人民的銀兩用盡,約瑟讓他們用牲畜交換食物。這計劃維持了一年,約瑟在這期間接收了馬、綿羊、山羊、牛和驢(創47:15-17)。他需要給這些牲畜估價,建立公平的交換制度。當糧食欠缺的時候,人民特別關心自己和所愛之人的生存。提供管道,讓他們可以取得糧食,並公平對待他們,成了非常重要的行政工作。
當所有的牲畜都換完了,人民願意把自己賣給法老當他的奴隸,也把自己的土地賣給他(創47:18-21)。從領導的觀點來看,看見這樣的景況一定很難受。不過約瑟容許人們賣掉他們的土地,併成爲奴隸,但他沒有在他們軟弱的時候剝削他們。約瑟會準確評估這些不動產的價值,將之換成種籽給他們種植(創47:23)。他定規,人民收成的百分之二十要歸給法老。這意味着要設立制度來監督並確認人民會守法,也要設立專門管理稅收的部門。在這一切之中,約瑟免除祭司家庭變賣土地的需要,因爲法老固定供給足夠的糧食給他們(創47:22, 26)。處理這些少數族羣意味着要另外設立小型、獨立的供給制度,是給他們量身訂做的。
貧困及其後果是經濟上的現實狀況。我們首要的責任是消滅它,但直到神國完全臨到之前,我們不能期待可以完全成功。信徒也許沒有能力消滅人們需要做出艱難抉擇的環境,但我們可以找到方式,他們(也許我們自己也)在對抗貧困的時候,支持他們。在兩個很壞的選擇中,選擇一個比較不壞的,可能是必須的,也可能帶來情感上的創傷。當我們在工作時,可能會經歷到張力,一方面我們同理弱勢羣體,但另一方面我們也有責任對我們的團體和公司交代。約瑟在這些困難的工作中經歷了神的引導。同樣的,我們也領受了神的應許:「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來13:5)。
值得開心的是,當約瑟應用出神給他的技術和智能,他成功帶領埃及度過農業的大災難。當七個豐年來到的時候,約瑟規劃出囤糧的機制,把這些榖物保存起來,預備應付將來的旱災。當七個荒年臨到,「約瑟開了各處的倉」,提供足夠的食物讓國家可以度過饑荒。他明智的策略和有效率的執行,甚至讓埃及有能力在饑荒的時期,提供糧食給其他國家(創41:57)。經由這一次事件,神應許亞伯拉罕的子孫會成爲萬國的祝福,就這樣應驗了,而且不只是讓外國得福,甚至還是透過埃及這個外國的產業來達成。
事實上,神對以色列人的祝福,是在祝福外國人之後,也透過祝福外國人才發生。神並沒有在以色列地興起一個以色列人,供給以色列在饑荒時的需要。神反而是讓約瑟透過在埃及政府的工作,供給以色列百姓的需要(創47:11-12)。儘管如此,我們不該把約瑟偶像化。在一個有時會壓迫人民的社會中作官員,他成了權力結構的一部分,而且他親自逼迫數不清的人民變成奴隸(創47:21)。
約瑟管理經驗帶來的應用(創世記41:46-57; 47:13-26)
回到目錄創世記詳述約瑟管理糧食危機的目的,更多是要記錄這對以色列家族的影響,而不是建立有效管理的原則。儘管如此,在某種程度上,約瑟過人的領導能力可以作爲今天領袖的典範。我們可以從他的工作得出一些實際的應用:
1. 在你開始服務的時候,要儘可能熟悉當前事務的狀況。
2. 求神給你分辨未來的能力,讓你可以擬定明智的計劃。
3. 首先委身於神,並預備好接受祂對你計劃的指導和成全。
4. 感恩並恰當地承認神給你的恩賜。
5. 雖然別人看得出神在生活中與你同在,也知道你的特長,但你不要爲了滿足自己或取得別人的尊敬而宣傳這些。
6. 學習如何做好你的工作,並認真完善地執行。
7. 尋求別人實際的益處,瞭解到神把你放在這個位置,是要你成爲別人的祝福。
8. 處理事情的時候要公平,特別是當情況很糟糕,充斥着各種嚴重問題的時候。
9. 雖然你突出的服務可能會讓你受到重視,要記得你的使命是作爲神的僕人。你的人生目標不是看你爲自己得到多少東西。
10. 要重視社會所需的各種行業。這些行業也是屬神的。
11. 大方把你工作的成果儘可能延伸到那些真正需要的人,不管你對他們的看法如何。
12. 要接受一個事實:神可能會帶領你從事某種類型的工作,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這並不代表有什麼事情嚴重出錯了,或是你沒有行在神的旨意中。
13. 要有勇氣,神會給你能力去做祂指派給你的任務。
14. 要接受一個事實:有時候人們必須在兩個不好但無法避免的選擇中,做出他們視爲較好的選擇。
15. 相信你所做的事情不只會給你所碰到的人帶來益處,你的工作也有潛力碰觸到未來許多世代之人的生命。神有能力成就超乎我們所求所想的(弗3:20)。
約瑟應對他的兄弟們(創世記42-43)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在發生饑荒的期間,約瑟的兄弟們從迦南來到埃及,想要買糧食,因爲饑荒也嚴重影響到他們的地區。他們沒有認出約瑟,因爲他沒有顯露自己的身分。他大體上是用貿易的語言來應對他的兄弟們。「銀子」這個字(「kesef」)在創世記四十二至四十五章出現了二十次,而「糧」(「shever」)則出現了十九次。買賣這商品的行爲提供了一個框架,讓錯綜複雜的家庭角力在這當中展現出來。
約瑟在這個情況中的表現有些狡猾。首先,他把自己的身分隱藏起來,不讓他兄弟們知道。雖然這不一定等同於直截了當的詐欺(希伯來文是「mirmah」,如創世記27:35的雅各那樣),但確實不算光明磊落。第二,他嚴厲地指控他的兄弟們,給他們羅織他自己知道是子虛烏有的罪名(創42:7, 9, 14, 16; 44:3-5)。總而言之,因着他們之前對待約瑟的方式,約瑟便利用他的權力去玩弄這一羣他知道可能是沒有誠信的人。[35] 他的動機是要分辨這羣他應付的人,現在的品格爲何。二十多年前,他曾在他們手上吃了許多苦頭,所以有十足的理由不相信他們的言語、行爲及對家庭的委身。
約瑟的方法幾乎算是詐欺了。他保留重要的信息不講出來,且用各種方式操控事件的發生。約瑟扮演刑警的角色,主導強硬的審問。他覺得他不能完全坦白,又期待可以從他們身上得到可靠的消息。從聖經的觀點來看,這是狡猾的計謀。人們做出狡猾的行爲,可以有正當的理由,也可以有不正當的理由。從一方面來看,「所有野獸中,蛇是最狡猾的」(創3:1;新普及譯本),而且運用狡猾的伎倆來達成牠邪惡無比的目的。(新普及譯本一致地將該字翻譯爲「狡猾」(「shrewd」),顯示這邊的希伯來原文是同一個字。新標準修訂版則翻譯爲crafty。)希伯來文用來表達狡猾的字(「ormah」及衍生字)也可以翻譯爲「正確的判斷」、「精明」、「智慧」(箴12:23; 13:16; 14:8; 22:3; 27:12),說明在困難的處境中若要做出合神心意的工作,可能需要有遠見和技巧。耶穌自己就教導門徒「要像蛇一樣機敏,像鴿子一樣馴良」(太10:16;新普及譯本)。聖經經常讚揚一個人用「狡猾」的方式追求高尚的目的(箴1:4; 8:5, 12)。
約瑟的狡猾行徑,目的是要測試他兄弟們的誠信,而他們確實把約瑟偷偷塞到他們行李裏面的銀錢歸還(創43:20-21)。當他慷慨招待最小的弟弟便雅憫,超過其他兄弟們,他是要更進一步測試他們。結果他們證明自己已經學到不去陷入內鬨,不像他們之前把約瑟賣作奴隸所表現出來的樣子。
如果你把約瑟的行爲解讀成,只要我們站在神這邊,我們就可以把欺騙合理化,那就過於膚淺。不過約瑟長年的工作和爲了服事神所受的苦,讓他對這情況,比起他兄弟們,有更深的瞭解。神答應要使他們成爲大國的應許,在這時刻似乎命懸一線。約瑟知道靠着他自己的能力無法拯救他們,但他運用神所給他的權力和智慧,去服事、幫助他們。有兩個重要的要素,讓約瑟跟其他用相同方式但不值得鼓勵的人區別開來。第一,他這些操作並沒有給他帶來好處。他從神領受了祝福,而且他的行爲只有一個目的:成爲別人的祝福。他大可以剝削他處於危急景況的兄弟們,知道他們會願意爲了生存而給出一切,而惡意向他們收取更高額的價碼,但是他卻選擇使用信息來拯救他們。第二,若他要給出祝福,這些行爲是必須的。如果他對他兄弟們公開表明自己的身分,他就不能得知他們是否在這件事情上值得信賴。
Bruce K. Waltke, Genesis: A Commentary, (Grand Rapids: Zondervan, 2001), 545.
猶大轉變爲敬虔人(創世記44:1-45:15)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在約瑟試驗他兄弟們的最後一幕,他誣陷便雅憫,給他羅織一個罪名,要求他留下來成爲奴隸作爲賠償。當他命令他兄弟們在沒有便雅憫陪同的情況下回去見以撒(創44:17),猶大挺身而出,作爲他們的發言人。他有什麼資格擔任這角色呢?他違背家族的信仰,娶了一個迦南女子(創38:2)、養了兩個因爲犯罪而被神擊殺的兒子(創38:7, 10)、把他兒媳婦當成妓女對待(創38:24),又策劃把他自己的弟弟當成奴隸賣掉(創37:27)。但猶大告訴約瑟的故事,顯示出他已經有所改變。出乎約瑟意料,當他講述自己的家庭如何經歷慘痛的饑荒、他父親如何疼愛便雅憫,以及他答應他父親會把便雅憫帶回家,以免雅各真的因爲哀傷而過世,他是帶着憐恤的情感。接着他又展現出終極的憐恤,提議用他自己來交換便雅憫!他提議如果首長願意讓便雅憫回家,到他父親那裏,他願意在埃及當首長的奴隸一輩子(創44:33-34)。
約瑟看見猶大的改變後,願意按照神的心意祝福他們。他告訴他們全部的真相:「我是約瑟」(創四十五3)。看起來約瑟最後似乎已經知道他兄弟們是值得信任的。當我們面對可能會剝削或欺騙我們的人,我們必須步步爲營,要像蛇一樣機敏,但要像鴿子一樣馴良,正如耶穌教導門徒的那樣(太10:16)。有一個作家說:「信任的行爲需要對方有值得信任的品格(Trust requires trustworthiness)。」當約瑟跟他兄弟們談話時所做的盤算,至此進入高潮,讓他得以與他們恢復正確的關係。他安撫他受到驚嚇的兄弟們,指出是神安排他在埃及掌握大權(創45:8)。華爾基講出約瑟與他兄弟們的對話,有什麼樣的重要性:
這場景顯示出複合的本質。複合是對一個有需要的家庭成員保持忠心,即使他看起來一點都不無辜。複合是承擔自己的罪和後果,以此榮耀神。複合是不去計較偏愛的行爲。複合是犧牲自己去拯救別人、藉由實質的犧牲彰顯出真實的愛,並以此創造出值得信任的情境。複合是放下掌控欲和信息帶來的力量,而選擇親密。複合是擁抱深層的憐恤、易傷的情感、敏感和饒恕。複合是彼此對話。一個失能的(dysfunctional)家庭若能讓這些德性擁抱他們,會成爲世界的光。[36]
神的能力絕對足夠讓祂可以藉由非常不完美的人們,把祝福帶到世界,但我們必須不斷願意悔改我們的罪行,並祈求神改變我們,即使我們今生無法完全除去我們的錯誤、軟弱及罪惡。
跟以色列周圍社會的價值觀截然不同的是,一個領袖願意爲了別人的罪而犧牲自己,是神的子民該具備的領導特質。當以色列人在金牛犢的事件上犯罪,摩西展現出這特質。他禱告:「唉!這百姓犯了大罪,爲自己作了金像。倘或你肯赦免他們的罪,……不然,求你從你所寫的冊上塗抹我的名。」(出32:31-32)當戴維看見耶和華的天使擊殺百姓,他展現出這特質。他禱告:「我犯了罪,行了惡;但這羣羊作了甚麼呢?願你的手攻擊我和我的父家。」(撒下二十四17)耶穌,戴維支派的獅子,展現出這特質。祂說:「父愛我,因我將命捨去,好再取回來。沒有人奪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約10:17-18)
Bruce K. Waltke, Genesis: A Commentary (Grand Rapids: Zondervan, 2001), 565-66.
雅各一家移居到埃及(創世記45:16-47:12)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約瑟和法老慷慨贈予他兄弟們「埃及全地的美物」(創45:20),也供應他們回去迦南的旅途所需的,以及他一家人移居的交通工具。雖然這明顯是美好的結局,但卻有黑暗的一面。神應許要給亞伯拉罕及他的子孫迦南地,而不是埃及地。當約瑟從舞臺退出後,過了許久,埃及跟以色列的關係從款待(hospitality)轉爲對立(hostility)。得知這點後,我們要如何調和約瑟恩待他家人的行爲與他身爲中間人、要把神的祝福帶給這世界所有家庭的角色(創12:3)?約瑟是一個有洞見的人,會爲未來計劃,也確實實行了一部分神要他帶出的祝福,不過神並沒有向他啟示,將來會「有不認識約瑟的新王起來,治理埃及」(出1:8)。每一代的人都需要對神忠心,才能在他們的時間領受神的祝福。遺憾的是,約瑟的後代忘了神的應許,隨流失去他們的信心。但神並沒有忘記祂對亞伯拉罕、以撒、雅各及他們後裔的應許。在他們的後裔中,神將會興起新的男人女人,傳送神應許的祝福。
神的意思原是好的(創世記50:15-21)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約瑟兄弟們悔改的話語,讓他進入他生命中、也是創世記中一個最具有神學意義的時刻。他告訴他們不要害怕,因爲他不會因爲他們之前惡待他而進行報復。他告訴他們:「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現在你們不要害怕,我必養活你們和你們的婦人孩子。」(創50:20-21)約瑟提到「多人」,是迴響神聖約的應許,要祝福「地上的萬族」(創12:3)。從我們的角度,我們可以看見神賜下的祝福,是超過約瑟所求所想的(見弗3:20)。
神透過約瑟所做的工作有真實、實際、重大的價值:保存性命。如果我們以爲神要我們工作,只是爲了使我們可以告訴別人關於祂的事情,或是以爲神對我們的工作唯一在乎的是建立人際關係,約瑟的工作說明了不是這樣的。我們在工作中所做的事情本身,對神和其他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有時因爲我們的工作是更大整體的一部分,所以這是真確的,只是我們很容易忽略這工作的成果。約瑟用更寬廣的視野來看待他的工作,並不因爲有不可避免的高潮與低潮而氣餒。
這不是說工作中的人際關係並不是最重要的。也許基督徒有特別的恩賜,可以饒恕我們工作場合的同事。約瑟安撫他兄弟們的行爲是饒恕的榜樣。約瑟按照他父親的建議,饒恕他的兄弟們,用言語釋放他們的罪咎感。只是他的饒恕,如同所有真實的饒恕行爲,不只是口頭說說而已。他把神派他管理的、埃及許多的資源,用來支持他們的物質需要,讓他們可以昌盛。他承認他的角色並不是審判官:「我豈能代替神呢?」(創50:19)他沒有奪取神作爲審判官的角色,而是幫助他的兄弟們與拯救他們的神產生連結。
約瑟與他兄弟們的關係是家庭方面的,也是經濟方面的。這兩方面並沒有明顯的界線。饒恕的行爲對這兩方面都有好處。我們可能會傾向認爲我們最重視的信仰價值,主要是在可辨別的信仰圈子裏面應用出來,例如地方教會。當然,我們的工作大多是在公共場合進行,而我們必須尊重別人不認同我們的基督信仰的事實。然而,把生活黑白分明地劃分爲兩個區塊,這一塊稱爲「神聖」,那一塊稱爲「世俗」,是與聖經的世界觀相左的。因此,認定饒恕是工作中很適切的行爲,並不是偏狹的想法。
生活中總會有許多傷痛和痛苦。沒有任何一間公司或組織對此免疫。如果我們認爲,一般來說,沒有人會故意用他們的言語和行爲傷害人,那我們就太天真了。如約瑟承認他兄弟們的意思確實是要害他,我們也可以如此承認。然而,在同一句話有一個更大的真理,是關於神美善的旨意。當我們覺得受傷,我們可以想想這一點,如此可以幫助我們忍受痛苦,也可以與基督認同。
約瑟視自己爲神的中間人,扮演關鍵的角色執行神在祂子民身上的工作。他知道人可以做出怎樣的傷害,並接受一個事實:有時候人就是自己最危險的仇敵。他知道他家庭的信仰故事也有懷疑的成分、有帶着自保動機的忠心服事、有誠實與欺騙。他也知道神給亞伯拉罕的應許、神祝福這家庭的承諾,以及神用生命的爐火熬練祂子民所展現的智慧。他沒有美化他們的罪行,反而是在體認到神偉大工作的情況之下,接受這些事實。當我們體認到,神的應許在祂的全權之下一定會成就,那麼無論我們付出多少代價,我們的工作就有價值。
創世記有很多關於工作的教導,但這一個很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甚至解釋了何爲救贖:榮耀的主被釘十字架(林前2:8-10)。我們工作的場所提供處境,讓我們的價值觀和品格,在我們做出影響自己和周圍人士的決定時,可以被人看見。神藉由祂睿智的大能,可以在我們忠心的時候與我們同工、修剪我們的軟弱、熬練我們的失敗,來成就祂爲我們這些愛祂之人所預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