揀選國王的任務 (撒母耳記上9-16)

聖經註釋 / 工作神學項目出品

掃羅獲選成爲首任以色列王

上帝首先選爲國王的是掃羅(約公元前1050-1010年),一個大家看來都覺得很體面的人——他確實「身體比眾民高過一頭」(撒上9:2)。而且,他打了勝仗,滿足了對王的第一要求(撒上1:11-11)。剛開始的時候,他服事忠心(撒上11:13-14),但沒多久就越來越不順服神(撒上13:8-15),對百姓越來越狂妄自大(撒上14:24-30)。撒母耳和上帝對他都越來越惱怒,想要找人換掉他(撒上16:1)。不過,在我們依照二十一世紀領導觀念標準評論掃羅的所作所爲之前,應該記得,掃羅只不過照着當時古代近東國王的慣例在行事。百姓得到了他們想要得到的(而且是撒母耳已經警告過他們的),一個軍國主義、富有領袖魅力、自高自傲的暴君。

我們應該怎麼評論以色列的第一個國王?神指引撒母耳膏抹年輕的掃羅爲王,錯了嗎?或者,選擇掃羅是神賜給色列人的一個實例教學,教導他們不要受外表誘惑,不要選外在俊美、但是內心空虛的人爲王?以色列人要求一個國王,就是對神沒有信心。他們所接受的國王,終必一樣表現出對神沒有信心。掃羅作王最主要任務,是要確保以色列人免於遭受鄰近的非利士人和其它國家攻擊。但是,在碰到歌利亞時,掃羅恐懼害怕、沒有信心,與他的身分極不相稱(撒上17:11)。掃羅在統治期間對上帝多所質疑,向錯誤的地方徵詢意見,最後被敵人追趕,自殺身亡(撒上31:4)。

揀選大衛繼任掃羅

撒母耳在找人取代掃羅時,差點又一次犯下以貌取人的錯誤(撒上16:1-4)。年少的大衛並非撒母耳心中的理想人選,靠着上帝的引導,他才認出上帝揀選大衛成爲以色列王。表面看來,大衛並不符合一般人對領導者所期待的莊重、威武(撒上16:6-11)。不久之後,非利士巨人歌利亞也一樣小看大衛(撒上17:42)。大衛不符傳統候選人的標準,不只是因爲年少。在看重長子位分的社會裏,他是最小的。而且,他還是混種的,並非純正以色列人——他有一位高祖母路得(得4:21-22),是從摩押國移民過來的(得1:1-4)。雖然大衛許多地方讓撒母耳不甚滿意,但是上帝肯定就是他了。

當我們現在考慮選擇領袖時,請謹記神對撒母耳所說的話:「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撒上16:7)在上帝翻轉一切的國度裏,居後的、受人輕看的,最後也可能是最佳選擇。最佳的領導者可能一直沒人看好。人們第一感覺都會追捧令人印象深刻的候選人——有人格魅力、讓人願意追隨的人。但是,根據2012年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一文,自信滿滿的人,其實工作表現不一定很好。[3]魅力並不是上帝看人的標準。品格纔是。要怎樣才能學會像神一樣看出一個人的品格?

顯然,撒母耳剛遇到大衛時,他正在認真作一個牧羊人,善盡看顧父親羊羣的工作。如同大衛一樣,我們忠心做好手頭工作,是爲更大責任作預備((撒母耳記上17:34-37, 另參閱 路16:10; 19:17)。撒母耳很快就發現,大衛正是百姓切望的堅強、自信、能幹的領導者,他會「統領我們,爲我們爭戰」(上8:20)。大衛終生銘記牢記,自己的職責是事奉神、討神喜悅,看顧神的百姓(撒下6:21)。上帝稱他爲「合我心意的人」(徒13:22)。

Tomas Chamorro-Premuzic, “Less-Confident People are More Successful,”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uly 6, 2012, accessed at http://blogs.hbr.org/2012/07/less-confident-people-are-more-su/ on May 23,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