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與工作

箴言導論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聰明和智慧有何區別?智慧超乎知識之上。它不只是一堆事實的集合;它是出色的人生感悟,生活的藝術和做好決策的專家。箴言挑戰我們,希望我們獲得知識,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並將我們明白的智慧分享給他人。
我們可以去哪裏找尋智慧呢?智慧超乎知識之上,但是如果沒有箴言的知識,你就不能擁有它。[1] On the inseparable connection between wisdom and knowledge, see Bruce K. Waltke, Proverbs 1—15 (Grand Rapids, Michigan/ Cambridge, U.K.: Willia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4), 76-87. Robert Laird Harris, Gleason Leonard Archer and Bruce K. Waltke, Theological Wordbook of the Old Testament, electronic ed. (Chicago: Moody Press, 1999), entry 907.
對基督徒來說,真正的智慧包含了神的全部啟示,特別是透過他的愛子主耶穌基督表現出來的。首先,它揭示了主是誰,他做了什麼,以及他對我們和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有什麼要求。當我們逐漸加深對主的瞭解,我們就會學到該怎麼與他合作,參與他對世界的供養和救贖工作。這通常使我們的工作更加富有成效,無論是使我們自身受益方面,還是在幫助他人方面。它使我們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敬畏神。“敬畏耶和華的、得着生命.他必恆久知足、不遭禍患。”(箴19:23)
在箴言中,獲得智慧可以讓我們變好,反之不然。“智慧人懼怕,就遠離惡事。”(箴14:16)“義人的口,滋生智慧。”(箴10:31)箴言預料到耶穌的警告,“你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太10:16)智慧來自於神。“我已指教你走智慧的道、引導你行正直的路,” 主宣告說。(箴4:11) 在箴言中,思想和道德密不可分,而且智慧反映出這樣的事實:良善的神仍舊在掌權。
箴言也警告了那些不重視增加智慧的人。智慧在整卷書中被擬人化成一位女性。[3] For an explanation of the feminine personification, see Waltke, Proverbs 1-15, 83.
箴言進一步告訴我們,我們或從中得到一點智慧,絕不單單是爲了我們自己,而應當分享給別的人,“使愚人靈明,使少年人有知識和謀略”(箴1:4)。箴言9:9命令我們“教導智慧人”,並“指示義人”。箴言26:4-5建議讀者把智慧分享給愚昧人。我們不僅通過教導來分享智慧,而且可以藉着智慧的生活,將智慧傳遞給那些看見我們、效法我們榜樣的人。當然,反面的榜樣也同樣成立。如果我們過着愚昧的生活,其他人也會受到試探想要過同樣愚昧的生活,我們就不僅傷害了自己,也傷害的他人。通常,我們在工作中取得的進展會增加我們的知名度,因此我們的智慧或愚昧將會影響更多的人。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的工作可能帶來更加深刻的後果,因爲“智慧人的法則(或譯:指教)是生命的泉源,可以使人離開死亡的網羅”(箴言13:14)。
關於箴言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在古代近東文化中,統治者經常委任智者來收集在本國內被廣泛認可的智慧,傳給那些即將進入皇室中擔任專業職務或政府服務工作的年輕人。[4] Richard J. Clifford, S.J., “Introduction to Wisdom Literature,” in The New Interpreter’s Bible, vol. 5 (Nashville: Abingdon Press, 1997), 3-4. For more about government service in a Christian perspective, see Robert Banks, “The Role of the Bible in Bureaucratic Decision-Making” in Private Values and Public Policy: The Ethics of Decision-making in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Lancer Books, 1983), 35-40.
“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箴3:5) “不要自以爲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箴3:7)其他古代近東文化的手稿暗示或假定他們所教導的智慧有一個神聖的源頭,但是箴言重點強調智慧單單地直接來自於主。[5] Roland Murphy,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Vol. 22, Proverbs, (Thomas Nelson, 1998), 289.
因此,這卷書裏的箴言不僅僅是常識或者好建議;它們不僅教導了我們行爲與命運的聯繫,而且還指導了我們如何在主的帶領下建立一個和平的,繁榮的團體。而主就是真智慧的源頭。
同時,這些被我們稱爲箴言的短諺語是生活的概括,而不是原子化的應許。神通過這些來引導我們的思想,但是我們必須要小心,不要把他們當成是一個個裝滿幸運餅乾的運氣袋。沒有一條單獨的箴言能夠表達整個真理;它必須被放在整卷書的大環境下被理解。[6] Cf. Waltke, Proverbs 1-15, pp. 107-109.
這並不是可以輕鬆實現的事。有些箴言和另一些有衝突,儘管並不是完全地不相容。另一些表述模糊,迫使讀者考慮多種不同的解釋。一定要注意箴言所適用的對象。這個警告,“不要貪睡”(箴20:13)適用於所有神的兒女(箴1:4-5),但是這個保證,“睡得香甜”(箴3:24)只適用於那些不使智慧離開眼目的人們(箴3:21)。箴言是永不過時的,但是它的應用肯定是適時的,正如約伯記所說明的(見www.theologyofwork.org/zh-hant,約伯記與工作)。箴言是美德緩慢養成過程中的試金石,它們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被理解。“使智慧人聽見,增長學問,使聰明人得着智謀。使人明白箴言和譬喻,懂得智慧人的言詞和謎語。”(箴1:5-6)
箴言包含了七部分。第一部分(箴1:1-9:18)包含了詳細的教訓,預備信徒的心來接納之後的諺語。第二部分(箴10:1-22:16)是“所羅門的箴言”。第三部分(箴22:17-24:22)包含了“智慧人的言語”,這些很有可能是被所羅門採用或改編的話。[7] See Waltke, Proverbs 1-15, 23ff. See Waltke, Proverbs 1-15, 31-37.
這些箴言大多數時候包含着成對的對比:勤奮與懶惰,誠實與不誠實,計劃和匆忙做決定,公平地對人和利用軟弱的人,尋求好建議和自高自大,等等。這卷書中對於智慧的言語的教導超過了其他話題,第二大的話題是工作和與之息息相關的金錢問題。儘管這卷書被分成了七個部分,但其中的箴言重複着圍繞着一些同樣的話題。正因如此,這篇文章會根據主題來討論和工作有關的教導,而不是根據章節順序來逐卷討論。經文索引目錄其在文章位置的鏈接已在文末列出。這是爲了幫助讀者鎖定某句經文或者某段經文的討論在文章中位置,而不是鼓勵讀者去單個地閱讀經文。
許多職場基督徒認爲,一天讀一章箴言,一個月正好讀完一遍,是一種很有幫助的做法。(箴言一共31章。)箴言裏許多經節涉及到相同的主題,但是散佈在全書各處,因此在一個月中間你會在不同的日子裏反覆遇到這些主題。反覆遭遇對我們學習會有所幫助。另外,我們對經文的理解接受程度,會因爲生活中的際遇而改變。若在一個月中我們的環境變了,從前沒有引起注意的經文或者突然就變得更有意義了。與每個主題只遭遇一次相比,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可以獲得更多的智慧。例如,在有個月的第14天,你讀到箴言14章,但是沒有注意到第31節關於欺壓窮人的問題。(“欺壓貧寒的,是辱沒造他的主”。)但是也許這個月後面的某一天,你在街頭遇見一位窮人,或者讀到一篇關於貧窮的故事,或者發現自己缺錢了。你可能在第17天再次遇到這個主題(“戲笑窮人的,是辱沒造他的主”,箴17:5),或者在第21天讀到(“塞耳不聽窮人哀求的,他將來呼籲也不蒙應允”,箴21:13),或者在第22天看到(“貧窮人,你不可因他貧窮就搶奪他的物”,箴22:22),或者在第28天注意到(“人以厚利加增財物,是給那憐憫窮人者積蓄的”,箴28:8)。另外,每一次箴言對同一主題的表述都會略有不同,因此每一次重複都可能讓你從更深刻的視角來審視這一主題。
箴言和工作的關係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這卷書的主要目的是呼召人們去活出一種敬畏神的生活。這個呼召出現在卷首(箴1:7),貫穿在其中(箴9:10),終止於結尾(箴31:30)。箴言告訴我們好的工作習慣通常會讓人成功,而好的工作習慣是由品格養成的,品格的塑造來自於對神的敬畏。確實,敬畏神和智慧是直接等價的。“你就明白敬畏耶和華,得以認識神。因爲耶和華賜人智慧;知識和聰明都由他口而出。” (箴2:5-6)
箴言,話句話說,是爲了塑造讀者屬神的(虔誠的)品格。這也就是爲什麼很多箴言清楚地表明是以神的品格爲基礎的:
耶和華所恨惡的有六樣,連他心所憎惡的共有七樣……(箴6:16)
詭詐的天平,爲耶和華所憎惡。(箴11:1)
耶和華的眼目,無處不在。(箴15:3)
虔誠的品格——即智慧——是生活各個方面的必需品,包括工作。跳讀下箴言,你就會發現這卷書對工作有很大貢獻。很多箴言直接討論了古代近東地區的工作場所,工作活動,包括農業,畜牧,紡織和服裝製造,貿易,交通,軍事,政府,法院,家務,養育子女,教育,建築和其他。金錢——與工作息息相關——也是一個特別明顯的話題。很多其他的箴言涉及的話題,都可以明顯地應用在工作上,例如謹慎,誠實,公義,洞察力和良好的關係。
才德的婦人(箴言31:10-31)
回到目錄箴言與世界上的工作的明顯關係之一,出現在這卷書的末尾。我們在書的開頭遇到過的“智慧的婦人”(箴1:20-33,8:1-9:12)再一次出現在書的最後22句經文(箴31:10-31)中,並且以真實的活生生的婦女形象站在街道上,被人稱爲“才德的婦人”。一些翻譯用“妻子”來代替“婦人”,可能是因爲女人的丈夫和孩子在經文中被提及。(“妻子”和“女子”的翻譯都可能是來自於希伯來語ishshah的翻譯。)確實,她在家庭中獲得了滿足,並且確保“他丈夫在城門口與本地的長老同坐,爲眾人所認識”(箴31:23)。但是這段經文也重點強調了婦人的紡織事業和對僕人和工人的管理(箴31:15)。[9] See Waltke, Proverbs 15-31, p. 528.
箴言以一首詩做總結,讚美了這樣一位婦人,她智慧地管理多樣事業,無論是用於貿易, 紡織還是造酒。譯者們在箴言31:10用不同的詞來描繪這個婦人的品格:“才德的”,“有能力的”,“卓越的”,“高尚的”。當時這些詞都不能精準地表達希伯來語(chayil)所暗含的力量或者能力的含義。當這個詞應用於男人時,它被翻譯成“精力”,就像在箴言31:3出現的那樣。它在舊約出現了246次,被用來形容鬥士(例如大衛的“大能的勇士,”歷代志上7:2)。當這個詞用來描繪女人時,譯者們淡化力量的含義,例如在形容路得時,英語翻譯通常是“高尚的”,“有才德的”,或者“卓越的”。但是無論是用來形容男人還是女人, 這都是同一個詞,在描繪箴言31:10-31中的婦人時,它最好被理解成強壯的或英勇的,就像箴言31:17所表明的那樣,“他以能力束腰,使膀臂有力。”沃特斯(Al Wolters)認爲這是描述男性的語言,所以最合適的翻譯應該是“英勇的婦人”。[10] Al Wolters, “Proverbs XXI 10-31 as Heroic Hymn: A Form-critical Analysis,” Vetus Testamentum 38 (1988): 446-457.
箴言的結尾,將這個有力的婦人描繪成一個智慧的工人,並描繪了她在工作場所的五項活動。這段經文的重要性可以從兩方面看出。第一,它是一首字首詩,意思是它的每一句都是按着希伯來文22個字母的順序開始,這樣它就會很容易被識記。第二,它被放在整卷書的高潮和總結的部分。因此,我們觀察到的這個英勇的婦人的五項活動可以作爲我們探索整卷書的框架。
對於一些在古代近東地區的人,甚至對於一些現在的人來說,將一個女人描繪成一個智慧的企業家模範是一件讓人吃驚的事。儘管神平等地給予男女工作的恩賜(創世記1和2),女人的工作經常被貶低,不能獲得和男人的工作同等的尊重。按着這卷書的例子,我們會將這位智慧的工人稱爲“她”,因爲神的智慧對於男女都是平等的。她在這本書中充當着對每個人工作價值的一種認可。
就像箴言一直強調的那樣,智慧的道路來自於對神的敬畏。畢竟,這個英勇的婦人的能力和美德被描述出來,且受人尊敬,她的智慧的源頭也被揭示出來。“惟敬畏耶和華的婦女,必得稱讚。”(箴31:30)
智慧的工人是值得信賴的(箴言)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智慧被人格化成英勇的婦人,它的第一個特徵就是信賴。“他丈夫心裏倚靠他,必不缺少利益。”(箴31:11)信賴是智慧和美德的基石。神創造人,使人與人協同工作(創2:15),如果沒有信任的話這一切都不可能。信任要求人遵守道德準則,對關係保持忠誠。箴言書中所描繪的信賴在工作領域有何應用呢?
一個可信賴的工人會忠誠於他或她的信託責任(箴言)
回到目錄信賴的第一個要求,就是我們的工作要給信任我們的人帶來益處。英勇的婦人不僅爲她自己工作,也使身邊的人受益。她的工作不僅使她的顧客受益(箴31:14),還有她的社區(箴31:20),她的家屬(箴31:12,28)和她的同工(箴31:15)。在古代近東地區的經濟中,這些領域的責任都可以歸結到一種經濟主體——即“家務”中。就像現在社會的大多數人一樣,當時大多數人都在他們居住的地方工作。一些家庭成員在家裏做飯,清潔,照顧他人,或者做紡織,冶金,木工和石頭活。另一些人在房子外面做農活,牧羊或苦工等。“家務”指的是一整套複雜的生產活動,大家庭、僱工、或者住在那裏的奴隸都參與進來。作爲家務事的管理者,英勇的婦人就像現在的企業家或高級主管。當她“觀察家務”(箴31:27),她在爲所有那些依靠她的事業的人盡她的信託責任。
這當然不是說我們不能爲自己的益處工作。英勇的婦人對她的家庭的盡責是相互的,他們也會對她盡責。她理應獲得一部分的家庭利潤來供她自己使用。這段經文,讓她的孩子和丈夫以及整個社區的人去尊敬和讚美她。“她的兒女起來稱他有福。她的丈夫也稱讚他……願她享受操作所得的。願她的工作,在城門口榮耀她。”(箴31:28、31)
我們的信託責任,禁止我們爲了自己的慾望而傷害我們的僱工。我們可以與他們爭辯,反對他們對待我們的方式,但是我們不能傷害他們。例如,我們不能通過指控他們偷竊(箴29:24),或者摧殘他們(箴18:9),或誹謗他們(箴10:18)來發泄我們的不滿。有些應用是很明顯的。我們不能爲我們沒有工作的時間向僱主要價。我們不能毀壞我們僱主的財產,或對他們做不實指控。對這一原則的思考可以讓我們得到更深的含義和問題。因爲不幫助公司內的對手而給組織的積極性或和諧氛圍帶來破壞,這樣的行爲是合理的嗎?爲了獲得自己的利益——旅行,禮品或者免費商品等,而不惜犧牲僱主的最大利益,操縱大家去選擇特定的供應商,這樣的行爲是合理的嗎?僱員和僱主之間的相互責任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同樣的責任也適用於有信託責任的組織之間。公司與顧客討價還價來獲得更高的價格是合理的。但是通過祕密地剝削顧客而獲利的行爲是不合理的。就像很多投資銀行以前所做的那樣,他們指示他們的銷售代理去給顧客推銷他們的房產抵押貸款債券(CMOs)作爲可靠的投資,但是同時他們將債券賣空,等待它們降價。[11] “Wall Street and the Financial Crisis: Majority and Minority Staff Report”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Senate, Permanent Subcommittee on Investigations). Accessible on the Web at http://hsgac.senate.gov/public/_file...isisReport.pdf
對神的敬畏是信託責任的試金石。“不要自以爲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箴3:7)所有人都傾向於損人利己。這是人墮落後的結果。但是,箴言告訴我們敬畏神——牢記他對我們的好,他對所有事情的護理,和他在我們傷害別人時的公義——能夠幫助我們對他人盡責。
對於這段文字的應用,點擊這裏,參考《德州銘牌學習指南》中的“找一個銀行家,哪怕在你不需要時”;點擊這裏,參考《國家供給學習指南 》中的“增加你的留存利潤”。(譯者註:這些材料都只有英文)
一個可信賴的工人是誠實的(箴言)
回到目錄誠實是信賴的另一個本質屬性。它是如此的重要,以致於有句箴言直接將真理等同於智慧本身。“你當買真理。就是智慧,訓誨,和聰明,也都不可賣。”(箴23:23)誠實包括講述真理和實踐真理。
實話
第六章包含了人所熟知的、神所憎惡的七件事。其中的兩件就是不誠實的表現,“撒謊的舌”和“吐謊言的假見證”(箴6:16-19)。箴言通篇都在提醒我們說真話的重要性。
你們當聽,因我要說極美的話。我張嘴要論正直的事。我的口要發出真理。我的嘴憎惡邪惡。(箴 8:6-7)
作真見證的,救人性命。吐出謊言的,施行詭詐。(箴 14:25)
用詭詐之舌求財的,就是自己取死。所得之財,乃是吹來吹去的浮雲。(箴 21:6)
作假見證的,必不免受罰。吐出謊言的,終不能逃脫。(箴 19:5)
不可無故作見證,陷害鄰舍。也不可用嘴欺騙人。(箴 24:28)
隱藏怨恨的,有說謊的嘴。口出讒謗的,是愚妄的人。多言多語難免有過。禁止嘴脣是有智慧。(箴 10:18-19)
說出真話的,顯明公義。作假見證的,顯出詭詐。說話浮躁的,如刀刺人。智慧人的舌頭,卻爲醫人的良藥。口吐真言,永遠堅立。舌說謊話,只存片時。圖謀惡事的,心存詭詐。勸人和睦的,便得喜樂。(箴 12:17-20)
說謊言的嘴,爲耶和華所憎惡。行事誠實的,爲他所喜悅。(箴12:22)
作假見證陷害鄰舍的,就是大槌,是利刀,是快箭。(箴 25:18)
怨恨人的用嘴粉飾,心裏卻藏着詭詐。他用甜言蜜語,你不可信他,因爲他心中有七樣可憎惡的。(箴 26:24-25)
雖然聖經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寬恕了謊言和欺騙(例如,約書亞記2:1中的妓女喇合,出埃及記1:15-20中向法老撒謊的希伯來接生婆,撒母耳記上21:1-3中大衛向祭司說謊),但是箴言並不允許我們在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給謊言和欺騙留下位置。不只是因爲撒謊是錯的,而是說實話是必要的。我們避免撒謊,不是因爲遵守規則,而是因爲我們敬畏神,喜愛真理。
撒謊具有破壞性,最終它會導致懲罰和死亡。[12] See M. Scott Peck, People of the Lie: The Hope for Healing Human Evil, 2nd ed. (Touchstone, 1998).
大約有一半的箴言特別禁止作假見證,呼應十誡中的第九條(出20:16)。一般來說,如果誤導他人是不虔誠的,那麼錯誤地指證他人的行爲就是犯罪,“必不免受罰”(箴19:5)。假見證是對無辜的人的直接攻擊。但是這可能是工作場合裏最普遍形式的謊言了,可能僅次於虛假宣傳。虛假宣傳至少是直接針對那些聽夠了推銷言辭而且通常有其他信息源的外人(顧客),假見證卻通常是對合夥人的攻擊,而且很容易被公司內部的人不假思索地接受。它通常發生在我們試圖透過謊報他人的角色和行爲來轉移責備和讚賞的時候。它不僅會傷害到我們謊報行爲的對象,而且會傷害整個組織,因爲如果組織不能精確地理解自己目前成功或失敗的原因的話,它就不能相應地做出所需要的調整和適應。它就好像射擊在潛水艇上的人一樣。不僅會使受害者傷殘,還會擊沉整艘船,使所有船員沉入海中。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聖經對誠實的討論,參考 “真理和欺騙” 的文章,點擊鏈接 www.theologyofwork.org。(譯者註:只有英文)
誠實的行爲
不只是語言,行爲也可以有真有假。“義人恨惡謊言。惡人有臭名,且致慚愧。”(箴言 13:5)箴言中最明顯的不誠實的行爲是用詭詐的秤和天平。“公道的天平和秤,都屬耶和華。囊中一切法碼,都爲他所定。” (箴16:11)相反地,“詭詐的天平、爲耶和華所憎惡.公平的法碼、爲他所喜悅。”(箴11:1)“兩樣的法碼,爲耶和華所憎惡。詭詐的天平,也爲不善。”(箴20:23)詭詐的秤和天平,指的是用產品來欺騙消費者的行爲。貼錯標籤,縮減所承諾的質量,捏造產品的出處,公然篡改產品銷量數據,都屬於不誠實的行爲。這些行爲都是神所憎惡的。
行爲誠實有些實踐方面的理由。從短期來看,不誠實的行爲可能會帶來更大的利益,但是從長期來看,客戶或顧客會明白,然後選擇其他商家。但是最終,還是對神的敬畏制約着我們,哪怕當我們認爲我們能夠依靠自己擺脫不誠實。“兩樣的法碼,兩樣的升斗,都爲耶和華所憎惡。”(箴20:10)
除了詭詐的秤和天平,在工作場所中還有其他不誠實的行爲。一箇舊約的例子是有關土地所有權的,它依靠界限來劃分。一個不誠實的人會偷偷地轉移界限,損害鄰舍的利益,使自己擁有更多財產。箴言譴責這樣的行爲。“不可挪移古時的地界。也不可侵入孤兒的田地。因他們的救贖主,大有能力。他必向你爲他們辨屈。”(箴23:10-11)箴言並沒有列舉在古代以色列存在的每一種不誠實的行爲,更不用說在我們當今的時代。但是它確實設定了原則——不誠實的行爲和不誠實的言語一樣,都是爲神所憎惡的。
誠實的言語和行爲,在我們今天的工作場所是怎樣的表現呢?如果我們記得誠實是信賴的一個重要因素,那麼誠實的衡量標準就變成“人們能夠信任我的言行嗎?”而不是“它是否是真的?”哪怕沒有完全的欺騙,信任也可能被其他方式所打破。經驗豐富的律師可以通過改變或混淆合同,來使一方獲得不公平的優勢。產品也可以用含有誤導性的詞來描述,例如食品上的“增加能量”其實是指“包含卡路里”。最後,箴言告訴我們,神會爲那些被欺騙的人辯屈,並且不會容忍這樣的行爲發生。(箴言 23:11)同時,智慧的——即敬虔的——的工人會避免這些行爲。
箴言一次次地回到誠實的主題上來。“正直人的純正,必引導自己。奸詐人的乖僻,必毀滅自己。”(箴 11:3)“以虛謊而得的食物,人覺甘甜。但後來他的口,必充滿塵沙。”(箴20:17)“買物的說,不好,不好。及至買去,他便自誇。”(箴20:14)故意貶低產品以獲得更低的價格,然後爲之沾沾自喜,也是一種不誠實的行爲。有見識的買家和賣家之間的討價還價,可能只是一種消遣而不是剝削。但是現代僞裝下的輿論導向也是說謊,故意歪曲現實,充滿欺騙——例如政治候選人一方面試圖說服說英語的選民相信自己在移民問題上很強硬,另一方面卻向拉丁裔的選民說相反的話。
一個勤奮的工人是努力的(箴言)
回到目錄英勇的婦人“甘心用手作工”(箴31:13),意思是自願選擇不停地工作,來達到全家人的目標。“未到黎明她就起來。”(箴31:15)“她作細麻布衣裳出賣.又將腰帶賣與商家。”(箴31:24)“用手所得之利,栽種葡萄園。”(箴31:16)這些加在一起是很繁重的工作。
在農業經濟時代,辛苦工作帶來的幸福生活很容易被看到。只要他們有地可耕,辛苦工作的農民比懶惰的人過得好得多。箴言很清楚地表明懶惰的工人最終會失敗。
手懶的,要受貧窮。手勤的,卻要富足。夏天聚斂的,是智慧之子。收割時沉睡的,是貽羞之子。(箴10:4-5)
我經過懶惰人的田地,無知人的葡萄園。荊棘長滿了地皮,刺草遮蓋了田面,石牆也坍塌了。我看見就留心思想,我看着就領了訓誨。再睡片時,打盹片時,抱着手躺臥片時。你的貧窮,就必如強盜速來,你的缺乏,彷彿拿兵器的人來到。(箴24:30-34)
在古代近東地區,辛苦工作會帶來成功,但是在收割時期哪怕是一個星期的怠惰都會導致你一冬天捱餓。
現代經濟(至少在發達國家)會在短期內掩蓋這種影響。在經濟狀況良好的時候,幾乎人人都能找到工作,懶惰的工人也會有個工作, 並且似乎和勤奮的工人做得一樣多。同樣的,在經濟狀況衰退的時候(在很多新興經濟體中隨時會發生),一個辛苦工作的人在找工作方面可能不會比一個懶惰的人更成功。任何時候,辛苦工作的報酬可能會被歧視、資歷規定、勞工合同、上司的偏愛、經濟安全合同、績效考覈漏洞、管理者的無知以及其他因素給削減。
但是這能廢掉箴言中辛苦勤奮工作的教導嗎?不,因爲兩個原因,這樣的事不會發生。第一,哪怕在現代經濟中,勤奮工作經常得到獎勵。當工作工作機會稀少時,勤奮的人更容易保住他們的工作或者更快地找到新工作。第二,勤奮的主要推動力不應該是個人的成功,而是敬畏神,就像我們在箴言裏看到的其他美德一樣。我們勤奮是因爲神召我們做工,同時我們對他的敬畏推動着我們勤奮工作。
在工作場合中懶惰或者缺乏勤奮是有破壞性的。所以和懶惰的同工打過交道的人都能理解這句尖銳的箴言:“懶惰人叫差他的人,如醋倒牙,如煙薰目。”(箴10:26)我們討厭和懶惰的做不好自己分內之事的人困在同一團隊中。
一個勤奮的工人會做長遠計劃(箴言)
回到目錄英勇的婦人提前做計劃。“她好像商船從遠方運糧來”(箴 31:14),意思是她不寄望於最後一刻的便利,購買那些質量和價格都可疑的東西。她在購買之前仔細考察“想得的田地”(箴31:16),考慮它長期的潛在收益。她計劃用這塊地栽種葡萄園(箴31:16),而葡萄園在栽種後要等到倆到三年纔有收成。[13] “Vine Growing” at vinegrowing.com, accessed on Nov. 11, 2011. This link is no longer active, but an archived copy may be available at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1113045248/http://vinegrowing.com/.
智慧的計劃需要爲長遠決定,就像農業產業管理週期的例子一樣。
你要詳細知道你羊羣的景況,留心料理你的牛羣。因爲資財不能永有,冠冕豈能存到萬代。乾草割去,嫩草發現,山上的菜蔬也被收斂。羊羔之毛,是爲你作衣服。山羊是爲作田地的價值。並有母山羊奶夠你吃,也夠你的家眷吃,且夠養你的婢女。(箴27:23-27)
就像英勇的婦人栽種葡萄園一樣,智慧的牧羊人也會爲未來幾年做打算。同樣,智慧的國王或是官長也會考慮長遠。“因有聰明知識的人,國必長存。”(箴28:2) 箴言也將螞蟻當作長久勤奮的例子。
懶惰人哪,你去察看螞蟻的動作,就可得智慧。 螞蟻沒有元帥,沒有官長,沒有君王,尚且在夏天預備食物,在收割時聚斂。懶惰人哪,你要睡到幾時呢?你何時睡醒呢?再睡片時,打盹片時,抱着手躺臥片時。你的貧窮,就必如強盜速來,你的缺乏,彷彿拿兵器的人來到。(箴 6:6-11)
在工作場所提前計劃有很多形式。箴言24:27提到經濟上的計劃:“你要在外頭預備工料,在田間辦理整齊,然後建造房屋。”話句話說,不要着急建房子,要等到你地裏的出產能夠提供給你完成建造工程的必要資金時再去建。耶穌在路加福音14:28-30 中提到這點:“你們那一個要蓋一座樓,不先坐下算計花費,能蓋成不能呢?”恐怕安了地基,不能成功,看見的人都笑話他,說:‘這個人開了工,卻不能完工。’”
關於計劃,還有很多其他的形式,但是我們不能期待箴言變成一本現代公司的計劃手冊。但是我們可以在箴言中發現蘊含在計劃中的智慧與神的特徵之間的聯繫。
心中的謀算在乎人。舌頭的應對,由於耶和華。(箴16:1)
人心多有計謀。惟有耶和華的籌算,才能立定。(箴19:21)
神爲長遠打算,所以我們也要智慧地提前做計劃。但是對於我們的計劃我們必須要保持謙卑。與神不同,我們沒有能力可以實現我們所有的計劃。“不要爲明日自誇,因爲一日要生何事,你尚且不能知道。”(箴言27:1)我們智慧地計劃,謙卑地說話,最終期待神的計劃能夠成就。
注意長期結果,可能是我們爲了成功可以培養的最重要的技能了。例如,心理學研究表明延遲滿足的能力——就是根據長遠結果做決定的能力——在學校裏是一個比智商還有用的預測成功的指數。[14] Angela L. Duckworth and Martin E.P. Seligman, “Self-Discipline Outdoes IQ in Predicting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Adolescents,”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12 (2005), 939-944. Similar results have been reported by Mischel and Shoda (Science, 1989), Rosenbau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6) and Biale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61), among others.
一個勤奮的工人會爲公司的盈利能力做貢獻(箴言)
回到目錄英勇的婦人讓她手裏的工作都能有市場。她知道商人要買的東西(箴31:24),用心地挑選自己的材料(箴 31:13),不知疲倦地工作來保證產品的質量(箴31:18)。她的賞賜就是“所經營的有利”(箴31:18),可以給家庭和社區提供所需要的資源。箴言清楚地表明,單個工人的勤奮有助於整個事業的盈利性。“殷勤籌畫的,足致豐裕。行事急躁的,都必缺乏。”(箴21:5)箴言也提供了反例,“作工懈怠的,與浪費人爲弟兄。”(箴18:9)一個懶惰的工人無異於一個故意破壞公司的人。所有這些都對應着耶穌按才受託的比喻(太25:14-30)。
當我們記得這些有關盈利的箴言都是以神的特徵爲基礎時,我們就會明白神希望我們的工作可以獲利。僅僅完成分配給我們的任務是不夠的。我們必須留意我們的工作是否真的給這些物品、資本和消耗的勞力增加了價值。在開放的經濟中,競爭使盈利變成了一件很困難的事。不勤奮的人——懶惰的、自滿的或放縱的——會很快經歷虧損、破產和沒落。勤奮的人——努力工作的、有創造性的、專注的——會在他們的生意運轉盈利時,提供敬虔的服侍。
基督徒經常忘記從聖經角度認識到盈利的重要性。事實上,盈利經常被懷疑地看待,被放在一個“人與利潤”的修辭對比下討論。有這樣一種懷疑,就是利潤不是從投入和創造更有價值的產品中獲得,而是從欺騙買家、工人或者供應商中獲得。這種理解是由於對生意和經濟理解不充分造成的。一個真正符合聖經的、對生意的批評會問這樣的問題:“什麼種類的利潤?”“利潤的源頭在哪?”“利潤是從壟斷、恐嚇或者欺騙中得來的嗎?”或者“利潤是如何在工人,管理者,所有人,債權人,供應商,顧客和稅務之間進行分配的?”這會鼓勵和讚美那些給工作帶來健康收益的工人和商人們。【內容尚未上線:進一步地學習這個話題,請參考文章 經濟與社會 和網站www.theologyofwork.org。】
並不是所有的工人都能知道他們的工作是否盈利。大公司裏的僱員,對於他們特定的工作是否能給公司的盈利帶來積極的貢獻知之甚少。可盈利性,在會計學意義上,並不適用於教育,政府,非盈利機構和家庭領域。但是所有的工人都能注意到,他們的工作如何有助於公司使命的完成,以及他們增加的價值是否大於他們的工資和獲取的資源。這樣做就是在服侍神。
英勇的婦人對於家庭事務的盈利性的管理,讓她獲得了尊貴的讚美。“她的價值遠勝過珍珠.”(箴 31:10)這不是一個感情用事的讚美。這實實在在是真的。一個運轉良好的企業肯定可以盈利多年,價值遠超珍珠和其他保值物品。
一個勤奮的工人會笑對未來(箴言)
回到目錄英勇的婦人的勤奮,讓她對未來充滿渴望。“能力和威儀,是他的衣服。他想到日後的景況就喜笑。”(箴31:25)雖然箴言不是個人成功的保證,但是一般來說,我們的勤奮會帶來一個更好的未來。
耕種自己田地的,必得飽食。追隨虛浮的,卻是無知。(箴12:11)
耕種自己田地的,必得飽食。追隨虛浮的、足受窮乏。(箴28:19)
殷勤人的手必掌權,懶惰的人必服苦。(箴12:24)
勤奮並不能確保未來不會傷心或遭遇災難(參考www.theologyofwork.org:約伯記與工作)。但是智慧的人會相信神掌管未來,勤奮的人會安心地相信他們已經做了神要他們爲自己、家庭和社區所做的事。
有關箴言中有關勤奮的這些段落的應用,請參考德州銘牌學習指南中的“要求每個僱員做個負責的人”。點擊這裏。(譯者注:只有英文)
智慧的工人是精明的(箴言)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英勇的婦人在她的工作中體現出一種卓越的聰敏。箴言將這種美德稱爲“賢惠”(箴19:14)或“精明”(箴1:4)。我們可能傾向於認爲精明的人是指那種利用別人的人,但在箴言中,精明的意思是充分利用資源和環境。如果我們將精明理解爲“聰明的意識和敏銳的頭腦”[15] 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 Eleventh Edition.
一個精明的工人有敏銳的意識和判斷
這個英勇的婦人有着敏銳的意識去獲得她所需的材料,這就是她的精明之處。“她尋找羊絨和麻......她好像商船”(箴31:13-14)。今天的製造商或工匠可以精明地挑選材料,或者可以輕率地滿足於那些不能保持良好的材料。研發投入、市場分析、物流、戰略伙伴關係和社區參與,可能會在未來取得巨大回報。從個人層面上來說,良好的判斷是無價的。一個投資顧問如果將客戶將來的需要與各種投資工具固有的風險和回報相匹配,那麼他就在做敬虔的侍奉。
一個精明的工人會爲所有已知的突發情況做準備
英勇的婦人“不因下雪爲家裏人擔心,因爲全家都穿着硃紅衣服。她爲自己製作繡花毯子;她的衣服是細麻和紫色布做的”(箴31:21-22)。她預備的物資,能夠應對冬季一切可能的天氣。無論季節如何,她都預備了家人可能需要的各種衣服和牀毯(“毯子”)。這些描述表明了材料的精緻或豐富(“細麻和紫色”),希伯來文翻譯成“硃紅”(sanim)的地方可能是抄寫者的錯誤,本應爲“雙層”(shenayim),即分層的和溫暖的。[16] Roland Murphy,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Vol. 22, Proverbs (Thomas Nelson, 1998), 247. The LXX and the Vulgate adopt this reading, although the Masoretic does not.
這個女人在可能的問題發生之前,就保持警惕,並想出解決之道。想想她爲自己的丈夫預備的吧。在她準備衣服和毯子的時候,她注意到丈夫是一個公眾人物:“她丈夫在城門口與本地的長老同坐,爲眾人所認識”(箴31:23)。如果當丈夫在處理公民事務的時候下雪,會發生什麼?不要擔心,因爲“她所有家裏的人”-包括她的丈夫-都有適合任何情況的得體衣物。打個現代的比方可能會看得更清楚。想象一位有名的政客突然被淋在暴風雨之下。他會立即戴上一個乾燥的軟呢帽,並穿上匹配的大衣和膠皮套鞋。而他周圍的人只能用薄薄的報紙擋頭,他們的鞋子被毀掉,他們的雙腳被濺溼,變得冰冷。
一個精明的工人會尋找好的建議
在一些圈子裏存在着一個顛撲不破的傳言,即最精明的領導人蔑視建議。他們的精明在於看到別人由於位置過低而無法看到的機會。只因爲很多人都建議某事,確實並不足以證明它是明智的。“沒有人能以智慧、聰明、謀略抵擋耶和華”(箴21:30)。如果一個想法是壞的或錯的(“抵擋神”),那麼即便眾口一致地稱它爲正確,也不能夠讓它真得變成好的或智慧的。
但是,那個有關不需要任何建議都可以成功的天才神話,在現實中是極其罕見的。創造力和卓越性都來自於集思廣益。創新是考慮到已知的各種情況,然後進入未知的領域;而拒絕傳統智慧的偉大領導人通常先掌握了它,然後再超越它。“不先商議,所謀無效;謀士眾多,所謀乃成”(箴15:22)。在箴言20:18中,我們讀到:“計謀都憑籌算立定;打仗要憑智謀。”在進入新的領域時,聰明人更會使用他人的力量來補足自己。
一個精明的工人會提升他或她的技能和知識
英勇的婦人“以能力束腰,使臂膀有力”(箴31:17)。也就是說,她會採取措施來提高她的工作能力。她使自己的手臂變得強壯;使她的力量變得強大。一個精明的人會提高她的技能或知識。
隨着發達國家的工業經濟向技術經濟轉化,對於僱主和僱員來說,持續的培訓教育已經變得不可或缺。事實上,在許多新興經濟體中也是如此。你今天準備的工作不太可能在10年後還是你將要做的工作。一個精明的工人會認識到這一點,並通過接受再教育來迎接工作場合中的下一個機會。同樣,對於僱主來說,找到具備當今職業所需技能的僱員也越來越難。無論是個人、組織還是社會,想要成爲表現最好的一方,都需要爲終身學習制定有效的制度。
智慧的工人是慷慨的(箴言)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英勇的婦人是慷慨的。她張手賙濟困苦人,伸手幫補窮乏人。(箴言31:20).我們習慣於聽到聖經讚美慷慨,在這裏英勇的婦人因爲慷慨而被讚揚。但是我們絕不能把她的慷慨看作是她個性裏令人喜愛的怪癖。她的慷慨是她工作的重要部分,我們可以從31:19和31:20的關係中看出。
她張手(希伯來語 yade)賙濟困苦人。伸手(kappe)幫補窮乏人。
她張手(kap)賙濟困苦人。伸手(yade)幫補窮乏人。
在這倆節經文裏,兩個不同的希伯來單詞都被翻譯成“手”。如果我們讀下希伯來原文,我們就會看到它們在第一句裏以 yade, kappe 的順序出現,而在第二句裏以 kap, yade 的顛倒順序出現。(Kappe 是 kap的複數形式。)這個ABBA的“交錯”結構在聖經裏很普遍,表明這幾句話構成一個思想單元。換句話說,她的工作與她的慷慨密不可分。正因爲她在紡織事業上的成功,她才能拿東西幫助窮人,反過來,她的慷慨的精神又是她作爲企業家或者總經理不可或缺的能力。
換句話說,箴言表明慷慨和信託責任並不衝突。用家庭資源慷慨地幫助有需要的人,並不會使所有者的財富減少,反而會加增。這種違反直覺的論點貫穿了整個箴言。大多數人限制自己的慷慨,因爲他們擔心萬一給太多,他們留給自己的就不夠了。但是箴言恰恰教導相反的事實。
有施散的,卻更增添。有吝惜過度的,反致窮乏。好施捨的,必得豐裕。滋潤人的,必得滋潤。屯糧不賣的,民必咒詛他。情願出賣的,人必爲他祝福。(箴11:24-26)
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箴19:17)
賙濟貧窮的,不致缺乏。佯爲不見的,必多受咒詛。(箴 28:27)
智慧的工人是公義的(箴言)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箴言並沒有停在教導慷慨上,它更進一步地提出了關心窮人是公義問題。首先,箴言認識到很多人變窮是因爲富人和有權勢的人欺騙或欺壓他們。或者,如果你已經是窮人,你就很容易會變成他們進一步欺騙和壓迫的對象。這是神所憎惡的,他定會給這些人帶來審判。
欺壓貧寒的,是辱沒造他的主。憐憫窮乏的,乃是尊敬主。(箴 14:31)
欺壓貧窮爲要利己的,並送禮與富戶的,都必缺乏。(箴 22:16)
貧窮人,你不可因他貧窮就搶奪他的物。也不可在城門口欺壓困苦人。因耶和華必爲他辨屈。搶奪他的,耶和華必奪取那人的命。(箴22:22-23)
撒罪孽的,必收災禍。他逞怒的杖,也必廢掉。眼目慈善的、就必蒙福.因他將食物分給窮人。眼目慈善的,就必蒙福。因他將食物分給窮人。(箴 22:8-9)
人以厚利加增財物,是給那憐憫窮人者積蓄的。(箴 28:8)
箴言16:8給我們提供了底線,“多有財利,行事不義,不如少有財利,行事公義。”
第二,即使你沒有欺騙或欺壓窮人,神的公義也要求你盡力爲他們撥亂反正——首先從滿足他們直接的需要開始。
塞耳不聽窮人哀求的,他將來呼籲也不蒙應允。(箴 21:13)
藐視鄰舍的,這人有罪。憐憫貧窮的,這人有福。(箴 14:21)
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你那裏若有現成的,不可對鄰舍說,“去吧,明天再來,我必給你。”(箴 3:27-28)
戲笑窮人的,是辱沒造他的主。幸災樂禍的,必不免受罰。(箴17:5)
如果我們記得智慧在於敬畏耶和華,那麼就不難理解幫助有需要的人是有關公義的問題,而不僅僅是慷慨與否的問題。也就是說,智慧就是活在對主的敬畏裏,努力去做他想要我們爲這個世界做的事。神是公義的。神希望窮人得到照顧,貧困得以被消除。如果我們真的愛神,那麼我們就會照顧那些神所愛的人。因此,救助窮人並努力消除貧窮是有關公義的問題。
請注意,許多箴言都假定窮人與富人之間有個人的接觸。慷慨不單是捐獻,還是與窮人同工甚至同住。這可能意味着要打破窮人與中產階級和富人之間在住房、購物、教育、工作和政治領域的種種隔離。你是否每天都在與比你社會經濟地位更高和更低的人接觸?如果不是,你的世界可能太狹窄了。
企業的社會責任?
我們可以看到慷慨和公義對於個體來說是重要的,但是它們對公司有什麼應用嗎?大多數箴言都只涉及個人,但是那個英勇婦人的段落則將她描繪成家庭事務的管理者。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她的慷慨並不妨礙她的工作,反而構成她工作的一個要素。
令人遺憾的是,今天的很多企業似乎缺乏想象力或能力,不能在讓股東獲益的同時,也使周圍的人受益。例如,只要快速閱覽任何一家報紙的財經板塊,我們就會發現很多有關公司企圖欺騙或壓迫窮人的故事:逼迫窮人和弱者以低價賣掉他們的資產,或利用人的無知或虛假消息來出售有問題的產品,從那些脆弱或毫無選擇的人身上壓榨短期利潤。
爲什麼這樣的公司認爲,從別人那裏掠奪財富是獲利的唯一或最佳的方式?有沒有證據表明零和博弈(zero-sum)的生意手段真得能提高股東回報?這些做法有多少能真正帶來更大的長期效益或影響力?恰恰相反,最好的企業會成功,是因爲他們找到一種可持續的方式來提供有益於客戶和社會的商品和服務,同時給員工、股東和貸款人提供豐厚的回報。當他們需要社區的支持、工人的承諾和社會的保護來使他們免受經濟、政治和競爭的威脅時,那些滿足社會需求的企業和組織就體現出優勢了。
政府的政策?
箴言也要求非商業機構施行公義。特別地,在那些涉及君王的許多經文中,政府的領域受到了很多關注。對它們的教導與給公司的一樣。只有當政府關心窮人和弱勢羣體、併爲他們施行公義時,政府才能長期生存下去。
君王憑誠實判斷窮人。他的國位,必永遠堅立。(箴 29:14)
王借公平,使國堅定。索要賄賂,使國傾敗。(箴 29:4)
除去王面前的惡人,國位就靠公義堅立。(箴25:5)
公義的嘴,爲王所喜悅。說正直話的,爲王所喜愛。(箴16:13)
作惡爲王所憎惡。因國位是靠公義堅立。(箴16:12)
與所有別樣的智慧相同,智慧地管理國家的基礎在於對神的敬畏。“帝王藉我坐國位; 君王藉我定公平。”(箴8:15)
說到君王時,箴言的經文似乎主要應用於今日社會中的政治領袖和公務員們身上。但在民主社會中,所有公民都在政府和公共政策中發揮作用。聯絡我們的眾議員、選舉我們的候選人以及支持爲窮人和弱者謀公義的議案,都是我們在現代施行智慧公義的途徑。
競爭?
箴言甚至將對慷慨和正義的要求擴大到競爭和鬥爭中。“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飯吃;若渴了,就給他水喝;因爲,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耶和華也必賞賜你。”(箴25:21-22)使徒保羅在羅馬書12:20中引用了這句箴言,並以激勵作結:“你不要爲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12:21)。此外還有,“你仇敵跌倒,你不要歡喜;他傾倒,你心不要快樂”(箴24:17)。什麼?我們甚至要對敵人慷慨嗎?保羅和箴言的作者都堅信,當我們這樣做時,耶和華會賞賜我們。
這是否適用於我們對競爭對手的態度,無論是個人的對手(例如升職的競爭對手)還是企業的對手(例如市場競爭對手)?箴言沒有討論現代的競爭。但是,如果它們認爲應該如此對待敵人,那麼這樣對待競爭對手也很合理。這與串通或寡頭制不一樣。市場經濟的普遍優勢可以歸因於競爭帶來的好處。但是,商業、政治和其他形式的競爭是合作的關鍵形式,儘管有着明顯的競爭因素。社會需要競爭,好讓所有的方面都可以健康成長。給競爭失敗一方的適當處罰,不應該是壓制他或把他推向貧困的境地,而應該是轉變他,使他轉向更有成效的工作。公司出局,但它們成功的競爭對手不能成爲壟斷企業。選舉有贏家和輸家,但贏家不應重寫憲法來取締輸家。職業有起有伏,但對輸家的適當懲罰不應是“你永遠不會在這個鎮上工作了”,而是“爲了找到一些更適合你做的事情,你需要什麼幫助?”最聰明的個人和組織學習如何參與競爭,充分利用每個玩家的參與,併爲那些輸掉今日比賽的人提供“軟着陸”,因爲他們可能在明天做出寶貴的貢獻。
目錄不存在:進一步學習這個話題,請參考文章“ 競爭 ”,點擊www.theologyofwork.org。
智慧的工人會謹慎口舌(箴言)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英勇的婦人留心訓練自己說的話和說話的方式。箴言提醒我們“謹守口與舌的,就保守自己免受災難”(箴 21:23)。有時候,他們也半開玩笑地提醒我們,“愚昧人若靜默不言也可算爲智慧;閉口不說也可算爲聰明“(箴17:28)。
關於舌頭的箴言,比任何其他話題的經文都要多。參考箴言 6:17, 6:24, 10:20, 10:31, 12:18, 12:19, 15:2, 15:4, 16:1, 17:4, 17:20, 18:21, 21:6, 21:23, 25:15, 25:23, 26:28, 28:23, 31:26)。義人的嘴能帶來智慧(箴10:31),醫治(箴12:18),知識(箴15:2),生命(箴15:4,18:21)和神的話語(箴16:1)。撒謊的舌流無辜人的血(箴6:17),使人心碎(箴15:4),鼓勵邪惡(箴17:4),造成災難(箴17:20)麻煩(箴21:23)和憤怒(箴25:23),打破骨頭(箴25:15),毀滅(箴26:28),併成爲“死亡的網羅”(箴21:6)。
幾乎每一項工作,都有某種形式的溝通。此外,工作中的社交談話可以改善工作關係,或造成損害。關於明智地使用舌頭,箴言教了我們什麼?
智慧的工人避免流言
傳舌在工作中真的是一個問題,抑或只是無辜地愛說話而已?箴言指出了它的危險。“往來傳舌的,泄露密事;大張嘴的,不可與他結交“(箴20:19)。傳舌會引起衝突。“愚昧人張嘴啟爭端,開口招鞭打。愚昧人的口自取敗壞;他的嘴是他生命的網羅。傳舌人的言語如同美食,深入人的心腹”(箴18:6-8)。“火缺了柴就必熄滅;無人傳舌,爭競便止息。好爭競的人煽惑爭端,就如餘火加炭,火上加柴一樣”(箴26:20-21)。“匪徒圖謀奸惡,嘴上彷彿有燒焦的火。乖僻人播散分爭。傳舌的離間密友。(箴16:27-28)。傳舌是對信任的侵犯,而信任是一個聰明人基本的美德。“藐視鄰舍的,毫無智慧;明哲人卻靜默不言。往來傳舌的,泄露密事;心中誠實的,遮隱事情。”(箴11:12-13)。
傳舌讓人懷疑他人,讓人質疑他人的誠信或決定的有效性。傳舌惡化別人的動機,因此顯明瞭它是謊言之父的兒子。傳舌斷章取義,誤導說話者的原意,泄露了本應用信心持守的信息,並企圖通過犧牲別人來提高傳舌者的地位——而那些人並不在場,所以無法爲自己辯解。不難看出傳舌在工作場所可以造成多麼大的破壞性。傳舌要麼對一個人的聲譽、要麼對一個項目的價值、要麼對一個上級的立場打上了問號,並且這些話的影響會導致傳舌者身邊的每個人都變得更加警惕和懷疑。無論在辦公室,或在工廠車間,抑或是在行政部門中,傳舌都只會加劇員工的分裂。所以我們不必奇怪,爲何聖保羅將傳舌囊括在神所棄絕的罪名之中(羅1:29)。
智慧的工人不在怒氣中發言,而在恩慈中說話
英勇的婦人“開口就發智慧;她舌上有仁慈的法則(箴31:26)。”沒有人喜歡成爲怒氣爆發的受氣筒,所以我們很容易認識到很多箴言中提到的警告:“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語暴戾、觸動怒氣”(箴15:1)。“人有見識,就不輕易發怒;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箴19:11)。“暴怒的人,挑啟爭端;忍怒的人,止息分爭”(箴15:18)。“不輕易發怒的,勝過勇士;治服己心的,強如取城”(箴16:32)。
這些箴言的美麗之處在於,它們還提供了那些能成功制服怒氣的人的樣式。我們應該對罪感到“憤怒”(義怒),但我們不能讓我們的“憤怒”(暴怒)控制我們。“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弗4:26)。聰明人會給出柔和的回答,忽視別人的冒犯並平靜地爭論。“恩慈的教導”,常在英勇婦人的舌尖。這樣的人“勝過勇士”。在工作場所,當激怒增加或突然發怒時,這樣的人是必不可少的。[17] See Ronald A. Heifetz and Martin Linsky, Leadership on the Line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2), for more on this topic, especially chapter 5, “Orchestrate the Conflict.”
智慧的工人會祝福他人
來自智慧話語的祝福依賴於這樣的現實:“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裏。智慧人的勸戒,在順從的人耳中,好像金耳環,和精金的妝飾”(箴25:11-12節)。在工作場所,我們經常被焦慮的同事包圍,一句良言可能正是他們所需要的。“人心憂慮,屈而不伸;一句良言,使心歡樂”(箴12:25)。我們隨時準備給出良言是因爲“溫良的舌,是生命樹”(箴15:4)。確實,“生死在舌頭的權下,喜愛他的,必吃他所結的果子”(箴18:21)。
在電子時代的工作場所,“舌頭”並不侷限於有聲音的言語。傳舌、謊言和憤怒的話可以通過電子郵件、博客、推特和社交媒體輕鬆傳達。在工作場所中,我們需要辨別,認清我們支持或反對別人的話,的確可以造成生死的區別。
智慧的工人是謙卑的(箴言)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無論是態度上的(避免過度驕傲)還是使用金錢上的(避免奢侈消費),箴言都要求我們謙卑。這些美德並沒有出現在對英勇婦人的描述中。但在箴言的其他地方,這些經文的措辭十分強烈,並且可以直接應用在工作上,因此我們不能忽視書中的這些經節。
一個謙卑的工人不會驕傲
“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心裏謙卑與窮乏人來往,強如將擄物與驕傲人同分”(箴16:18-19)。第18節可能是最著名的箴言了。當然,也有其他經節。比如:
驕傲來,羞恥也來;謙遜人卻有智慧。(箴11:2)
惡人發達,眼高心傲,這乃是罪。(箴21:4)
人的高傲必使他卑下;心裏謙遜的,必得尊榮。(箴29:23)
這些箴言是不是反對自尊?不是!它們要求人們生活在對神的敬畏之下(“敬畏耶和華”),好讓我們認清自己的本來,並且可以誠實地看待自我。如果我們敬畏耶和華,就不用再懼怕我們的自我形象了,可以放開自己。要知道,神最終會勝過這個充滿了罪惡和毀滅的破碎世界。耶和華知道義人的道路,甚至在工作場所中。到了末了,神將高舉那些信靠他的人。
一個謙卑的工人不爲財富的誘惑所驅使
先哲亞古珥——箴言倒數第二卷的作者——留給我們一個智慧的禱告。“我求你兩件事,在我未死之先,不要不賜給我。求你使虛假和謊言遠離我。使我也不貧窮,也不富足賜給我需用的飲食。恐怕我飽足不認你,說,耶和華是誰呢。又恐怕我貧窮就偷竊,以致褻瀆我神的名”(箴30:7-9)。在工作場合中,“既不使我貧窮也不使我富足”也是一種智慧。
我們努力謀生,是爲了享受舒適和安全,供養家庭以及奉獻一部分給窮人和更廣大的社區。這是不是足夠了?或者我們是不是應該努力爭取更多?亞古珥認爲我們之所以想要更多,其實是想要神離開我們的生活,想要無視我們的創造者和他對我們的計劃。亞古珥還祈求神不要讓他活在貧窮之中,並求神提供他所需要的食物。這是一個合理的禱告。耶穌也教導我們禱告說,“我們今日的飲食,求你賜給我們”(太6:11)。
但是假如我們使工作轉向對不斷增長的財富之渴慕——或者說,貪婪——我們就離開了智慧的道路。我們追求財富,可能是有意或無意地認爲它提供了我們成功和自我價值的具體證據。但來自財富的安慰都是鏡花水月。“富足人的財物,是他的堅城,在他心想,猶如高牆”(箴18:11)。“富足人自以爲有智慧。但聰明的貧窮人,能將他查透”(箴28:11)。實際上,財富並沒有結束麻煩。它只是用財富的困擾代替了貧窮的困擾。 “人的資財是他生命的贖價。窮乏人卻聽不見威嚇的話”(位箴13:8)。事實上,財富並不能使我們感到更安全。“倚仗自己財物的,必跌倒”(箴11:28)。尤其是對於那些犧牲了我們豐富的生活而獲得財富,我們應該保持警惕。“人有惡眼想要急速發財,卻不知窮乏必臨到他身”(箴28:22)。“不要勞碌求富,休仗自己的聰明”(箴23:4)。特別是,智者更關心他們誠實的聲譽,而不是他們銀行的賬戶。“美名勝過大財;恩寵強如金銀”(箴22:1)。
箴言不反對財富本身。事實上,財富可以成爲一種祝福。“耶和華所賜的福,使人富足,並不加上憂慮”(箴10:22)。造成傷害的是對財富的癡迷。
撇開其他不談,關於謙卑的箴言提醒我們,我們通過英勇的婦人的形象來探索箴言書可能是一個有益的指導,但這個形象並沒有完全道盡這卷書對工作的理論和實踐之貢獻。所有的箴言都值得深入的研究,而不僅僅是在這篇文章中的短短一瞥。我們鼓勵那些發現這篇文章有用的人繼續閱讀箴言,發現更多的意義和應用,並在神的智慧啟示下反思他們自己的經驗。
對箴言的總結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最後,我們工作的習慣是由我們的品格塑造的,而我們的品格是由我們的主所啟示的知識和我們對他的敬畏所塑造的。當我們更親切地認識我們的主,我們的品格就變得更像神的品格。的確,“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箴9:10)。智慧給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工作場合——帶來生氣,而工作是我們清醒時花費最多時間的地方。智慧使我們的行爲值得信賴、勤奮、得着有益的精明,使我們對有需要的人施行慷慨和公義,使我們控制所說的話,並且使我們謙卑地生活。因着智慧,我們相信神會塑造我們的命運,並掌控我們的歸途。“你所作的,要交託耶和華,你所謀的,就必成立”(箴16:3)。
按着章節順序的經文索引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箴言裏的經文 |
鏈接到文中位置 |
---|---|
箴言 1:1-2 以色列王大衛兒子所羅門的箴言。要使人曉得智慧和訓誨。分辨通達的言語。 |
|
箴言 1:2-7 要使人曉得智慧和訓誨,分辨通達的言語……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 |
|
箴言 1:4 使愚人靈明,使少年人有知識和謀略。 |
|
箴言 1:4-5 使愚人靈明,使少年人有知識和謀略。使智慧人聽見,增長學問,使聰明人得着智謀。 |
|
箴言 1:5-6 使智慧人聽見,增長學問,使聰明人得着智謀。使人明白箴言和譬喻,懂得智慧人的言詞和謎語。 |
|
箴言 1:20-33 智慧在街市上呼喊,在寬闊處發聲……惟有聽從我的,必安然居住,得享安靜,不怕災禍。 |
|
箴言 2:1, 5 我兒,你若領受我的言語,存記我的命令……就明白敬畏耶和華,得以認識神。 |
|
箴言 2:5–6 你就明白敬畏耶和華,得以認識神。因爲耶和華賜人智慧。知識和聰明都由他口而出。 |
|
箴言 2:6 因爲耶和華賜人智慧。知識和聰明都由他口而出。 |
|
箴言 3:5 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 |
|
箴言 3:7 不要自以爲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 |
|
箴言 3:21 我兒,要謹守真智慧和謀略。不可使他離開你的眼目。 |
|
箴言 3:24 你躺臥,睡得香甜。 |
|
箴言 3:27-28 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你那裏若有現成的,不可對鄰舍說,“去吧,明天再來,我必給你。” |
|
箴言 4:11 我已指教你走智慧的道,引導你行正直的路。 |
|
箴言 6:2 你就被口中的話語纏住,被嘴裏的言語捉住。 |
|
箴言 6:6-11 懶惰人哪,你去察看螞蟻的動作,就可得智慧。再睡片時,打盹片時,抱着手躺臥片時。你的貧窮,就必如強盜速來,你的缺乏,彷彿拿兵器的人來到。 |
|
箴言 6:16 耶和華所恨惡的有六樣…… |
|
箴言 6:16-19 耶和華所恨惡的有六樣,連他心所憎惡的共有七樣。就是高傲的眼,撒謊的舌,流無辜人血的手,圖謀惡計的心,飛跑行惡的腳,吐謊言的假見證,並弟兄中佈散分爭的人。 |
|
箴言 6:17 ……高傲的眼,撒謊的舌,流無辜人血的手。 |
|
箴言 8:6–7 你們當聽,因我要說極美的話。我張嘴要論正直的事。我的口要發出真理。我的嘴憎惡邪惡。 |
|
箴言 8:15 帝王借我坐國位,君王借我定公平。 |
|
箴言 8:35-36 因爲尋得我的,就尋得生命,也必蒙耶和華的恩惠。得罪我的,卻害了自己的性命。恨惡我的,都喜愛死亡。 |
|
箴言 9:10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 |
|
箴言 10:4-5 手懶的,要受貧窮。手勤的,卻要富足。夏天聚斂的,是智慧之子。收割時沉睡的,是貽羞之子。 |
|
箴言 10:18 隱藏怨恨的,有說謊的嘴。口出讒謗的,是愚妄的人。
|
|
箴言 10:18-19 隱藏怨恨的,有說謊的嘴。口出讒謗的,是愚妄的人。口出讒謗的,是愚妄的人。多言多語難免有過。禁止嘴脣是有智慧。 |
|
箴言 10:20 義人的舌,乃似高銀。惡人的心所值無幾。 |
|
箴言 10:22 耶和華所賜的福,使人富足,並不加上憂慮。 |
|
箴言 10:26 懶惰人叫差他的人,如醋倒牙,如煙薰目。 |
|
箴言 10:31 義人的口,滋生智慧。乖謬的舌,必被割斷。 |
|
箴言 11:1 詭詐的天平,爲耶和華所憎惡。公平的法碼,爲他所喜悅。 |
|
箴言 11:2 驕傲來,羞恥也來。謙遜人卻有智慧。 |
|
箴言 11:3 正直人的純正,必引導自己。奸詐人的乖僻,必毀滅自己。 |
|
箴言 11:12-13 藐視鄰舍的,毫無智慧。明哲人卻靜默不言。往來傳舌的,泄漏密事。心中誠實的,遮隱事情。 |
|
箴言 11:24-26 有施散的,卻更增添。有吝惜過度的,反致窮乏。屯糧不賣的,民必咒詛他。情願出賣的,人必爲他祝福。 |
|
箴言 11:28 倚仗自己財物的,必跌倒。 |
|
箴言 12:11 耕種自己田地的,必得飽食。追隨虛浮的,卻是無知。 |
|
箴言 12:17-20 說出真話的,顯明公義。作假見證的,顯出詭詐。說話浮躁的,如刀刺人。智慧人的舌頭,卻爲醫人的良藥。口吐真言,永遠堅立。舌說謊話,只存片時。圖謀惡事的,心存詭詐。勸人和睦的,便得喜樂。 |
|
箴言 12:18 說話浮躁的,如刀刺人。智慧人的舌頭,卻爲醫人的良藥。 |
|
箴言 12:19 口吐真言,永遠堅立。舌說謊話,只存片時。 |
|
箴言 12:22 說謊言的嘴,爲耶和華所憎惡。行事誠實的,爲他所喜悅。 |
|
箴言 12:24 殷勤人的手必掌權。懶惰的人必服苦。 |
|
箴言 12:25 人心憂慮,屈而不伸。一句良言,使心歡樂。 |
|
箴言 13:5 義人恨惡謊言。惡人有臭名,且致慚愧。 |
|
箴言 13:8 人的資財是他生命的贖價。窮乏人卻聽不見威嚇的話。 |
|
箴言 14:16 智慧人懼怕,就遠離惡事。 |
|
箴言 14:21 藐視鄰舍的,這人有罪。憐憫貧窮的,這人有福。 |
|
箴言 14:25 作真見證的,救人性命。吐出謊言的,施行詭詐。 |
|
箴言 14:31 欺壓貧寒的,是辱沒造他的主。憐憫窮乏的,乃是尊敬主。 |
|
箴言 15:1 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語暴戾,觸動怒氣。 |
|
箴言 15:2 智慧人的舌,善發知識。愚昧人的口,吐出愚昧。 |
|
箴言 15:3 耶和華的眼目無處不在;惡人善人,他都鑑察。 |
|
箴言 15:4 溫良的舌,是生命樹。乖謬的嘴,使人心碎。 |
|
箴言 15:18 暴怒的人,挑啟爭端。忍怒的人,止息分爭。 |
|
箴言 15:22 不先商議,所謀無效。謀士眾多,所謀乃成。 |
|
箴言 16:1 心中的謀算在乎人。舌頭的應對,由於耶和華。 |
|
箴言 16:3 你所作的,要交託耶和華,你所謀的,就必成立。 |
|
箴言 16:8 多有財利,行事不義,不如少有財利,行事公義。 |
|
箴言 16:11 公道的天平和秤,都屬耶和華。囊中一切法碼,都爲他所定。 |
|
箴言 16:12 作惡爲王所憎惡。因國位是靠公義堅立。 |
|
箴言 16:13 公義的嘴,爲王所喜悅。說正直話的,爲王所喜愛。
|
|
箴言 16:18-19 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心裏謙卑與窮乏人來往,強如將擄物與驕傲人同分。 |
|
箴言 16:27-28 匪徒圖謀奸惡,嘴上彷彿有燒焦的火。乖僻人播散分爭,傳舌的離間密友。 |
|
箴言 16:32 不輕易發怒的,勝過勇士。治服己心的,強如取城。 |
|
箴言 17:4 行惡的留心聽奸詐之言。說謊的側耳聽邪惡之語。 |
|
箴言 17:5 戲笑窮人的,是辱沒造他的主。幸災樂禍的,必不免受罰。 |
|
箴言 17:20 心存邪僻的,尋不着好處。舌弄是非的,陷在禍患中。 |
|
箴言 17:28 愚昧人若靜默不言,也可算爲智慧。閉口不說,也可算爲聰明。 |
|
箴言 18:6-8 愚昧人張嘴啟爭端,開口招鞭打……傳舌人的言語,如同美食,深入人的心腹。 |
|
箴言 18:9 作工懈怠的,與浪費人爲弟兄。 |
|
箴言 18:11 富足人的財物,是他的堅城,在他心想,猶如高牆。 |
|
箴言 18:21 生死在舌頭的權下,喜愛他的,必吃他所結的果子。 |
|
箴言 19:5 作假見證的,必不免受罰.吐出謊言的,終不能逃脫。 |
|
箴言 19:11 人有見識,就不輕易發怒。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 |
|
箴言 19:14 房屋錢財,是祖宗所遺留的。惟有賢慧的妻,是耶和華所賜的。 |
|
箴言 19:17 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 |
|
箴言 19:21 人心多有計謀,惟有耶和華的籌算,才能立定。 |
|
箴言 19:23 敬畏耶和華的,得着生命。他必恆久知足,不遭禍患。 |
|
箴言 20:10 兩樣的法碼,兩樣的升斗,都爲耶和華所憎惡。 |
|
箴言 20:13 不要貪睡。 |
|
箴言 20:14 買物的說,“不好,不好。”及至買去,他便自誇。 |
|
箴言 20:17 以虛謊而得的食物,人覺甘甜。但後來他的口,必充滿塵沙。 |
|
箴言 20:18 計謀都憑籌算立定,打仗要憑智謀。 |
|
箴言 20:19 往來傳舌的,泄漏密事。大張嘴的不可與他結交。 |
|
箴言 20:23 兩樣的法碼,爲耶和華所憎惡。詭詐的天平,也爲不善。 |
|
箴言 21:4 惡人發達,眼高心傲,這乃是罪。 |
|
箴言 21:5 殷勤籌畫的,足致豐裕。行事急躁的,都必缺乏。 |
|
箴言 21:6 用詭詐之舌求財的,就是自己取死。所得之財,乃是吹來吹去的浮雲。 |
|
箴言 21:13 塞耳不聽窮人哀求的,他將來呼籲也不蒙應允。 |
|
箴言 21:23 謹守口與舌的,就保守自己免受災難。 |
|
箴言 21:30 沒有人能以智慧,聰明,謀略,敵擋耶和華。 |
|
箴言 22:1 美名勝過大財。恩寵強如金銀。 |
|
箴言 22:6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
|
箴言 22:8-9 撒罪孽的,必收災禍。他逞怒的杖,也必廢掉。眼目慈善的,就必蒙福。因他將食物分給窮人。 |
|
箴言 22:16 欺壓貧窮爲要利己的,並送禮與富戶的,都必缺乏。 |
|
箴言 22:22-23 貧窮人,你不可因他貧窮就搶奪他的物。也不可在城門口欺壓困苦人。因耶和華必爲他辨屈。搶奪他的,耶和華必奪取那人的命。 |
|
箴言 23:4 不要勞碌求富,休仗自己的聰明。 |
|
箴言 23:10-11 不可挪移古時的地界。也不可侵入孤兒的田地。因他們的救贖主大有能力。他必向你爲他們辨屈。 |
|
箴言 23:23 你當買真理。就是智慧,訓誨,和聰明,也都不可賣。 |
|
箴言 24:17 你仇敵跌倒,你不要歡喜。他傾倒,你心不要快樂。 |
|
箴言 24:27 你要在外頭預備工料,在田間辦理整齊,然後建造房屋。 |
|
箴言 24:28 不可無故作見證,陷害鄰舍。也不可用嘴欺騙人。 |
|
箴言 24:30-34 我經過懶惰人的田地,無知人的葡萄園……再睡片時,打盹片時,抱着手躺臥片時。你的貧窮,就必如強盜速來,你的缺乏,彷彿拿兵器的人來到。 |
|
箴言 25:5 除去王面前的惡人,國位就靠公義堅立。 |
|
箴言 25:11-12 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裏。智慧人的勸戒,在順從的人耳中,好像金耳環和精金的妝飾。 |
|
箴言 25:15 恆常忍耐,可以勸動君王。柔和的舌頭,能折斷骨頭。 |
|
箴言 25:18 作假見證陷害鄰舍的,就是大槌,是利刀,是快箭。 |
|
箴言 25:21-22 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飯吃,若渴了就給他水喝。因爲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耶和華也必賞賜你。 |
|
箴言 25:23 北風生雨,讒謗人的舌頭也生怒容。 |
|
箴言 26:20-21 火缺了柴就必熄滅;無人傳舌,爭競便止息。好爭競的人煽惑爭端,就如餘火加炭,火上加柴一樣。 |
|
箴言 26:24-25 怨恨人的用嘴粉飾,心裏卻藏着詭詐。他用甜言蜜語,你不可信他,因爲他心中有七樣可憎惡的。 |
|
箴言 26:28 虛謊的舌,恨他所壓傷的人。諂媚的口,敗壞人的事。 |
|
箴言 27:1 不要爲明日自誇,因爲一日要生何事,你尚且不能知道。 |
|
箴言 27:23-27 你要詳細知道你羊羣的景況。留心料理你的牛羣。因爲資財不能永有.冠冕豈能存到萬代……並有母山羊奶夠你吃,也夠你的家眷吃,且夠養你的婢女。 |
|
箴言 28:2 邦國因有罪過,君王就多更換;因有聰明知識的人,國必長存。 |
|
箴言 28:8 人以厚利加增財物,是給那憐憫窮人者積蓄的。 |
|
箴言 28:11 富足人自以爲有智慧。但聰明的貧窮人,能將他查透。 |
|
箴言 28:19 耕種自己田地的,必得飽食。追隨虛浮的,足受窮乏。 |
|
箴言 28:22 人有惡眼想要急速發財,卻不知窮乏必臨到他身。 |
|
箴言 28:23 責備人的,後來蒙人喜悅,多於那用舌頭諂媚人的。 |
|
箴言 28:27 賙濟貧窮的,不致缺乏。佯爲不見的,必多受咒詛。 |
|
箴言 29:4 王借公平,使國堅定。索要賄賂,使國傾敗。 |
|
箴言 29:14 君王憑誠實判斷窮人。他的國位,必永遠堅立。 |
|
箴言 29:23 人的高傲必使他卑下。心裏謙遜的,必得尊榮。 |
|
箴言 29:24 人與盜賊分贓,是恨惡自己的性命。他聽見叫人發誓的聲音,卻不言語。 |
|
箴言 30:7-9 我求你兩件事,在我未死之先,不要不賜給我。求你使虛假和謊言遠離我。使我也不貧窮,也不富足,賜給我需用的飲食。恐怕我飽足不認你,說,“耶和華是誰呢?” |
|
箴言 30:17 戏戲笑父親,藐視而不聽從母親的,他的眼睛必爲谷中的烏鴉啄出來,爲鷹雛所吃。 |
|
箴言 31:3 不要將你的精力給婦女,也不要有敗壞君王的行爲。 |
|
箴言 31:10 才德的婦人誰能得着呢?她的價值遠勝過珍珠。 |
|
箴言 31:11 她丈夫心裡倚靠她,必不缺少利益;
|
|
箴言 31:12, 28 她一生使丈夫有益無損……她的兒女起來稱她有福。她的丈夫也稱讚她。 |
|
箴言 31:13 他尋找羊絨和麻,甘心用手作工。 |
|
箴言 31:13-14 她尋找羊絨和麻,甘心用手作工。她好像商船從遠方運糧來。 |
|
箴言 31:14 她好像商船從遠方運糧來。 |
|
箴言 31:15 未到黎明他就起來,把食物分給家中的人,將當作的工分派婢女。 |
|
箴言 31:16 她想得田地,就買來。用手所得之利,栽種葡萄園。 |
|
箴言 31:17 她以能力束腰,使膀臂有力。 |
|
箴言 31:18 她覺得所經營的有利,她的燈終夜不滅。 |
|
箴言 31:19 她手拿捻線竿,手把紡線車。 |
|
箴言 31:20 她張手賙濟困苦人。伸手幫補窮乏人。 |
|
箴言 31:21-22 她不因下雪爲家裏的人擔心,因爲全家都穿着硃紅衣服。她爲自己製作繡花毯子。他的衣服是細麻和紫色布作的。 |
|
箴言 31:23 他丈夫在城門口與本地的長老同坐,爲眾人所認識。 |
|
箴言 31:24 她作細麻布衣裳出賣,又將腰帶賣與商家。 |
|
箴言 31:25 能力和威儀是她的衣服。她想到日後的景況就喜笑。 |
|
箴言 31:26 她開口就發智慧,她舌上有仁慈的法則。 |
|
箴言 31:27 她觀察家務。 |
|
箴言 31:30 豔麗是虛假的,美容是虛浮的。惟敬畏耶和華的婦女必得稱讚。 |
|
箴言 31:31 願她享受操作所得的。願她的工作在城門口榮耀她。 |
|
其他聖經書卷的經文 |
|
創世記 2:15 耶和華神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 |
|
出埃及記 1:15-20 有希伯來的兩個收生婆,一名施弗拉,一名普阿。埃及王對他們說:“你們爲希伯來婦人收生,看他們臨盆的時候,若是男孩就把他殺了,若是女孩就留他存活。”但是收生婆敬畏神,不照埃及王的吩咐行,竟存留男孩的性命……神厚待收生婆。以色列人多起來,極其強盛。 |
|
出埃及記 20:16 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 |
|
約書亞記 2:1 當下嫩的兒子約書亞從什亭暗暗打發兩個人作探子,吩咐說:“你們去窺探那地和耶利哥。”於是二人去了,來到一個妓女名叫喇合的家裏,就在那裏躺臥。 |
|
撒母耳記上 21:1-3 大衛到了挪伯祭司亞希米勒那裏。亞希米勒戰戰兢兢的出來迎接他,問他說:“你爲甚麼獨自來、沒有人跟隨呢。”大衛回答祭司亞希米勒說:“王吩咐我一件事,說,‘我差遣你委託你的這件事,不要使人知道。’ 故此我已派定少年人在某處等候我。現在你手下有甚麼?求你給我五個餅或是別樣的食物。” |
|
歷代志上 7:2 陀拉的兒子是烏西,利法雅,耶勒,雅買,易伯散,示母利,都是陀拉的族長,是大能的勇士。到大衛年間,他們的人數共有二萬二千六百名。 |
|
馬太福音 6:11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
|
馬太福音 6:34 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 |
|
馬太福音 10:16 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 |
|
馬太福音 25:14-30 天國又好比一個人要往外國去,就叫了僕人來,把他的家業交給他們。按着各人的才幹給他們銀子。一個給了五千,一個給了二千,一個給了一千,就往外國去了。“因爲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把這無用的僕人丟在外面黑暗裏。在那裏必要哀哭切齒了。” |
|
路加福音 14:28-30 你們哪一個要蓋一座樓,不先坐下算計花費,能蓋成不能呢?恐怕安了地基,不能成功,看見的人都笑話他說:“這個人開了工,卻不能完工。” |
|
羅馬書 1:29 裝滿了各樣不義、邪惡、貪婪、惡毒〔或作陰毒〕。滿心是嫉妒、兇殺、爭競、詭詐、毒恨。 |
|
羅馬書 12:21 12:21 你不可爲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 |
|
以弗所書 4:15 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 |
|
以弗所書 4:26 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