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衰亡、被擄出走(列王紀上11-列王紀下25;歷代志下10-36)

聖經註釋 / 工作神學項目出品

所羅門纔不過第三任國王,國勢就已經達到巔峯了。接下來的四百多年,一個個壞王搞得國家傾頹、分裂、戰敗。

所罗门强大国家一分为二 (列王纪上11:26-12:19)

所羅門死後,缺少公正、強力管理背後的不安,開始浮上臺面。偉大的國王死後,耶羅波安(之前苦役領頭)和「以色列會眾」晉見王子、王位繼承人羅波安(約西元前931-914年),求他「使我們做的苦工、負的重軛輕鬆些」(王上12:3-16; 代下10)。如果能得到勞役、賦稅減免,他們願意效忠新任國王。[9]但是,四十年來,羅波安只知道奢華的宮廷生活,靠着以色列百姓服侍、供養。既得權益如此龐大,他不可能讓步。所以他不但沒有減輕他的父親加於人民的重擔,反而還繼續加重他們的軛。

這又更進一步驗證撒母耳的預言(撒上8:18)。叛變接着發生,王朝永遠一分爲二。以色列百姓期望因爲支持國家而得到公平待遇,因此國王不切實際、毫無道理要求,很快導致了巨大的叛亂和分裂。北方十個支派脫離獨立,膏耶羅波安(約西元前931-910年)爲他們的王。雖然他曾率隊謁見羅波安減輕賦稅,但是他的王朝不見得對百姓就更好。

北國走向流亡(列王紀上12:25 - 列王紀下17:18)

長達兩個世紀(西元前910-722年),北方的以色列國,盡在上主眼中看爲邪惡的國王統管之下。這兩百多年中,戰禍、叛國、謀殺,連綿不斷,最後在亞述入侵的慘烈敗戰下滅亡。爲了徹底除去一切前朝記憶,亞述征服者擄去戰敗國人民,分散在亞述帝國全境,把外邦人移入征戰所得領地(王下17:5-24)。如同前面“大衛悖逆上帝造成全國瘟疫(代上21:1-17)” 一節所討論的,領導者的敗壞,常常導致人民的毀滅慘劇。

Warren W. Wiersbe, The Bible Exposition Commentary: Old Testament History (Colorado Springs, CO: Victor/Cook Communications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 2004), 446.

俄巴底潛伏於敗壞體系內拯救百名先知 (列王紀上18:1-4)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這段時期至少有兩件事值得一談。第一件,俄巴底搶救百名先知。對於許多在不守道德的組織工作、面臨是否選擇辭職的人,這一故事或許會有所幫助。

俄巴底是亞哈王宮中的家宰。(亞哈惡名昭彰,就算從現代觀點回顧歷史來看,也是極其邪惡的以色列國王。)亞哈王的皇后耶洗別,下令屠殺耶和華的先知。擔任亞哈王宮廷高官的俄巴底,預先知悉這道命令,設巧計避禍。他將一百名先知藏在兩個洞穴中,給他們食物、飲水,等風頭過去。他們得以保命,都是因爲有「甚是敬畏耶和華」的人(王上18:3)身居要職保護他們。在以斯帖記中也出現相似處境,情節更爲詳盡,請參閱《工作神學聖經註釋》之“在墮落的制度下工作(以斯帖)” 

在腐敗、邪惡的組織中工作,實在令人氣餒。離職、另外找個好一點的地方工作,要容易得多。離職確實常常是避免與邪惡爲伍的唯一出路。但是,在這世上沒有完美的地方,不管在哪裏工作,都會遇到道德兩難問題。而且,越墮落的工作處境,越需要屬神之人。如果我們留在一個地方可以讓那裏的邪惡不再加增,那麼也許神就希望我們能留下來。二戰期間,一羣反對希特勒的官員,堅持待在Abwher(軍事智庫)中,因爲這樣讓他們有機會除去希特勒。後來計劃失敗,他們大多數遭到處決,包括神學家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談到爲何留在希特勒軍中時,他說:「一個有承擔的人關心的最重要問題,不是他自己如何從這個麻煩中英勇的脫身,而是我們下一代要如何生存」。[10]對神來說,我們可以盡到什麼責任來援助他人,似乎要比我們自己活得多麼清高,更加重要。

Dietrich Bonhoeffer, Letters and Papers from Prison (New York: Touchstone, 1997), 7.

亞哈和耶洗別謀害拿伯財命 (列王紀上21)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亞哈王想要他的鄰居拿伯的葡萄園,就濫用他的權力。亞哈開出一個還算公道的價錢來買這座葡萄園,但是拿伯認爲土地是祖傳基業,回答說任何價錢都不能出賣。亞哈雖失望,也只能接受他的權力有限而已。但是,他的老婆耶洗別刺激他,要他霸道一點。她譏笑他說:「你現在是治理以色列國不是?」(王上21:7)國王並沒有要濫用權力的念頭,皇后倒有,她買通兩個無賴誣陷拿伯褻瀆、叛國,然後很快宣判死刑,任憑拿伯被城中長老用石頭打死。令人質疑的是,爲何這些長老動作如此迅速,沒有任何應有的審訊?他們與國王串通?受他控制,不敢起身反對他?不管如何,除掉了礙眼的拿伯,亞哈就將葡萄園佔爲己有了。

我們只要看一下每天的報紙就會發現,像亞哈這樣濫權公然侵佔他人土地的悲劇,今天也繼續在上演。跟亞哈時代一樣,凡濫權之人都有同夥,他們可以忍受不公不義、甚至殺人,但決不會爲了鄰舍讓自己冒險。只有神人以利亞,膽敢反抗亞哈(王上21:17-24)。雖然抗議也救不回拿伯,但是他確實讓亞哈的濫權有所收斂。此後直到在亞哈死前,列王紀都沒有再提到亞哈濫權的事。常常出乎我們預料之外,一小批人、甚至只有一個人堅守道德原則的抗議行動,也可以有效遏止權力的濫用。不然,在上位的爲何要大費周章遮掩罪行?你認爲,在你的職業生涯中,有多大的機會至少能發現一樁濫權之事?如果真的遇到,你預備怎麼迴應?

先知以利沙看重日常工作 (列王紀下2-6)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北國的國王越來越墮落、悖逆、殘暴時,上帝興起先知,激烈反抗這些壞王。先知,乃是不知從何而來,帶着上帝賜下的大能,闖入人類強權廳堂之內傳講上帝真理的人物。以利亞和以利沙是到列王紀、歷代志爲止最有名、最重要的先知。在這兩人之中,以利沙特別關注以色列平民百姓的工作。以利沙的職業生涯,就是蒙召對抗以色列悖逆國王的漫長一生(王下2:13-13:20)。他所做的,表明他認爲百姓的經濟民生,與王國朝廷爭鬥一樣重要。他極力想要保護百姓免於列王所致的種種禍害。

以利沙重建城市灌溉系統 (列王紀下2:19-22)

回到目錄

以利沙所做頭一件大事,是清理耶利哥城污染的水井。經文強調的主要重點,是爲了保護農作物的生產。水源惡劣,「土產不熟而落。」通過潔淨水源,以利沙讓百姓得以續行上帝賜給人類的使命:生養眾多、盛產糧食(創1:28-30)。

以利沙幫助窮寡婦清償債務 (列王紀下4:1-7)

回到目錄

以利沙先知學校的一個門徒死後,家人債務纏身。在以色列古時候,一貧如洗的結果,就是讓部分或全部家庭成員被賣爲奴,因爲起碼這樣還有飯吃(請參閱《工作神學聖經註釋》的奴役或合同制的苦役(出21:1-11)”。這名寡婦馬上就要賣掉兩個兒子爲奴,於是向以利沙求救(王下4:1)。以利沙爲這戶人家想了一個辦法,賺錢養家。他問寡婦還有什麼可以用的。她說:「什麼都沒有,除了一瓶油」(王下4:2)。顯然,這些已經夠以利沙開始他的計劃了。他要她去向鄰居儘量多借些空器皿來,然後用她家那一瓶油,把這些空器皿灌滿。她把每一個借來的罐子都裝滿了,瓶子裏還有多餘的油。她用賣這些油所得的,還清了這一家的債務(王下4:9)。這個故事的關鍵是,以利沙創建了一個創業社羣,讓這位女士可以開始一個小生意。這也是現代某些極有效率的扶貧方案,比如小額貸款、信用會社、農業合作社、還有大型公司和政府機關所推動的小企業補助方案等致力於完成的事業。

以利沙爲這家人所做的,顯明上帝關愛窮乏之人。我們要怎麼做,才能爲窮困的人增加更爲富足的機會?無論從個人或集體觀點來看,我們有沒有做什麼削減窮人和弱小經濟體生產力的事情?我們可以怎樣靠着神的幫助作出改變?

以利沙恢復軍事將領的健康 (列王紀下5:1-14)

回到目錄

以利沙治好以色列敵人敘利亞軍隊將領乃縵的大痲瘋,這個故事對工作有重大影響。賈奎斯.艾盧爾(Jacques Ellul)在一篇頗富洞見的論文中指出:「病人痊癒,特別是痲瘋,並非一件小事」[11],因爲醫治疾病回覆了工作能力。在這個故事中,恢復健康的乃縵回到了政府的高位,建議自己的國王與以色列王媾和。更有趣的是,醫治一位外邦人,也幫助重建了以利沙自己組織的道德文化。乃縵大病痊癒,要送以利沙一份大禮。但是以利沙堅決不受,因爲他所行乃是耶和華的旨意。但是,以利沙的隨從基哈西,看到從中討些好處的機會。基哈西追上乃縵,說以利沙改變主意,還是會接受一些有誠意的贈禮。受禮之後,基哈西把這些不義之禮藏了起來,還欺騙以利沙、繼續掩飾。以利沙對基哈西說,他將要沾染剛剛離開乃縵身上的大痲瘋。顯然,以利沙很清楚姑息組織內的貪腐,會迅速抵銷長期服事上帝所積累的美善。

乃縵個人的行動,是這段故事另一個重點。乃縵患有大痲瘋。他需要醫治。但是,他對醫治方案的陳見(似乎來自從前與先知打交道的經歷),讓他一開始拒絕接受去約旦河沐浴這個解決方法。從以利沙的使者(不是以利沙本人)聽到這個治療方法時,「乃縵發怒走了。」不管是解決方案或者消息來源,都讓乃縵覺得很不對勁。

在今天的世界裏,這兩種問題也經常出現。首先,資深的領導人員忽視低階員工提出的解決方案,因爲他們不想考慮那些他們認爲不夠格員工的想法。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的“從優秀到卓越”(Good to Great)認爲,第五級領導者的首要標誌就是謙遜和樂意聽取各方意見。[12]第二點,解決方案不受採納,因爲不符領導者想象中的程序。感謝神,今日許多領導者雖像乃縵,但還是有屬下願意冒險對他們進言。組織內不止需要謙遜的上司,也需要勇敢的下屬。最有意思的是,整個事件的起頭,是由一位最低階層的人——乃縵搶來給他妻子當婢女的外邦小女孩——開始的(王下5:13)。這是極大的提醒:驕傲自大、錯誤期待會如何阻塞洞見,但是,上帝的智慧總是會開條出路來。

Jacques Ellul, The Politics of God & the Politics of Man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1972), 35.

Jim Collins, Good to Great (HarperBusiness, 2001), 22-25.

以利沙尋回伐木工的斧頭 (列王紀下6:1-7)

回到目錄

在約旦河邊砍木頭時,先知以利沙一位門徒的斧頭掉入水裏。這是從伐木工那裏借來的。在青銅器時代,這一大塊鐵塊的價錢,對主人來說可是極大的經濟虧損。所以,這名借來斧頭的門徒極其憂慮。以利沙視此經濟損失爲緊急事件,於是讓鐵塊浮在水面上,可以拿回來還給它的主人。以利沙再一次伸出援手,讓某些人可以工作維持生計。

先知的恩賜,就是看出神在每天生活中的旨意,然後按着神的旨意行動。在這個墮落的世界之中,神呼召先知用顯明上帝大能與榮耀的方式,回覆神美好的創造。先知工作的神學層面——呼召百姓敬拜真神——不可避免需要他們相當務實,致力於回覆受造秩序的美好工作。新約聖經告訴我們,有些基督徒也蒙召成爲先知(林前12:28; 弗4:11)。以利沙不只是歷史上展現上帝關心百姓工作的典範,也是現代基督徒的榜樣。

南國走向流亡 (列王紀上11:41 - 列王紀下25:26; 歷代志下10 - 36)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步上北國後塵,南國的統治者也很快墮入偶像崇拜、邪惡淫行。羅波安統治時期,百姓「在各高岡上,各青翠樹下築壇,立柱像和木偶。國中也有孌童。猶大人效法耶和華在以色列人面前所趕出的外邦人,行一切可憎惡的事」(王上14:23-24)。羅波安之後的國王,在神眼中看爲忠心和邪惡的事上,搖來擺去。有一段時間,猶大接連幾位好王就要力挽狂瀾,但是,到最後國家仍然落入與北國一樣的處境。巴比倫征服了猶大國,俘虜、驅逐國王和菁英份子(王下24, 25)。數百年前,百姓不顧神的警告,定意要求立王,最終導致經濟崩潰、勞力瓦解、饑荒、生靈塗炭、人口被流放。先知預言,猶大會有七十年流放,一直到波斯古列王准許部分猶太人重建耶路撒冷聖殿與城牆爲止(代下36:22-23)。

聖殿之財務權責 (列王紀下12:1-12)

回到目錄

有個原本是國勢衰退的例子,卻意外成爲好的財政措施之典範。和大多數王國的領導者一樣,祭司也都腐敗了。本該用來維修聖殿的奉獻,被這些祭司私下侵吞、瓜分。約阿施——一位「做耶和華眼中看爲正的事」的國王(王下12:2)——下令,要求祭司設計了一套有效的會計流程。於是,他們將一個上蓋有個小洞的上鎖櫃子,放在聖殿裏投放奉獻。滿的時候,大祭司和王的書記就一起將櫃子打開,清點銀錢,交給木匠、工人、瓦匠、石匠修葺聖殿。這樣就確保這些錢用在正確的地方了。

現在這樣的方法仍在延用,例如銀行清點存入自動提款機現金的時候。完善管理的基本原則是,就算是值得信賴的相關人員,也需要接受查驗,還必須負有相關權責。當有權力的人(特別是掌理財政的人)想要回避查驗時,這個組織就會面臨危險。因爲列王紀記載這段故事,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上帝看重銀行出納、會計、審計、監管、武裝運鈔車駕駛、電腦安全工作人員、以及所有確保財務健全的相關人員之工作。這件事也敦促所有領導者以身作則,邀集他人一同驗證其工作、表明權責。

傲慢自大、王國末日 (歷代志下26)

回到目錄

國王們怎麼會如此輕易地一個接着一個的敗壞呢?烏西雅的故事也許可以給我們一些答案。他十六歲登基,一開始「行耶和華眼中看爲正的事」(歷代志下26:4)。他的年輕是個好處,讓他知道自己需要神的引導。「通曉上帝默示,撒迦利亞在世的時候,烏西雅定意尋求上帝;他尋求耶和華,上帝就使他亨通」(代下26:5)。

有意思的是,耶和華賜烏西雅亨通的事,多半是平常工作。「又在曠野與高原和平原,建築望樓,挖了許多井,因他的牲畜甚多;又在山地和佳美之地,有農夫和修理葡萄園的人,因爲他喜悅農事」(代下26:10)。「又在耶路撒冷使巧匠做機器,安在城樓和角樓」 (代下26:15a)。

經文說:「他得了非常的幫助,甚是強盛」(代下26:15b)。他的強盛反成了後來敗亡的原因,因爲他轉而服事自己、不服事耶和華。「他既強盛,就心高氣傲,以致行事邪僻,干犯耶和華-他的上帝」(代下26:16)。他想要篡奪祭司的宗教權柄,導致一場宮廷政變,從此不理朝政,餘生在別的宮裏度過。

烏西雅的故事,讓現在位居領導的人嚴肅以待。導致成功的特質(特別是信靠上帝),很容易讓成功所帶來的能力、特權腐化。不知道有多少企業、軍隊、政府領導人,相信自己所向無敵,結果失去謙卑、紀律和維繫成功所需的工作態度。有多少人,在成功的不同階段,所握權力只是增加一點點時,就多多關注自己、較少想到上帝了?烏西雅當時還有屬下幫助,告訴他錯了,可惜他沒有聽進去(代下26:18)。爲了維繫成就,你應該做什麼、與何人交友,以助你免於落入驕傲、免於遠離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