佃農的比喻(馬太福音21:33-41)

這個比喻之後緊接着兇惡園戶的比喻(太21:33-41),場景是一個工作場所,即葡萄園。然而耶穌明確地指出,祂並不是在談論葡萄園的經營,而是在談論猶太宗教當局對祂的拒絕,並最終唆使人將他殺害(太21:45)。若要將這個比喻應用到今天的工作場所,關鍵是第43節:“上帝的國必從你們奪去,賜給那能結果子的百姓。”我們在工作中各有職責。如果我們拒絕負責,不順服神,我們的工作方式就與上帝的國度相悖。在每一項工作中,我們最終的績效考覈都來自於上帝。
這個比喻之後緊接着兇惡園戶的比喻(太21:33-41),場景是一個工作場所,即葡萄園。然而耶穌明確地指出,祂並不是在談論葡萄園的經營,而是在談論猶太宗教當局對祂的拒絕,並最終唆使人將他殺害(太21:45)。若要將這個比喻應用到今天的工作場所,關鍵是第43節:“上帝的國必從你們奪去,賜給那能結果子的百姓。”我們在工作中各有職責。如果我們拒絕負責,不順服神,我們的工作方式就與上帝的國度相悖。在每一項工作中,我們最終的績效考覈都來自於上帝。
作者: Jonathan Pennington and Alice Mathews
工作神學項目指導委員會2011年7月6日,2011年11月4日修改;接受.
由工作神學項目公司(Theology of Work Project, Inc.)推出的工作神學項目,基於www.theologyofwork.org 發布的在線資料,依據“知識共享”組織(Creative Commons)的署名-非商業性使用4.0國際(CC BY-NC 4.0)許可協議受權使用。
您必須給出工作神學項目組公司(Theology of Work Project, Inc.,)適當的署名,且不得以任何方式暗示授權人為你或你的使用方式背書,在非商業用途下,可自由分享(複製、發布及傳輸),重混(調整)此份材料。
© 2014 by the Theology of Work Project, Inc.
若無其他標註,經文引用皆出於新標點和合本聖經。Copyright © 1996 Hong Kong Bible Society. Used by per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