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國度和門徒訓練(馬可福音1-4, 6, 8)

聖經註釋 / 工作神學項目出品

福音的開始(馬可福音1:1-13)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施洗約翰的傳道、耶穌的洗禮與被試探的記載,與工作並無直接關係。然而,這是整本福音書敘事的大門,爲所有後續的敘述提供了基本主題的背景。在我們討論與工作關係更明顯的段落之前,不能繞過這一段。馬可福音的標題(可1:1)很有意思,將這卷書描述爲「耶穌基督福音的起頭」。從敘事的角度來看,讓人將注意力聚焦到福音的起頭,是令人驚訝的,因爲這卷福音書似乎缺乏結尾。最早的手稿暗示,這卷福音書在馬可福音16:8突然結束了:「她們就出來,從墳墓那裏逃跑,又發抖又驚奇,甚麼也不告訴人,因爲她們害怕。」因爲結束的突兀,因此後來的文士們添加了一些材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由新約聖經中其他地方的經文組成的馬可福音16:9-20。但也許馬可本來就沒有打算結束他的福音書;因爲這只是「耶穌基督福音的起頭」而已,而我們這些閱讀此書的人就是讓福音延續下去的參與者。如果是這樣,那麼我們的生活便是馬可福音中那些事件的直接延續,我們便有充分的理由期望這卷書能具體地應用到我們的工作中。[1]

我們將會更詳細地看到,馬可總是將耶穌的跟隨者描繪爲遠遠達不到完美的初學者。甚至十二使徒亦然。比其他福音書更甚,馬可福音總是將眾使徒描述爲感覺遲鈍、無知,並且一再地讓主耶穌失望的人。這是非常鼓舞人心的,因爲許多基督徒試圖在他們的工作中跟從基督,卻感覺到自己無法勝任。馬可勸勉他們鼓起勇氣,因爲我們就像眾使徒一樣!

施洗約翰(可1:2-11)被描寫爲 瑪拉基書3:1 和 以賽亞書40:3 裏的使者 。他宣佈了“主”的到來。若結合耶穌的稱號——“基督,神的兒子”(可1:1)來看,這種語言向讀者清楚地表明馬可的中心主題是“神的國度”,儘管他等到 馬可福音1:15才使用了這個短語並將其聯繫到福音(“好消息”)上面。在馬可福音裏,“神的國度”不是一個地理概念。神的國度乃是通過聖靈改變生命的工作,讓百姓和眾民臣服在神的權柄之下,於是可以觀察到的、主的統治。馬可對耶穌受洗和受試探的簡要描述,強調了聖靈的工作(馬可福音1:9-13)。敘事儘管簡單,卻強調了聖靈降臨在耶穌身上,以及聖靈驅使耶穌(並且可能幫助耶穌度過試探)接受撒旦的試探的工作。

這一段經文貫穿了兩個相反的、但很流行的關於上帝國度的觀念。一方面是「直到基督親自回來統治全世界之前,上帝的國度還不存在」的想法。 在這種觀點下,工作場所就像世界上其他的地方一樣,是屬於敵人的領土。基督徒的職責就是要在這個世界的敵人領土上生存下來,待夠長的時間,以便傳福音給全世界,並且有足夠的利潤來滿足個人的需要和奉獻錢給教會。另一個觀點是,上帝的國是一個內在的精神領域,與我們周遭的世界無關。在這種觀點之下,神並不關心基督徒在工作中做些什麼,或是在教會或個人禱告時間以外的任何地方所做的事情。

馬可同時反對這兩種想法,並明確地指出,耶穌的到來揭開了上帝國度的序幕,這是當前世上的現實。耶穌明白地說了:「日期滿了,上帝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可1:15)。當然,目前這個國度沒有完全實現,尚未治理全地,要到基督再回來時纔會完全實現。 但是此時此地,國度已經真實地存在。

因此,順服上帝的統治以及宣告祂的國度,將在我們周圍的世界中產生非常真實的結果。這也可能會使我們在社會上遭受恥辱、衝突,甚至帶來痛苦。馬可福音 1:14,就像馬太福音4:12一樣,將我們的注意力移向施洗約翰的監禁,並將這件事與耶穌自己開始宣告的「國度臨近了」的啟示(馬可福音)聯繫起來。因此,上帝的國度與世界的權勢背道而馳,且在世界的權勢之上;作爲讀者,我們不得不顯明:爲福音而事奉和榮耀上帝,不一定會在這一生當中取得成功。然而,與此同時,藉由聖靈的能力,基督徒被呼召要爲了他們周圍的人的利益來事奉上帝,正如耶穌在施行醫治時所表現出來的(可1:23-34、40-45)。

聖靈進入這個世界的巨大意義在本卷福音書後來的部份中透過關於別西卜的爭論而變得更加清楚(可3:20-30)。這是一個困難的段落,我們必須相當小心地處理,但是作爲工作神學的基礎,關於國度的神學無疑是非常重要的。這段經文的邏輯似乎是,藉由趕出污鬼,耶穌有效地從撒但手中將全世界釋放出來。撒但被描繪爲一個現在被捆綁的壯士。基督徒與他們的主一樣,也得運用聖靈的力量來改變世界,而不是逃避或順應世界。

J. David Hester, “Dramatic Inconclusion: Irony and the Narrative Rhetoric of the Ending of Mark.”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the New Testament 17 (1995), 61-86.

呼召第一批門徒(馬可福音1:16-20)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我們需要謹慎對待這段經文:這一批門徒是基督徒生活的模範,他們同時也在救恩的故事中佔據着獨特的位置。耶穌呼召他們去完成一種獨特的事奉,需要他們放棄當下的職業,但這並沒有爲基督徒的生活和職業樹立一個舉世皆然的模式。許多跟隨耶穌的人,甚至絕大部分人都不會離開他們的工作(见 www.theologyofwork.org職業概況 )。儘管如此,上帝國度的要求誇越了並凌駕於社會中的ㄧ般原則之上,這些方式是可轉移的,亦可啟發我們的工作。

馬可福音1:16節開頭的子句呈現出作爲巡迴佈道家的主耶穌(「他順着……走」),祂呼召這些漁民在一路上跟隨祂。這不僅僅是挑戰他們拋棄收入和穩定的生活,或者說讓他們脫離自己的「舒適區」。馬可福音記載了其他福音書缺少的細節,即雅各和約翰離開了他們的父親西庇太「和僱工人」(可1:20)。他們本身並不是被僱用者或日僱型勞工,而很可能是一個相當成功的家族企業的成員。正如Suzanne Watts Henderson談論這些門徒的響應時所指出的:「若將個別的細節累加起來一起看,便凸顯出「離開」這個動詞的總重量:不僅漁網被丟下,而且還丟下一個有名的父親、一條船,事實上就是整個企業」。[1] 這些跟從耶穌的門徒必須願意與祂連結,讓自己的身份、地位,和價值都由祂決定。

漁業是加利利的一個主要產業,還有一個與其相關連的子產業——鹽漬魚。[2] 在加利利的社會動盪時期中,這兩個相關產業相互支持,可以保持穩定的生活。因此,門徒願意放棄這種穩定生活,體現出了驚人的意志。經濟穩定不再是他們工作的主要目的。不過,即使這裏的情況是這樣,我們仍然必須謹慎。主耶穌並未拒絕這些人在世上的職業,而是將其重新定位。耶穌呼召西門和安德烈成爲「得人的漁夫」(得人如得魚,可1:17),從而肯定了他們以前的工作,用來象徵他們蒙召要擔任的新角色。雖然大多數基督徒並未被要求必須離開他們的工作,成爲到處流浪的傳道人,我們卻被呼召要將我們的身份建基在基督裏。無論我們是否離開我們的工作,門徒的身份不再是「漁夫」、「稅吏」,或其他的任何稱呼,而是「耶穌的跟隨者」。這就挑戰我們,要抵擋誘惑,不使我們的工作成爲我們定義「自己是誰」的要素。

Suzanne Watts Henderson, Christology and Discipleship in the Gospel of Ma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63.                     

Sean Freyne, Jesus: A Jewish Galilean (London/New York: T&T Clark, 2004), 48-53. For the place of fishing in the taxation structures, see Bruce Malina and Richard Rohrbaugh, A Social-Scientific Commentary on the Synoptic Gospels (Minneapolis: Fortress, 1992), 44-45.

醫治癱子(馬可福音2:1-12)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耶穌醫治癱瘓者的故事提出了這一個問題:對於那些沒有能力工作的人來說,工作的神學意味着什麼。這個癱子在被治癒之前,不能做任何支持自己的工作。因此,他仰賴於他周遭的人的恩典和同情,以維持他日常的生存。耶穌對這人的朋友們的信心印象深刻。他們的信仰是積極的,對於被排斥在因工作而獲得財務和關係之獎勵以外的人來說,他們表現出關心,同情和友誼。在他們的信仰中,爲人與處事之間沒有分離。

耶穌認爲他們的努力是一種集體的信心表達。耶穌見他們的信心,就對癱子說:『小子,你的罪赦了』」(可2:5)。遺憾的是,信仰社羣在現代西方大多數基督徒的工作生活中只發揮了小小的作用,且漸漸式微。即使我們從教會獲得到職場工作的幫助和鼓勵,也幾乎一定是針對個人的幫助和鼓勵。在早期,大多數基督徒與一起去教會的人一起工作,所以教會可以容易地將聖經應用在勞動者、農民和家庭成員的共同職業上。相比之下,今日西方的基督徒很少跟同教會的人在同一地點工作。然而,今日的基督徒常常與他們信仰社羣裏的其他人做同類型的工作。因此,他們還是有機會可以跟類似職業的其他信徒一起分享他們的工作挑戰和機會。不過,這種情形很少發生。除非我們找到一種方式,讓基督徒工人能以羣體方式相互支持,共同成長,並發展出某種與工作相關的基督徒社羣,我們就會錯失信仰的社羣本質;而這是馬可福音2:3-12中非常基本、重要的一點。

在這簡短的情節當中,我們觀察到三件事情:(1)工作的目的是在使那些不能藉由工作支持自己的人受益,同時祝福那些能夠支持自己的人;(2)信仰和工作不能被分開變成「存在」和「行動」兩方面,而是要融爲一體,化成上帝賦予動力的行動;和(3)依據信仰所做的工作,需要一個信仰社羣來支持。

呼召利未(馬可福音2:13-17)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呼召利未是耶穌在行進中所發生的另一個事件(可2:13-14)。這段經文強調了這一呼召的公開性質。耶穌在教導羣眾的時候呼召利未(可2:14),而利未最初被人看到時是「坐在稅關上」。他的職業使得他成爲許多同時代的加利利人所蔑視的人物。關於羅馬帝國和希律王在加利利的課稅到底多重的問題,目前尚有很大程度的爭論,但是大多數人都認爲當時的賦稅相當沉重。稅金的實際徵收工作是外包給私營的稅吏來完成。稅吏需要預先付清他負責的整個區域的稅款,然後再從民眾那裏徵收個人稅金。爲了有利可圖,他不得不向民眾徵收比實際稅率更多的稅金,以便中飽私囊。羅馬當局將政治敏感的稅收工作委託給當地社羣中的成員,但是卻導致了高昂的實際稅率,並且打開了各種貪腐行徑的大門。[1] 這可能是導致加利利農民喪失土地的因素之一,因爲土地所有者需要借錢來納稅,如果以後的收成不好,就不得不變賣產業還債了。我們最初是在稅關中遇見利未,這個事實意味着他實際上是羅馬帝國佔領的活象徵,也提醒眾人,有一些猶太人願意與羅馬人合作。馬可福音2:16將稅吏和「罪人」並列,更是加強了這種負面的關聯。[2]

路加強調利未放下一切來回應耶穌的呼召(路5:28),但馬可卻只簡單地敘述利未跟隨了祂。稅吏隨後舉行了一個宴會,接待了耶穌和祂的門徒,以及其他的稅吏和「罪人們」混雜的人羣。雖然場面看來是一個人試圖與他的同事分享福音,但實際情況可能更爲微妙。利未的「社羣」包括了他的同事和其他人一些被視爲「罪人」的人,他們是被社羣中的頭面人物所排斥的。換句話說,他們的工作使他們成爲一個次級社羣,其內部具有高質量的社會關係,但與周圍社羣之間的關係疏遠。今日許多類型的工作中都是如此。我們的同事可能比我們的鄰居對我們更加坦誠開放。作爲工作社羣中的一員,可以促進我們的同事與真實的福音相遇。有意思的是,殷勤好客、與人一起吃飯是耶穌事工中的一個主要部分,也爲我們提供了一個具體的方式,讓我們知道如何組織這樣的相遇。招待同事一起吃午飯,在健身房內慢跑或鍛鍊身體,或是在工作結束後共享飲料,可以讓我們與同事建立更深的關係。這些友誼本身具有持久的價值,並且,透過這些互動,聖靈可以開啟一扇友誼佈道的大門。

這便引出了一個問題。如果今日的基督徒要作東請工作上的同事、來自鄰近地區的朋友,和他們教會中的朋友一起吃飯,他們會談些什麼?對於如何成爲一個好工人和如何成爲一個好鄰居,從基督教信仰出發可說的很多。但是,基督徒知道如何用他們的同事和鄰居能理解的日常用語來談論這些事情嗎?如果談話轉向工作職場或社會議題,像是找工作、客戶服務、財產稅,或都市規劃,我們是否能以有意義的方式,向這些非信徒講述如何將基督教的概念應用到這些問題上? 我們的教會是否裝備我們去進行這樣的對話?看來,利未--或說耶穌--似乎能夠將耶穌的信息與當時聚會的人聯繫起來,討論其意義。

稅收問題稍後將會再次在福音書中出現,因此我們將推遲到那時再討論耶穌對於稅收之態度。

Bruce Malina and Richard Rohrbaugh, A Social-Scientific Commentary on the Synoptic Gospels (Minneapolis: Fortress, 1992), 189-190.

The Mishnaic text m. Toharot 7:6 states that if a tax collector enters a house, then it becomes unclean.

十二門徒(馬可福音3:13-19)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馬可福音除了呼召特定門徒的記載以外,還有關於任命使徒的記載。在馬可福音3:13-14中有一個重點需要注意,亦即這十二個門徒在更廣泛的門徒羣體中構成了一個特殊羣體。使徒職分的獨特性是很重要的。他們被呼召去從事一種獨特的事奉,跟我們大多數人的經驗大大不同。如果我們想要從這些門徒的經驗和角色中汲取教訓,那麼就必須識別他們的行動和信念與基督國度的關係,而不僅僅專注在他們放下工作去跟隨耶穌的事情上。

馬可福音3:16-19中列出了西門、雅各、約翰和猶大的資格,與我們的討論有關。我們知道,耶穌給了西門一個新名字——「彼得」,這個名字與希臘文的「岩石」(petros)非常相似。我們不禁好奇,彼得的兩個名字是否同時含有某種諷刺意味和應許。西門是易變和不穩定的,而他被命名爲岩石,有一天他會以這個名字來生活。就像他一樣,我們在我們工作場所中事奉上帝正如我們在生活中的其他地方一樣,並不會立即變爲完美,而要經歷失敗和成長。當我們感覺到自己失敗了,或在成長過程中使國度蒙羞時,明白這一點可以幫助我們。

正如西門被賦予了一個新名字一樣,西庇太的兩個兒子也被稱爲「雷子」(可3:17)。這是一個古怪的暱稱,看起來很幽默,但也很可能是取自這兩個人的性格或個性。[1] 有趣的是,人格和個性類型不會因爲我們被接納進入上帝的國度而抹去。這需要從兩個方面來討論。一方面,我們的人格會繼續成爲我們在國度中之身份的一部分,而當我們在我們工作場所中具體呈現出上帝的國度時,也是繼續需要人格作爲中介。這種認識挑戰了我們給自己貼上刻板標籤,甚至“基督徒”標籤的誘惑。然而同時我們的個性可能會有一些突出的元素,必須接受福音的挑戰。在給予西庇太兩個兒子的頭銜暗示他們很容易發脾氣,容易與人衝突,因此即使耶穌的本意是表示鍾愛,卻可能不是一個令人驕傲的綽號。

有關人格的議題對於我們理解如何將基督教信仰應用在工作方面,有重要的貢獻。我們大多數人可能會說,我們的工作經驗,無論好壞,很大程度上會受到我們周圍之人個性的影響。通常,能使某人成爲一個鼓舞人心和充滿活力的同事的性格,也可能使他難以與人相處。一個主動積極、興奮的工人可能很容易因爲新的專案而分心,或傾向於迅速形成(並快速表達出)意見。我們自己的個性當然也會起巨大的作用。根據我們自己的個性和別人的個性,我們可能會發現跟某人一起工作很容易或很困難。同樣,其他人也可能會發現我們很容易共事或難以相處。

但這不僅僅是我們是否容易與人相處的問題。我們獨特的個性塑造了我們的能力,爲我們服務的組織做出貢獻 - 並通過工作爲上帝的國度提供好的或不好的影響。人格形成了我們的優點和弱點。在某種程度上,跟隨基督,便意味着允許祂遏止我們個性中的過度之處,就像祂責備雷子,因爲他們被誤導,有野心,想坐在祂的左右手邊(可10:35-45)。同時,基督徒經常犯錯,想設定某種特定的個性特徵作爲舉世皆然的模範。一些基督徒社羣幸運地享有一些特點,如外向,溫和,節制地使用權力;但也有更爲黑暗面的——口出惡言,不寬容,輕信。一些基督徒發現,那些使他們在工作上表現良好的特性--例如,果斷,對教條的懷疑,或野心,使得他們在教會中有負罪感,或是被邊緣化。試圖成爲我們不是的樣子,試圖套進「一個基督徒在工作場所中應該如何的刻板印象」,很可能是有問題的,也會讓別人感覺我們的虛僞。神呼召我們去模仿(效法)基督(腓2:5),並效法我們的領袖(希伯來書13:7),但這是一個盡力模仿美德的問題,而不是去模仿人格特質。耶穌在各種情況下都選擇了具有各式各樣個性的人作祂的朋友和工人。有很多的工具可以幫助個人和組織更好地運用各種個性特徵,在決策,職業選擇,團體績效,衝突解決,領導力,工作關係和其他方面發揮作用。

雖然在某個層面上,這與財富或財產的神學有關,但在另一個層面上,這是教會神學和工作神學相遇之處。在工作環境中維持一個基督徒網絡,並尋求互相支持,這一向是一種誘人的想法,且事實上看起來也像是一種義務。雖然這樣做值得稱讚,但仍需要注意現實條件。其中一些自稱爲耶穌追隨者的人,實際上可能存心不良,這可能會影響他們所倡導的觀點。在這樣的時候,我們作爲基督徒的責任,是要預備好在愛中相互挑戰,彼此監督,以便確保我們真正按照上帝國度的標準在運作。

Robert. A. Guelich, Mark 1-8:26 (Dallas: Word, 1989), 162.

門訓過程(馬可福音4:35-41; 6:45-52; 8:14-21)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馬可福音比其他福音書更強調了門徒的無知、軟弱和自私,儘管馬可也說了他們很多好話,包括他們響應了耶穌最初的呼召(馬可福音1:16-20),以及迴應耶穌對他們的差遣(可6:7-13)[1]

這幅畫面是由某些事件和敘事手段構建出來的。其中一個是漁船場景的重複(可4:35-41,6:45-52,8:14-21)。這些事件彼此平行,強調了門徒無法真正領會耶穌的能力和權柄。在最後的船隻場景之後,緊接着是一個盲人得到不尋常的兩階段醫治(可8:22-26)。這可能是作爲一種敘述性隱喻,表示門徒只看見了耶穌的一部分。[2]接下來是彼得對基督的認信(可8:27-33),他體現出戲劇性的洞察力,但立刻就因撒旦的影響而迷失了使徒的身份。門徒沒有完全認識耶穌的身份,相應地也沒有完全理解他的信息。他們一直渴望權力和地位((可9:33-37; 10:13-16; 10:35-45)。耶穌多次挑戰他們,因爲他們沒有認識到跟隨祂需要一種根本的自我犧牲態度。最明顯的是,門徒在耶穌被捕和審判之時拋棄了他(馬可福音14:50-51)。彼得的三次否認(可14:66-72)與耶穌之死並置,讓這兩個人的懦弱和勇氣形成更加尖銳的對比。

然而,彼得和其他人將繼續有效地領導教會。在主耶穌復活後,對那些婦女說話的天使(可16:6-7)讓他們傳信給門徒(彼得被單獨提出來!),承諾他們要遇到復活的耶穌。在這次遭遇之後,門徒將會有很大的不同。馬可沒有繼續探討這一點,但使徒行傳有詳細記載,證明復活是實現這種變化的關鍵事件。

這一點跟工作有什麼關係?很明顯,作爲耶穌的門徒,我們有自己的工作要做,但無人是完美的,都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有很多事情需要悔改,很多錯誤的態度需要改變。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像門徒一樣認識到,在許多我們相信是正確的事情上,甚至在福音的問題上,我們的看法都可能有不少錯誤。因此我們必須每天以禱告的心反省我們是如何體現出上帝的統治,並準備悔改做得不夠的地方。我們可能受到誘惑,將自己描繪爲工作場所中公義、智慧、技藝高超的形象,爲要成爲耶穌之公義、智慧和卓越的見證人。但是,更誠實而有力的見證方式是真實地表現我們自己——一個會犯錯誤,有些自我中心,尚在成長中的形象。我們是要見證耶穌的憐憫,而不是要表現他的品格。這樣,我們的見證可以邀請同事們按照上帝的道與我們一起成長,而不是變得像我們一樣。當然,我們需要嚴格地操練自己,好在基督裏成長。上帝的憐憫不是我們可以在罪中自滿的藉口。

Suzanne Watts Henderson, Christology and Discipleship in Mark.

Robert. A. Guelich, Mark 1-8:26 (Dallas: Word, 1989), 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