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人在埃及(出埃及記1:1-13:16)

聖經註釋 / 工作神學項目出品

以色列人被埃及人苦待提供了他們蒙救贖的背景和動機。法老不允許以色列人跟隨摩西去到曠野敬拜神,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否認了他們的信仰自由。但以色列人在埃及的經濟系統中作爲工人所受的壓迫,纔是真正引起我們注意之處。神聽見他百姓的哭訴並採取了某種行動。但是我們必須記住,以色列人不是因爲工作本身呻吟抱怨,而是因爲他們的工作太嚴苛的原因。作爲迴應,神的救贖不是他們完全的休息,而是把他們從壓迫的工作中釋放出來。

以色列人在埃及嚴苛的奴隸勞動(出埃及記1:8-14)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埃及人強加在以色列人身上的工作,其動機是邪惡的,本性是殘忍的。本書一開始就展現了一幅以色列人遍佈那地,生養眾多,多結果子的畫面。這是對神創造意圖的迴應(創1:28;9:1)也是神對亞伯拉罕和他被揀選的後裔的應許(創17:6;35:11;47:27)。神意圖藉由這個民族來祝福世界。在之前的政府治下,以色列人有皇室的允許在這片土地上生活和工作。但新的埃及王覺得以色列人數眾多,威脅到他的國家安全,因此決定“用巧計”對待他們(出1:10)。書中沒有說明以色列人是不是真的構成了威脅。這裏的重點是法老心裏破壞性的恐懼導致他首先惡化了以色列人的工作環境,然後又用殺嬰孩的方法來控制以色列的人口。

工作或許讓人的身體或精神感覺繁重勞累,這工作本身不是一個錯誤。讓以色列人無法忍受在埃及光景的不僅是奴役,還有極度的嚴苛的工作環境。埃及奴隸主讓以色列人 “無休止的”工作 (befarekh, 出 1:13, 14)並且“嚴苛”待他們(qasheh,"殘忍的"的意思,出1:14; 6:9)讓他們的生活“痛苦不堪” (marar, 出1:14)。 結果,以色列人因爲“痛苦”和“折磨”(出 3:7)“精疲力盡”並且“精神上愁煩”(出6:9)。 工作,本是人類存在的主要目的之一和喜樂的來源(創1:27-31;2:15),卻被嚴苛和壓迫扭曲成爲一種痛苦。

收生婆和母親的工作(出埃及記1:15-2:10)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在嚴苛苦待中,以色列人對神生養眾多遍滿地面的命令保持忠誠(創1:28)。這就牽涉到懷孕生子,並依賴於收生婆的工作。除了在聖經中出現之外,收生婆的工作在古老的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也得到了證實。收生婆協助產婦生產,剪斷臍帶,洗淨嬰孩,把嬰孩拿給父母親看。

在故事中,收生婆因爲敬畏神,於是沒有聽從皇室的命令去殺掉所有希伯來婦女產下的男嬰(出1:15-17)。 總的來說,在聖經中的“敬畏神”(及相關表達)指的是與以色列立約的神(希伯來文, YHWH)之間保持一種健康的順服關係。她們“對神的敬畏”超過了對埃及法老可能會殺害她們的恐懼。另外,她們的勇氣很有可能來自於她們的工作。是不是那些每天接生新生命的人會更加珍惜生命,以至於即使是王命令她們這麼做,謀殺也會成爲一件難以想象的事?

摩西的母親約基別(出6:20),是另外一個面臨着不可能的抉擇卻創造性地找出解決辦法的女人。我們很難想象她如何祕密的懷孕併成功的生下一位男嬰,緊接着就要把自己的孩子放在河裏那種痛苦,但實際上這樣做是爲了救他的性命。與挪亞的方舟平行的——希伯來語的“籃子”在聖經中除此之外僅出現了一次,即挪亞的“方舟”——讓我們知道,神不只是出手救了一個嬰孩或一個民族,他也會藉着摩西和以色列救贖所有的被造物。與神對收生婆的獎賞對應,神也善待了摩西的母親。她帶回了自己的兒子並且餵養他直到足夠被法老的女兒收養爲止。生育和撫養孩子是一件神聖的工作,複雜、需要很多努力,並且值得被稱讚的(箴31:10-31)。在出埃及記中,我們沒有讀到這個無人歌頌的女英雄約基別經歷了任何的內心掙扎。從敘事的角度看,摩西的人生是主要議題。然而聖經在後來因爲他們出於信仰的舉動,稱讚了約基別和摩西的父親暗蘭,(希11:23)。

太多時候生育和撫養孩子的工作被忽視了。尤其是母親,總是聽說生養孩子的工作不如其他工作重要、不值得被稱讚。然而在出埃及記講述如何跟從神的故事時,首先就告訴我們生育、撫養、保護和幫助孩子的無以倫比的重要性。本書中有很多充滿勇氣的作爲,但第一個有勇氣的作爲卻是一個母親、她的家庭和她的收生婆拿出勇氣拯救了她的孩子。

神呼召摩西(出埃及記2:11-3:22)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雖然摩西是一個希伯來人,但他在埃及皇室作爲法老的外孫被撫養長大。摩西對不公義的恨惡引發了他對一個正在毆打希伯來奴隸的埃及人的致命攻擊。這個舉動引起了法老的注意,所以摩西爲了安全逃到米甸並在那放牧。米甸距離埃及東部幾百英里,在西奈半島的另一邊。我們不確切的知道摩西在那生活了多久,但在那段時間他結了婚並且生了一個兒子。此外,另外兩個重要的事件發生了。埃及的王死了,而主聽到被壓迫的民的哀哭,紀念起自己與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立的約(出2:23-25)。這裏說神紀念並不是說神曾經忘記了他的民,而是表示神將要爲了他們採取行動了。[4]爲此他呼召摩西。

神在摩西工作時呼召了他。摩西接受呼召的記載包含有六個元素,這也構成聖經中其他的領袖和先知的人生中一個明顯的模式。因此,檢視這個呼召的敘事並考慮我們當代的應用,特別是在工作場合的應用問題,對於我們來說特別有指導意義。

首先,神向摩西顯現,用燃燒的荊棘來吸引了摩西的注意力(出3:2-5)。燃燒的荊棘在半沙漠地帶不是特殊的現象,但是摩西被這一特定的自然現象吸引住了。摩西聽到有人叫他的名字並回應, “我在這裏”(出3:4)。這是表明他聽見了,並不是要表明他所在的位置。其次,神自我介紹爲以色列族長的神,並且告知摩西他要拯救自己的百姓出埃及,帶領他們到他應許給亞伯拉罕的土地(出3:6-9)。 第三,神打發摩西去見法老,把神的百姓帶領出埃及(出3:10)。 第四, 摩西拒絕了神的使命(出3:11)。雖然摩西剛剛聽到與他說話的神強有力的自我啟示,但是他立即想到的是“我是誰?”作爲迴應,神再次向摩西保證 ,自己會親自與他同在(出3:12a)。最後,神告訴摩西此事的確據(出3:12b)。

相同的元素也出現在聖經中的其他呼召敘事中——比如神呼召基甸,以賽亞,耶利米,以西結和耶穌的部分門徒。這不是一個嚴格的公式,因爲聖經中很多呼召的敘述有另外的模式。但是它確實表明神的呼召通常經由擴展的、一系列的境遇來指引一個人通過一段時間來順服神的安排。

 

士師

基甸

《士師記》

先知 

以賽亞

《以賽亞書》

先知 

耶利米

《耶利米書》

先知  

以西結

《以西结书》

耶穌的門徒

《馬太福音》

顯現

6:11b-12a

6:1-2

1:4

1:1-28a

28:16-17

身份介紹

6:12b-13

6:3-7

1:5a

1:28b-2:2

28:18

使命

6:14

6:8-10

1:5b

2:3-5

28:19-20a

拒絕

6:15

6:11a

1:6

2:6, 8

 

再次確認

6:16

6:11b-13

1:7–8

2:6-7

28:20b

確認兆頭

6:17-21

 

1:9-10

2:9-3:2

可能是《使徒行傳》

 

注意到這些呼召主要不是讓會眾中有人出來擔任祭司的或從事宗教工作。基甸是軍事領袖;以賽亞,耶利米和以西結是社會批評家;而耶穌是一個君王(雖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在今天的很多教會中,“呼召”這個詞只侷限於宗教職位,但在聖經中不是這樣,當然在出埃及記中也不是。摩西自己不是祭司或宗教領袖(那是亞倫和米利暗的角色),而是一個牧者、政治家和行政官員。神問摩西“你手裏是甚麼?”(出4:2),改變了摩西放羊的普通手杖的功能,讓它具有一種摩西從來沒有想象過的用途(出4:3-5)。

Brevard S. Childs, Memory and Tradition in Israel (London: SCM Press, 1962).

神對以色列的救贖工作(出埃及記5:1-6:28)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在出埃及記這本書中,神是主要的工人。這神聖工作的性質和意圖確立了摩西的工作議程,又通過他確立了神的百姓的工作議程。神對摩西的呼召裏包括這對神工作的解釋。這讓摩西可以借神的名義對法老說,“容我的百姓去”(出5:1)。 法老的反駁不僅僅是口頭上的;他壓迫以色列人更勝從前。在這一幕的結尾,甚至以色列人也與摩西作對了(出5:20-21)。 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摩西質問神整個事業的意義,神則澄清了自己工作的設計。我們在出埃及記6:2-8中讀到的不僅是關於以色列人在埃及受到壓迫的背景信息。它也構成了一個包含神在聖經中所有工作的議程。[5]清楚知道神工作的範圍,對所有基督徒非常重要,因爲它幫助我們理解“願神的國降臨、願他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這樣的禱告意味着什麼(太6:10)。成就這些意圖就是神的工作。爲了成就這些事,神動員了他所有的百姓,而不僅是那些從事“宗教”工作的人。更清楚的瞭解神的工作是一種預備,不僅幫助我們更好的考慮我們工作的性質,而且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神希望我們工作的方式。

爲了更好的理解這個關鍵內容,我們將會對它做一個簡要的觀察,然後提出它如何關聯到工作神學的一些建議。在首次明確迴應了摩西關於神的使命之責難之後(出5:22-6:1),神在故事的開始和結尾處用“我是耶和華”這句話給出了更詳細的迴應( (出6:2, 8)。這個關鍵的短語把整個段落分別出來,並且給了這段文字很高的地位。英文讀者必須小心,這個短語並不是以某個頭銜來表達神是什麼。它揭示了神自己的名字,因此表明了神是誰。[6]他是一個向族長們顯現、與他們立約、守約的神。因此,神要爲他的百姓做的工作的根據,就在神向他們表達的意圖之中。即,要讓亞伯拉罕的後裔多多加增,叫他的名爲大,賜福與他,並通過他讓地上的萬族得福(創12:2-3)。

於是,神的工作以四個部分顯現。神的四個救贖的目的通過不同的方式在舊約聖經中重複出現,甚至給出了神在耶穌基督裏成就的救贖工作之頂峯形狀。救贖首先是釋放的工作。“我要用伸出來的膀臂重重的刑罰埃及人,救贖你們脫離他們的重擔,不做他們的苦工。 ” (出6:6)。這個釋放的工作直率地表明瞭一個現實,這個世界是一個存在各種壓迫的地方。有些時候我們用拯救這個詞來描述神的這一舉動,但是我們必須小心去避免把它理解成從地到天的拯救(當然也不是從物質到精神),或者僅僅是對罪的寬恕。可以說,以色列的神進入他的百姓之世界,“在地上”引發變動,釋放了他們。出埃及記不僅僅表現了神把以色列人從埃及法老手中釋放出來,也設定了彌賽亞君王耶穌的舞臺。他要把他的百姓從他們的罪惡裏釋放出來,並且戰勝邪惡這個終極的邪惡暴君(太1:21;12:28)。

第二,神要創造一個聖潔的社區。“我要以你們爲我的百姓,我也要作你們的神”(出6:7a)。神釋放他的百姓不是讓他們過他們自己想過的生活,也不是以孤立的個體形式來釋放他們。他意在創造一個性質不同的團體,在其中他的百姓與他同住,相互之間忠誠守約。每個古代民族都有他們自己的“神”,但是以色列作爲神的百姓,需要過一種謹守神的所有律例、誡命、典章的生存方式(申26:17-18)。當這些價值和行動充滿了他們與神的相交以及彼此的相處(並且還有那些契約之外的人)時,以色列會越來越多的表明“神的百姓”之真實意義是什麼。同樣,這構成了耶穌將要建造的“教會”之背景:不是一個磚石構成的物質結構,而是一個從萬族而來的門徒構成的新的社區(太16:18;28:19)。

第三,神將會在他和他的百姓之間創造一種持續的關係。“你們要知道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是救你們脫離埃及人之重擔的”(出6:7b)。除了這句話以外,其他所有對神的目的之陳述都是以我 開頭。這裏的焦點是你們。神意在讓他的百姓有一個特定的經歷,與那位出於恩典拯救他們的神建立關係。對我們來說,知識似乎大致等同於信息。聖經概念中的知識同樣具有這樣的含義,但也包括人際關係中的彼此認知。當我們說神沒有以“耶和華”的身份讓亞伯拉罕“認知”,並不意味着亞伯拉罕不知道“YHWH”這神聖的名字(創13:4;21:33)。這意味着亞伯拉罕和他的家庭還沒有親自經歷過這個名字的重大意義,因爲這個名字所描述的神是一位守約的神,爲了他的百姓爭戰,將他們舉國從奴役中解救出來。[7] 最終,耶穌承擔了這一切;他的名字是“以馬內利”,意思是神在關係中“與我們同在”(太1:23)。

第四,神希望他的百姓經歷好的生活。“我起誓應許給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那地,我要把你們領進去,將那地賜給你們爲業。”(出6:8)。神應許賜給亞伯拉罕迦南地,但“土地”的概念並不是精確地簡單等價於“區域”。這是一片神應許並親自供應之地。人們通常將其正面描述爲“流奶與蜜之地”(出3:8),象徵性地突出了這是神的百姓與神同住的理想之地,就像我們理解的“豐盛的生活”一樣。[8]這裏我們再一次看見,神的拯救工作是爲改正他的所有創造物而設定的——包括物理環境、人、文化,經濟和其他每一件事情。當耶穌把神的國帶到這個世界時,這也是他的使命:讓溫柔的人承受地土(那片土地)並且經歷永生(太5:5;約17:3)。[9]這在啟示錄21和22章裏,當新耶路撒冷完成時成爲現實。因此,出埃及記所設定的徑路,成爲整個聖經所沿用的方式。

請大家考慮我們今天的工作可以如何表達這四個救贖性目的。首先,神的意願是將他的百姓從壓迫和有害的生活條件下釋放出來。有些工作將百姓從肉體的危險中拯救出來;另一些工作則專注於減輕精神和情緒上的創傷。醫治的工作接觸每個單獨的人;那些爲了我們的需要而提出政治解決方法的人則可以祝福整個社會和各階級的人民。在執法部門和法律系統工作的人應當管制和懲處那些行惡的人,保護百姓,照看受害者。考慮到這世界上無處不在的壓迫,我們總會有很多的機會和方式去做釋放的工作。

第二和第三個目的(社區和關係)是彼此緊密聯繫的。神在天上促進平安和真正和諧的工作,會增進地上的仁慈和公義。這就是保羅寫信給哥林多教會的主旨:他藉着基督使我們與他和好,又將勸人與他和好的職分賜給我們。(林後5:16-20)。基督徒已經經歷了這個和好,所以有了動機和方式可以做同樣的事。傳福音的工作和屬靈的成長榮耀了神的工作的一個維度;平安和公義則榮耀了人際關係的維度。在本質上來說,這兩個方面是無法分割的;在這些領域工作的人最好記住神的做爲之整全性質。耶穌教導說,因爲我們是世上的光,所以我們應叫這光照在人前(太5:14-16)。

就像社區組織者、青少年社工、社交主管、活動策劃人、社交媒體工作者、父母和家庭成員以及其他很多人一樣,建造社區和關係可以是我們工作的目標。但是不管我們從事何種職業,它們都可以是我們工作的元素。當我們歡迎和協助新的工人,在別人談到重要問題時仔細聆聽並提出問題,不怕麻煩親自約人見面,給別人鼓勵的卡片,分享值得紀念的照片,分享好的食物,在談話時主動邀請別人加入,或其他表達同事情誼的舉動,我們就每天在同時完成這兩個工作目標。

最後,神聖的工作會促進人們得到好的生活。神引領他的百姓出埃及,是爲了讓他們進入應許之地去安家、生活和發展。然而,以色列人在那裏所經歷的事情距離神的理想還差的很遠。同樣的,基督徒在這世上的經歷也遠遠不是理想狀態。進入神安息的應許仍然有效(來4:1)。我們還在等待一個新天和新地的來臨。但是神在聖約中通過摩西給百姓頒佈的律法,有很多都涉及到人們之間彼此相待的倫理。於是,神的祝福在我們與他人共同生活和工作中體現出來,就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了。從反面來看,如果我們忽視神對我們應當怎樣生活和工作的指示,我們如何期望地上所有家庭通過我們經歷神的祝福(亞伯拉罕的子民通過在基督裏的信而蒙福)?就像Christopher Wright所說的,“神的百姓在兩個約中都被呼召做萬國的光。但是若神的聖民已經更新了的生命都不能發光,照亮萬國的光從何處而來!”[10]因此很清楚,這裏的“好生活”和毫無節制的自私的繁榮或顯擺的消費無關,因爲它包含非常廣義的、神希望我們擁有的生活:充滿愛,公義,和仁慈。

Elmer Martens, God’s Design: A Focus on Old Testament Theology, 3rd ed. (Grand Rapids: Baker, 1994). This section of the article follows Martens’ analysis of the four-part outline of God’s design.

English Bibles employ the convention of using the word “Lord” (in small capital letters as distinct from “Lord”) to represent the Hebrew name of God, YHWH.

The literature in Old Testament theology on this point is immense both in scope and depth of analysis. This is understandable, given the pivotal importance of God’s self-revelation. Providing even a summary of the issues and approaches to this matter exceeds the scope of this article. For an able discussion of what is at stake and a full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osition taken in this article, see Bruce K. Waltke and Charles Yu, An Old Testament Theology: An Exegetical, Canonical, and Thematic Approach (Grand Rapids: Zondervan, 2007), 359–69.

Elmer A. Martens, God’s Design: A Focus on Old Testament Theology, 3rd ed. (Grand Rapids: Baker, 1994), 10.

For more on the land in the New Testament, see Bruce K. Waltke and Charles Yu, An Old Testament Theology: An Exegetical, Canonical, and Thematic Approach (Grand Rapids: Zondervan, 2007), 558-87. 

Christopher J. H. Wright, The Mission of God: Unlocking the Bible’s Grand Narrative (Downers Grove, IL: IVP Academic, 2006), 358.

摩西和亞倫宣告神對法老的審判(出埃及記7:1-12:51)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通過派摩西和亞倫去告訴法老“容以色列人出他的地”(出7:2),神開始了第一步工作——釋放。爲了這個任務,神使用了亞倫在公眾面前能言的天賦(出 4:14; 7:1)。他也用卓越的技能裝備亞倫,讓他超過那些埃及的高官(出 7:10-12)。這提醒我們,神的使命既需要言語也需要行動。

法老拒絕聽從神通過摩西把以色列從奴役中解放出來的命令。於是,通過一系列愈加嚴重的自然災害,摩西一項一項地宣告了神對法老的審判(出 7:17-10:29)。這些災難讓人經歷了痛苦。更重要的是,它們顯著的傷害了埃及地和埃及人民的生產能力。瘟疫導致了牲畜的死亡(出 9:6)。莊稼被擊倒,森林被毀壞(出 9:25)。蝗蟲侵害了許多生態系統(出 8:6, 24; 10:13-15)。在出埃及記中,生態災害是神對法老的殘暴和壓迫的報復。在現代社會,環境惡化和生態災害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和經濟壓迫。如果我們覺得自己擁有摩西的權柄並且有權宣告上述任何一種神的審判,無疑是一種愚蠢的想法。但是我們可以看見當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需要被救贖的同時,環境也同樣需要救贖。

每一項警告的行動都可以讓法老釋放以色列人,但每一次災難過後,他都食言了。最終,神降下災難擊殺了所有埃及人的長子以及一切頭生的牲畜(出 12:29-30)。法老很快就發現,奴役別人的駭人效果不過是“剛硬”了自己的心,讓自己失去了同情,公義,甚至自保的意識(出11:10)。這事以後,法老很快接受了神的命令,讓以色列人得了自由。離開的以色列人“奪去了”埃及人的珠寶,銀器,金器,和衣裳(出 12:35-36)。 這是對奴役效果的反轉,是被榨取的工人進行的正當掠奪。當神解放百姓時,他恢復了他們享用自己親手勞碌之成果的權力(賽65:21-22)。工作,以及從事工作的環境,是神最關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