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總是盼望最好的結果

靈修材料 / 工作神學項目出品

閱讀經文:腓立比書4:2-8;歌羅西書3:12

在腓立比書中,保羅勸友阿爹和循都基這兩位婦人要彼此和睦。他告訴她們要停止怨恨滋長,轉而思念對方身上「有什麼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有德行的,有稱讚的事」。

神的靈賦予我們能力去愛人並盼望最好的結果,正如我們自己被神的愛與盼望所擁抱一樣。在衝突中,我們的本能反應往往是認定對方錯得無藥可救——無知、固執、自私、愚蠢。既然關係永遠無法修復,又何必費心嘗試呢?然而,神的愛——對我們和對他們——給我們真正的盼望,相信他們和我們都能變得更好。

如果我們記住,每天人際互動的方式受許多可變因素影響,或許會有所幫助。對方——或我們自己——可能夜晚睡得不好、與所愛之人爭吵、遭遇財務挫折,或面對其他生活困難。我們也可能因不同的說話或行事方式,給人留下錯誤的印象。例如,一個笑話可能被曲解,一句話可能被視為侮辱,即使本意並非如此。而且,每個人處理壓力的方式各不相同。有些人喜歡獨處思考,有些人則喜歡快速、公開地解決問題。

好消息是,藉著神的幫助就有盼望。今天看似難以解決的衝突,明天可能成為建立更深層關係的契機。專注於那些可能幫助事情向前發展的因素,而非質疑對方的動機。藉著禱告,求神幫助我們成為溫柔謙卑、看到他人的優點,並放下我們的焦慮。

禱告:主耶穌,求你幫助我,藉著你所賜的盼望和愛,去看待那些令我煩躁、受傷、或與我發生衝突的人。願我不再輕易發怒。願我不再去論斷他們,反而成為他們的祝福。阿們。

進一步探索:請閱讀「化解衝突(腓立比書4:2-9)」,摘自《工作神學項目》聖經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