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論
到目前為止,韋恩用於分析汽車交易困境的兩種主要決策方法--命令和後果--都與行動/選擇本身的道德有關。然而,有另一種方法去考慮道德抉擇 ── 一個著重決策者而非行事本身的方法,這方法通常稱為「美德」或「品格」倫理,因其重點落在行事者的品格上。
美德論者會問:「我應該成為哪種類型的人?」而非問「什麼是對?」或「怎樣才會有好結果?」這裡假設,如果您把自己的品格改造得越來越似神,您就越會多做對的或好的事。因此,這是關乎為人多於行事的倫理。
這方法還確認了一個人盡皆知的過程缺陷,就是知易行難!要有好的品格才會做對的事。
以前,我們一直以為明白神的品格就會改變我們的決策方式。(我們專注神的愛、公義和聖潔。)目的是看我們如何靠這些特徵定位,作正確的決定。這屬於命令論,因為我們試圖學習神的品格,而非培養這樣的品格!在品格論中,我們會問行為如何改造品格。為此,我們要稍為改變重點,看看神的品格如何改造我們的品格。作為基督徒,我們的目標是成為更加聖潔、公義和慈愛的人,讓這些特徵融入我們,成為我們固有的品格。
必須重複,這不單關乎神的品格,現在重點落在人的品格。
品格如此重要有幾個原因。首先,到目前為止,我們一直談論的道德困境暗示了一個相當理想化的決策過程,我們既有時間又有能力,理性分析複雜問題,從而得出決定。我們有時可以從長計議,但很多時都是在疲於奔命中瞬間做決定的。如何回應上司的牢騷,與客戶和解,為沒有經驗的顧客提供建議,又或鼓勵表現欠佳的團隊 - 往往都是未經深思熟慮而採取的步驟。如果我們能夠依靠內在的品性或美德,以本能反應作出正確決定和行動,那就更有成效。
其次,在我們作出許多道德抉擇前,會不會實質上早已決定好了?換句話說,品格自然而然會影響著我們大部分決定要做的事。即使確實有時間斟酌一個決定,不論好壞,決定會受制於我們的習性。因此,道德抉擇主要取決於我們的為人(我們體現的品格及價值觀),而非我們的決策過程。艾里斯·默多克(Iris Murdoch)曾經說過:「在抉擇時刻,選擇已經大致結束。」[1]
第三,在道德的形成及決策方面,品格為主的理論讓人更易於顧及社群的角色。儘管我們經常以獨立自主的個人自居,我們的決定可會深受社群影響。我們即將看到,品格為主的理論可以更有效運用社群提供的道德資源。
因此,有些人認為,與其專注於良好的決策,不如專注於培養良好的品格。他們聲稱,當我們在生命中養成美德和善心,自然就會做良好的決定。
Iris Murdoch, The Sovereignty of Good (London: Routledge, 1970) 37.
確定什麼是美德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如果培養品格和美德如此重要,就必須努力處理幾個關鍵問題。問題是:
- 何謂美德?
- 究竟誰來判定什麼是美德?
- 究竟怎樣培養美德?
其中以第一個問題最容易回答。《牛津詞典》將「美德」解釋為「在道德上被認為是良好或可取的質素」。每種文化都有某些特質備受重視,在其文化背景中被視為美德。[1]
但是,第二個問題究竟誰來判定什麼是良好的品德就有點複雜。多年來,許多哲學家、神學家和思想家試圖列舉美德,並下定義。例如,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強調古希臘美德是正義、剛毅、審慎和節制。早期的基督教領袖安布羅斯(Ambrose 339-397)表示,這些古希臘美德在聖經中已有隱喻,但又另外添加了三種明確的聖經(或「神學」)美德──信、望、愛(哥林多前書13:13)。早在六世紀,教皇格雷戈里大帝就將這七種美德與相應的惡習對比,這些惡習現稱為「七種原罪」。[2]
直到最近,新教神學家才開始認真探索美德。格倫·斯塔森(Glen Stassen)和戴維·古西(David Gushee)提出:「美德是令大家能夠為社群作出(積極)貢獻的性格特徵。」
這對於耶穌信徒有什麼意義呢?我們又應該讓什麼人或事物來判定何謂美德?顯然聖經就是答案。建議大家注意經文中耶穌的生命和教誨,以判斷何謂基督教美德。神的品格在耶穌身上表露無遺。因此,如果我們想知道要培養什麼美德,最好就從觀察耶穌的言行開始。我們認同斯塔森和古西(Stassen & Gushee)的意見,他們指出:
聖經並非千篇一律,基督是聖經的主軸。在處理任何道德問題時,反思問題之餘不可以忽略耶穌基督的意義。
登山寶訓包含了耶穌大部分的道德教義,如欲進一步瞭解耶穌信徒追求什麼美德,這不失為一個好開始。更加要注意的是,耶穌在八福中把重點放在主要美德上--一些他特別重視的特質和行為。虛心、憐恤、飢渴慕義、溫柔/謙卑、使人和睦、哀慟(馬太福音5:1-12)──似乎應該是我們的首要目標。
耶穌在登山寶訓中,反覆指出我們的行為緊繫於我們的品格,緊繫於我們的核心態度和動機。甚至在福音書中不斷強調這種聯繫。例如,「因為從裡面,就是從人心裡,發出惡念,苟合,偷盜,兇殺,姦淫,貪婪……」(馬可福音7:21-22)。
早期的教會很快意識到模仿耶穌十分重要。就以保羅的著作為例,我們發現保羅非常重視品格培養。例如,他勸誡加拉太人不要縱情「肉體的情慾」,而要讓聖靈結「果子」,例如: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溫柔和節制(加拉太書5:16 -25)。保羅對腓立比人說:「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腓立比書2:3-5)。
那麼基督就是我們的榜樣和楷模。衪的品格就是神要我們培養的品格。這些參考資料反映了培養出耶穌的品格是新約的重中之重。
The history of the word "virtue" demonstrates this cultural leaning. Our English word comes from the Latin virtus, which itself comes from the word vir meaning "man, male". The Romans during the early, formative years of their nation needed to survive in a world of invading conquerors. The result is that their word virtus can be translated either "virtue" or "courage". So virtue to those early Romans was manliness and the willingness to defend their families and homes.
Lust, gluttony, greed, sloth, wrath, envy and pride.
品格如何改造韋恩的決定?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這一切關於美德的話題讓韋恩有些困惑。評估自己品格的發展很難。實際上,透過觀察別人來衡量自己的真實個性,可能比起自我分析更為準確。
但是,韋恩在整個決策過程中察覺到一個重要反應,他沒有希望隨便拒絕客人對汽車的投訴以及修理汽車的要求,反而心繫客人,真心希望以眷顧和關懷作回應。實際上,當韋恩回顧一生發展緩慢但真實的基督徒品格,他特別察覺到(也珍惜)同情心、善良和慷慨品格的成長。
結果韋恩發現自己想以許多其他人不可能做到的方式來積極回應客戶的要求。因此,當韋恩開始計算後果時,計算的是自己可以提供多少幫助,多於如何拒絕客戶的要求。韋恩的固有品格似乎已受其價值觀潛移默化。
品格如何在我們的生命中發展成長?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我們都認識一些生命中散發著鮮明個性的人。他們一生的營商方式似乎都能貫徹始終。但是,他們究竟如何成為這種個性的人呢?
在崇尚個人主義的文化中,我們很容易假定這主要是由於此人堅定地奉獻基督,虔誠嚴守紀律,並以養成耶穌的品格為己任。
這些要素固然重要,而且聖靈的改造確實深入我們每一個人,但是這種改造卻很少超出更廣闊的範圍。MacIntyre和Hauerwas(近代兩位倡導美德倫理學者)都強調社群在塑造和體現品德高尚生活方面所發揮的巨大作用。實際上,他們認為傳頌社群的故事(敘事)是塑造群體品格的一股主要力量。故事誘發大家的想像力,讓大家真情流露參與其中。故事亦有助品格和社群發展。
例如,主導著美國文化的故事,多年以來一直都是個人憑著個人力量,拒絕屈從,擺脫社會的壓迫。從法蘭·仙納杜拉(Frank Sinatra)演唱《我行我素》(My Way)到電影《加勒比海盜》(僅舉一例,因為大部份荷李活電影都是這故事的變體),再到貝貝·露絲(Babe Ruth)的流行,主體故事就是個人內心的真我,戰勝不勝負荷的社會期望。不管怎樣,追讀報紙對這類故事的報導及事件發展可以十分有趣。
顯然,聖經為基督徒提供了主要敘述。這也是耶穌個人戰勝社會壓迫的故事,但是耶穌一再否認自編自導自演,反而說指示來自外在,即是來自神(例如,約翰福音12:49-50)。我們要變得像耶穌(約翰一書3:2)。聖經故事提醒我們,要成為神創造的子民,而且要以神的觀點和價值活在世上。這故事可以讓我們發現自己,並以意味深長的寓意誘使我們回應。
對於Hauerwas,Stassen和Gushee而言,耶穌的故事對基督徒至關緊要,我們要模仿的正是耶穌的品格和美德。
但是福音的敘述並沒有向我們突出重點。不知不覺間,我們接收的福音會受到文化和信仰社群過濾。重述這故事的方式 - 強調什麼美德,突出什麼挫敗,如何互相勉勵對方養成故事訴說的習慣和做法 - 這一切對我們如何養成美德都有重大影響。
實際上,我們必須提高警覺,留意一個趨勢,就是所有信仰團體都就著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觀來重塑耶穌。所有人都面對同一誘惑,就是把耶穌塑造成自己的形像。西方教會今天正處於一個富裕豐足的社會,人們對一切成就的自我陶醉是史無前例的。我們面臨的危險是不知不覺間忽略了耶穌的生命和教義對社會、經濟、政治和環境的重大啟示。很不幸,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信仰社群的敘述中,我們剩下的就是一個只限於解決少量個人道德問題的耶穌。
這不是福音的耶穌,因為耶穌要以身作則,教導一套貫徹始終的生活道德,而非只能應付性行為及個人誠信問題,削足適履的道德 - 無論這些問題多麼重要。耶穌的道德觀念所包含的更廣更多。
因此,虔誠的品格並不只是個人轉變的結果,而是社群背景下培育發展而成。而社群必須找到方法來揭露信奉耶穌無可避免的盲點。正如本傑明·法利(Benjamin Farley)寫道:
新約聖經與希伯來聖經,一致強調了信眾社群是不可或缺的背景,這裡指教會,會眾 (ekklesia)。正是在這種充滿信、望、愛薰陶的環境中,基督徒生活作為一個過程得以展開。基督教道德行動的核心,靠的從來不是個人與外來和敵對文化的角力。[1]
Benjamin Farley, In Praise of Virtue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5), 100.
在工作世界中培養耶穌的品格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美德倫理學有重要的教訓給我們:
- 在市場上要做出符合道德的決定不單只是制定良好的決策流程,更不止於同意遵守「道德守則」。我們要變成什麼樣的人實質上影響著我們的道德抉擇。
- 我們不能單憑個人力量培養神的品格,我們需要別人。當我們委身投入一個努力重述、理解、欣然接受,並實踐福音故事的社群時,我們就有可能成為品格高尚的人。商業世界當然需要品格高尚的人。
這些社群必須有方法去認清耶穌的品格,提出難於啟齒又令人不安的問題,以幫助大家面對一知半解的道德生活。果真如此,我們就不太可能重複許多基督徒用似是而非的基督教手法去做生意的不幸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