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靈修材料 / 工作神學項目出品

1. 工作、休息與娛樂的節奏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閲讀經文:傳道書 3:1-8,提摩太前書 4:4-5

還記得那個關於壞僕人花太多時間在辦公室工作,而好僕人則能靈活安排居家遠程工作以便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的比喻嗎?不記得?其實耶穌根本沒講過這樣的比喻。你可能以為聖經對工作與生活平衡有許多講述,但實際上,很難找到直接談論這個問題的經文。聖經並沒有把工作和生活截然二分,因為在古代,工作、生活與家庭往往是融為一體。

工作與生活「平衡」觀念出現的問題在於將它們設想爲兩種競爭的力量。除了那些罕見的時刻,「生活」與「工作」會處於完美張力,一方總是壓倒另一方。然而,在耶穌自己的生命以及整本聖經中,我們看不到所謂的「平衡」。我們看到的是一切以愛神與愛人為中心的工作、休息與慶祝的節奏。

如今,許多人尋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因為我們渴望的不僅是生活的平衡,更是健康、整全與喜樂。我們之中有數百萬人工作過度,導致生活失衡、身體疲憊、心靈枯竭、靈魂耗盡、關係緊張。我們真正的挑戰,不是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而是如何活出一個平衡且豐盛的生命——那是由在工作、休息與娛樂上健康又蒙福的節奏組成。

在接下來的八天裡,我們將探討健康、敬虔的生活節奏的一些要素,以及哪些事物可能使我們陷入不可持續的困境。

禱告:主耶穌,求祢幫助我全然地投入在你呼召我的每一個生命領域。我祈求能藉著在工作、休息與娛樂上建立健康的節奏來榮耀祢。阿們。

2. 當工作成為偶像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閲讀經文:傳道書4:6,以賽亞書30:15

真正的安息能把我們帶入與神、與人的正確關係。當我們經歷這種安息,我們會感到煥然一新,更加清醒,更有創造力,也更具人性。我們愛人的能力以及渴望建立關係的能力都會增長。缺乏安息會損害我們工作的質量和意義,並會對我們的健康,家庭和個人生活產生負面影響。

難以進入安息,或許表明我們已經把工作奉為偶像。作為墮落且破碎的人,我們可能一味地投身工作,妄想僅靠它會給我們帶來意義,目標,安全感,或是幸福。我們的工作可以被對完美、自我價值,讚賞或是地位的渴望所驅使。也許有一些人通過與人攀比,努力比他人擁有更多來定義成功。而另一些人可能用工作來逃避處理人生其他方面的問題。在過度工作的祭壇上,我們犧牲自己的健康,家庭和原則。

工作的偶像或許會一時愚弄我們,直到我們錯失升職,被解僱,被裁員或是被勒令退休。到那時我們發現工作有盡頭,與此同時,我們與家人和朋友已經成為陌生人。滿足感不是來自瘋狂的工作。它在乎歸回安息。而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信靠我們在基督裡的身份已經足夠了。

禱告:主耶穌,如果我已經將工作當成偶像,甚至成癮,我悔改並且求你醫治我偏離的心。幫助我踏出所需的步伐進入真正的安息。阿們。

3. 安息日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閲讀經文:路加福音6:1-5,出埃及記20:8-10,馬可福音2:27

在路加福音6:1-5 中,正值安息日,耶穌和他的門徒餓了,就掐起麥穗搓著吃。有幾個法利賽人指責他們這樣是在安息日做不可做的事。耶穌回應說當年大衛和跟從他的人饑餓之時,也違反神聖的律法,進了神的殿,拿陳設餅吃。耶穌最後說:「人子是安息日的主。」

這意味著守安息日應當立基於明白神的心意,而不是制定越來越繁瑣的規則和例外條款。安息日的本質,不在於特定一週中的某一天。而是為著自己、家人和所服事的人的益處,建立一個合適工作與休息的節奏。

當我們在安息日停止工作時,實質上我們承認生活不僅僅由工作或生產力所定義。作者沃爾特·布魯格曼(Walter Brueggemann)曾這樣說:「安息日是一個具體可見的見證,表明神才是生命的中心——人類的生產和消費,都發生在這位創造天地的神所設定、賜福並約束的秩序之中。」從某種意義上說,藉著安息,我們放下一部分自主權,擁抱自己對造物主的依賴。

安息日的安息,歸根結底是一種信靠的行為。要遵守安息日,必須勇敢地信靠神會供應我們的需要。這提醒我們,人生最終所依靠的,不是自己的辛勤勞作,而是神的供應和恩典。這對兩種人來說都是挑戰——那些為「萬一不夠怎麼辦」而掙扎的人和那些為「無法認清什麼是足夠」在危險中掙扎的人。

禱告:主耶穌,幫助我信靠祢。求你使我能守安息日,不是出於律法主義,而是出於明白天父的心意。阿們。

4. 拔下插頭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閲讀經文:路加福音5:15-16,馬太福音11:28-30

智能手機幾乎讓我們隨時接觸到喧囂的人群。任何人隨時都可以打電話給我們,也可以發送電子郵件、簡訊,或透過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照片牆(Instagram)和油管(YouTube)將他們的個人喧囂直接播報進我們的口袋裡。

耶穌深知喧囂人群的危險,因此他經常退到曠野去禱告。這也是一個原因為什麼他的軛是容易的,他的擔子是輕省的(太 11:28-30)。他不僅為律法主義的宗教提供替代方案,也賜下恩典以及我們每天藉著禱告經歷恩典的方法。

我們必須立志禱告過一個安靜的生活。永遠都會有更多的工作要做!永遠都會有人群來慶祝我們的善工。人群稱讚耶穌所做的事,所以他退去了。他停止醫治人,是為了禱告。耶穌來並不是要透過努力行善、辛勞工作來救贖世界。

耶穌基督以他的本性救贖世界,這本性是不受死亡的束縛。我們也當存著與耶穌基督同樣的心志,並且,像耶穌一樣,每日退到神那裡與祂會面。神會提醒我們自我的本性。祂會說:「你是我的孩子。」當我們在神面前記得自己是誰時,每日待辦的清單將會變得易於管理且合適,義務將顯得輕省。禱告之後,我們就能夠拿起電話,毫無焦慮地服事人群。

禱告:天父,求你幫助我定期地從世界的喧囂中、從繁重的工作、過多的社交活動、過度的娛樂、還有那些把人群不斷送進我口袋的智能手機中退離。主啊,當我退到你那裡之後,求你幫助我回到人群中,帶著能力聆聽他們的喜樂,並像耶穌一樣服事他們。阿們。

5. 平衡工作和家庭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閲讀經文: 馬太福音25:40

努力經營婚姻,養育子女和維持健康的關係是一項聖潔的呼召。神的工作包括愛我們的配偶和撫養我們的孩子。我們越是領悟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服事主的意義,就越能對如何分配時間做出智慧且艱難的決定 -- 為著神的旨意和榮耀。

尊崇家庭和健康關係的呼召,要求我們在工作上設定邊界,承諾投入時間,並建立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我們生活在一個高度看重成就的文化中。我們越是設法在日程中塞進更多的活動,我們的生活理應變得越豐富。每週工作六十或者七十小時是勤懇的標誌,我們的孩子們也不斷地在運動隊和鋼琴課之間穿梭。同時做多件事是常態,以致於我們竟需要用廣告宣傳來告訴人們不要邊開車邊發短信。

這是這個世代的智慧;而我們的智慧應該來自別處。我們容易強迫自己竭盡所能做很多事。下一次,當你考慮「再多做一件事」,問問自己(和你的家人!)這會如何影響你所愛的人。有時候,我們日常工作的屬天呼召是有信心說「不」。

禱告:主耶穌,幫助我,我禱告祈求從你的眼光來看待生活。幫助我知道,不僅僅在工作中榮耀你,當我奉獻在你所賜的家庭和關係時,也榮耀你。阿們。

 

 

6. 你的身體是神的殿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閱讀經文: 哥林多前書 6:19, 羅馬書 12:1

根據哥林多前書,我們的身體是聖靈的殿。神的殿不是被敬拜的對象,卻必須妥善保養,好使我們能藉此敬拜神。實際上,正是藉著我們身體這個器皿,我們才能經歷並領悟神的愛,也用它來服事他人。因此,我們應盡己所能,善待並尊榮自己的身體。充足的休息、營養和鍛鍊,都是敬拜神的方式。

禱告: 主耶穌,我祈求你幫助我,盡我所能地尊榮你賜給我的身體,從而尊榮你賜給我的生命。阿們。

7. 尋找玩樂方式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閱讀經文:路加福音 18:15-17

玩樂並非是孩子的專利。如果你工作壓力大,玩樂的精神可以帶來平衡、創造力和健康。玩樂能減輕壓力,增強身心健康,並開啟新的學習方式。玩樂提醒我們童年的感受——天真爛漫、萬物皆新。每當神將我們的心引向美好,他都在邀請我們去玩樂。

一篇題為「玩樂對成年人的重要性」的文章中,引用精神科醫生史都華·布朗對「玩樂」的定義。布朗醫生指出,玩樂的重點是「實際的體驗,而非達成目標」,且活動「並非必要」。他說,你做它只是為了樂趣。

在這個追求高度效率的世界中,我們需要重新學習如何玩樂。玩樂並非「大小皆宜」的追求。如果我們連續數月都「只工作不玩樂」,就需要嘗試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

你是那種喜歡高唱九十年代金曲,遛狗,或是與朋友喝咖啡的人?尋找你玩樂的方式。讓它在你裡面發揮作用,提醒你如何像個小孩子。雖然我們在信仰上要不斷成熟,但在某些方面,我們必須記得要回轉像小孩子一樣。畢竟,「因為在神國的,正是這樣的人」。

禱告:主啊,我知道你不要我過著被工作支配的生活。求你幫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享受喜樂、安息和玩樂的小片刻。幫助我重新得力。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