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專業人士

文章 / 工作神學項目出品

在銀行工作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銀行從業員處身金融服務的前線。作為救贖手段的第一步,他們要弄清楚自己在金融中介機構的特殊職能,可以如何以愛和公義服侍儲戶或借款人,然後集中精力把這種愛和公義發展成為一己之長。

例如,銀行貸款決議部門的成員可以主張關注借款人的特定處境。美國按揭貸款危機中「機械式批核」掀起的風波顯示,太多借款人感到財務關係方面已經不復存在,亦沒有人關心他們的需要。這並不一定意味著銀行從業員應該反對一切因斷供而終止贖回權的政策,然而,事件確實表明需要關注個別陷入困境的借款人。

銀行的人力資源專業人員可以特別關注求職者對愛和正義的熱忱,作為考慮招聘因素。如果金融從業員未能漸漸弄清楚如何用工作向儲戶和借款人推廣愛和公義,或者不能令機構朝這方向改變,也許他們不適合這個機構。

財務專業人士要注意自己對於兩個聖經的金融財經基礎作業手法。首先,金融專業人員通常充當客戶的代理人或管理人,這就有義務將客戶的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上。其次,金融專業人員經常洽談並簽訂合同,或者作出承諾,因此也有義務仔細評估其機構履行協議的能力及意願。管理與信守承諾是金融財經的神聖基礎,因此金融專業人士必須在神面前行事。

作出貸款決定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金融神學可以給我們怎樣的資訊,去決定是否向特定客戶提供貸款,以及利率為何?這裡突顯了幾個聖經的金融財經基礎。第一,銀行家並非無所不知,因此需要努力去了解有意借款人的處境及需要。更有必要幫助借款人評估貸款是否真正對他們有利,以及如何令收益用得其所。

第二,沒有一方可以預知未來,因此雙方設想未來時都應該謹慎保守,討論貸款過程中會出現什麼問題,以及如何克服困難,才是明智之舉。

第三,銀行家可以引導貸款人以公義和愛心向借款人放款。借款人可以從容償還的貸款,就是公正仁愛的貸款。不先以低息誘人然後加息的貸款,應該是公正仁愛的貸款。相反,如果貸款會令將來累積更多債務- 通常是信用卡──就不是表現愛和公義的好方法。

利率有必要隨貸款風險而改變,正如借款人需要分擔貸款的風險調整後收益。但是,如果利率太高,以至影響借款人的福祉,就有違聖經財務管理的目的。當市場利率因借款人信用狀況而變得高不可攀時,聖經原則暗示了若干行動方針。首先,以補貼利率提供貸款。其次,幫助借款人尋求善用高息貸款的方法。第三,協助買家向政府或慈善機構尋求資源,而非舉債。第四,幫助借款人找出無須舉債度日的方法。也許最合聖經原則的貸款辦法,就是由非謀利組織向窮人發放零利率貸款,加上財務及營生輔導。[1]

McIlroy, "Christian Finance?", refers to this as the "virtue of generosity" and calls for interest free loans and other support for the poor.

其中有些解決方案不屬於我們所界定的金融領域,但那些金融機構工作人員可能是唯一能夠為窮人在金融迷宮裡導航。這可能帶出一個契機,讓金融工作人員超越工作要求──以及工時範圍──表現愛和公義。向窮人貸款困難重重,亦幾乎可以肯定為什麼聖經對此作專題討論。[2]

Microfinance is an example of loans at high interest rates to the poor extended in a loving supportive community.  Although this model seems to work in certain cultures, it is hard to argue that charging a high interest rate to the poor is a Biblical model.

 

在對沖基金工作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對沖基金是一種共同基金,投資於個人儲戶通常無法接觸的專門金融工具。對沖基金往往監管寬鬆,槓桿率高,而且可以投資於種類繁多的金融工具,收取的管理費比一般共同基金高。對沖基金近來一直出現在新聞中,皆因一些對沖基金經理賺取了巨額管理費,又有一些被指牽涉內幕交易。當股價大幅下挫時,對沖基金往往備受指責。

大家可訴諸我們的金融框架去理解對沖基金。對沖基金可以為儲戶提供較高回報,多一點風險,卻少一點受制於經濟周期,是愛的表現。許多對沖基金投資於衍生工具,因此,為衍生工具合約的借方及投資者提供了減低風險的機會。對沖基金這樣就可以向那些期待降低風險的公司表現出愛。對沖基金可以被視為證券市場的批發商,業務在於買入供過於求的產品,賣出求過於供的產品,從中圖利,同時保持市場暢順運作。對沖基金令證券價格反映更準確的內在價值,也可算是一種社會服務。

任何一隻對沖基金的投資都很複雜,很難準確說明愛和公義從何而來。如果所有倉位都是自願的市價交易,可以假設各方都期望從中得益。但是,複雜操作可能掩飾著隱藏補貼、權力不對等、信息不對稱、避稅或其他違反聖經金融財經基礎的行事。有些對沖基金的投資策略特別,可以很清楚表現出對儲戶和借款人的愛,然而其他對沖基金未必做得到。無論是對沖基金還是任何投資,金融專業人士及投資者努力做好研究會大有好處,要弄清楚對沖基金是否有良好管理、表現出愛和公義,抑或對沖基金經理唯利是圖,不惜犧牲各方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