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材料

靈修材料 / 工作神學項目出品

工作: 神的好主意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在「創世記」中,我們看到工作從一開始就是神的計劃。我們也看到神給人的最初使命是與祂一起同工,參與祂的工作。我們感謝《工作神學項目》為我們提供此計劃。欲了解更多信息,請瀏覽:https://zh-hant.theologyofwork.org/

1. 工作的神

回到目錄

閱讀經文:創世紀 1:1-2, 2:7

聖經以講述神的故事開始。這不是對神本質的描述,也不是歌頌神榮耀的讚美詩。相反,聖經首先揭示神的行動:神創造天地,曾經一片虛無,如今卻有了物質。實際上,如今有了萬物。聖經有一個震撼的開始。

用更通俗的話說,聖經告訴我們的第一件事就是:神工作。祂創造萬物。行使創造、異象和命立就立的大能。透過「創世記」第一章和第二章,我們看見神全心投入於創造物的塑造。

「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創1:2)。這初始的創造,雖然仍是「空虛混沌」,卻具有空間「淵面」和物質「水面」的維度,神全然地參與這世界物質的創造「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其後在第二章,我們看見神使用這世界的塵土來工作。「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創2:7),工作不是附加在聖經故事中的,它一開始就存在。起初,神在工作。

禱告:親愛的主,謝謝祢在聖經中慈愛地向我們啓示祢自己。首先祢向我們展示祢是那創造萬物的神。祢曾工作,現在仍在工作。願祢今天在我裡面、藉著我的生命作工。幫助我看見今日我做的一切工作,都是效仿祢的創造。阿們。

進一步探索:閱讀「神創造這個世界(創世記1:1-2:3」,摘自工作神學聖經注釋。

 

2. 照著神的形像

回到目錄

閲讀經文: 創世紀1:27 – 28,2:15

神照著自己的形像,帶著工作的目的創造人(創世紀1:27)。從起初,神就計劃和創造人成爲祂的小同工參與實現創造的工作。神創造一個完美無瑕的世界,然後創造人類繼續完成創造的使命。

「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全地』」(創世記1:28a)神本可以自行創造一切所能想象的, 並親自充滿全地。但是祂卻選擇創造人類與祂一起同工,實現這個世界的潛能,讓人參與神的工作。「耶和華神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avad)看守(shamar)。」(創世記2:15)這兩個希伯來詞語, Avad(「工作」或「耕種」)和shamar(「看守」),也分別用來表達敬拜事奉神和遵守祂的誡命。依照神的旨意所完成的工作有著無庸置疑的聖潔。

藉著我們的工作,神帶來食物和飲品,產品和服務,知識和美麗,組織和社群,成長和健康,以及歸於主的讚美和榮耀。 我們的工作是服事神。很大程度上,藉著工作我們可以為共同的益處做出貢獻,找到日常生活的意義,並留下影響世界的印記。每個人都想改變這世界,使人生有意義。是因為在被創造時我們就被賦予重要的意義。

思考我們工作的含義。 如果是神,祂會如何做我們的工作?神會賦予它怎樣的價值?神會做出什麼樣的產品?神會服事誰?神會建立什麼樣的組織?神會選用哪些標準?我們的工作如何彰顯神?當我們完成一項工作,是否看著結果說「神啊!感謝你給我這個特權與你一起同工完成這份工作?」

禱告:親愛的神,感謝你信任我,讓我參與你的事工。你照著自己的形像造我。求你幫助我活出這形像工作,並把榮耀歸於你。阿們。

進一步探索:閱讀「生養/成長(創世紀1:28, 2:15, 19-20)」摘自工作神學聖經注釋。

3. 工作與救贖

回到目錄

閲讀經文:創世紀3:17-19,21,哥林多後書5:18,啓示錄21:1

在創世記第三章,亞當和夏娃犯了罪。他們的決定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其影響力一直延伸到現代的職場。由於他們的罪,我們在創世紀第三章讀到:「…地要為你的緣故受咒詛。你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地裡得吃的。地必給你長出荊棘和蒺藜來...」(創世記3:17下-18上)

罪造成人和神、人和人,以及人和供養他們的土地之間的隔離。工作變得更加困難,也很可能失敗和出現意外結果。工作本身並不受咒詛,但咒詛卻影響我們的工作。

請注意,雖然地「受咒詛」,但是人卻沒有,因為神沒有離棄人。事實上,神繼續供給亞當和夏娃,甚至在他們缺乏技能時,為他們縫製衣服(創世記3:21)。

儘管有咒詛,創世記第一章和第二章被委託的工作仍在繼續。土地依需耕耘,自然現象依需被研究、描述、命名。男人與女人仍需從事生產,生養眾多,繼續管理受造之物。

但現在,第二層工作也必須被完成 —— 就是醫治、修復出錯的事物和犯下的惡行。在一個充滿罪惡和悲傷的世界裡,許多工作是在回應神的救贖:科學家和銷售員透過提供產品幫助人們勝過各種的困難,使生活更輕鬆、更健康。執法者和家長在混亂中提供安全保障。會計師和修理工更正不完整的帳目,修理家電和改進技術。

這些及其他更多的工種都預示著將來復興的希望(啓示錄21:1)。有一天,破碎將消失;痛苦將不再。直到那一天,即使最令人沮喪的工作也能為我們帶出「和好的職分」(哥林多後書5:18)。當我們向這世界展示神的品格,並努力救贖破碎的領域時,就能反映出耶穌在我們生命中已成就的工作。

禱告:神啊,唯獨祢是我們榮耀的救贖主。但祢賦予我們權能,讓我們能向身邊的人展現祢的榮耀和救贖。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工作榮耀祢的形像、品格和屬性。向我們顯明,在哪裡藉著修復破碎的領域來彰顯祢福音的工作。阿們。

進一步探索:閱讀「人在墮落的被造中工作(創世紀 4 - 8)」,摘自工作神學聖經注釋。

剛強壯膽地前行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你如何從聖經的視角來面對失敗並且從失敗中走出來呢?這5天的閱讀計劃來自於工作神學。

1. 成功和失敗無法定義我們

回到目錄

閲讀經文:腓力比書4:11-13

很多人認為使徒保羅是成功的。由於他的事工,福音快速的傳遍羅馬帝國。在他去世後不到一百年,他曾到之處都建立了強大的教會。但是在保羅的時代,很少有人,包括保羅自己,會稱他為成功者。顯然的,保羅的外貌和口才并不引人矚目,聲音也不動聽。他自己也承認,充其量不過是個平庸的講道者。他的事工時常使他陷入困境,致使他被鞭打,入獄,還被趕出城。

保羅并不在意當時公認的成功或者失敗的標準;他沒有用它們來衡量個人或者是事工的價值。有趣的是,保羅還説他必須學習對自己的處境知足。他一開始沒有這樣的態度。做到無論處境如何都快樂,這不是人的本性;我們希望處境順利使得我們快樂。

但是因著基督在我們的生命中翻轉性的同在,我們學習到知足(和不知足)的源泉由我們的處境轉向神。我們是祂所愛的兒女 —— 因著我們在基督裏的身份被愛,不是因著我們成功或者失敗。這才是我們最真實的喜樂源泉。

在著作《贏在失敗》(Winning Smart After Losing Big) 裡,企業家羅布. 斯特恩斯 (Rob Stearns) 對於自己的失敗回應了類似的觀點。斯特恩斯說,經歷失敗和成為失敗是截然不同的:「失敗前和失敗後,你是同一個人。」是堅强的品格使我們從失敗中站起來,繼續前行。

但是我們從哪裡得著力量繼續前行呢?保羅坦承這種力量不是他靈裡自有的,而是從基督而來。「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立比書4:13)。艱難和失敗教會了使徒保羅去祈求力量。他學會在失敗後投入神永在的膀臂裡。

禱告:神啊,當我面對失敗,我禱告我會在你的話語裡找到我的價值。幫助我,從你永在的膀臂裡得著力量和喜樂。謝謝你亙古不變的愛。阿們

2. 從錯誤中學習

回到目錄

閱讀經文:馬太福音 5:4,哥林多後書 12:9,以賽亞書 40:31

在馬太福音 5:4 中,耶穌說:「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當我們反思自己的失敗時,我們可以領受這個應許。

失敗可能是他人的行為、無法控制的環境、我們自身的行為或這三者結合的結果。雖然失敗令人不愉快,但從長遠來看,它可以使我們受益。當我們因為悔恨自己的錯誤而迫使自己與神和他人和好時,神會安慰我們,各種關係也會改善。

對於那些在完美主義中掙扎的人來說,哀慟使我們謙卑,並把我們變得人性化。因焦慮而驅動的努力使我們與自己的情感疏離。允許自己有真實的悲傷情緒可以消除這種焦慮和它帶來的壓力。

感到悲傷是令人難受的。然而,若沒有此種悲傷情緒的祝福,我們可能永遠都不會鼓起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但是,當我們這樣做,可能會驚訝地發現,通常大家是多麽願意原諒我們。如果我們得罪一位同事、學生、客戶、員工或其他人,我們可以承認錯誤,請求原諒,並承諾從錯誤中學習。

當然,我們也必須在禱告中面對自己的失敗。我們可以先尋求寬恕,再祈求智慧、勇氣和毅力來面對未來的挑戰。失敗教導我們必須要依靠神又真又活的大能。對基督的信心使我們能夠藉著祂的大能去完成我們靠自己做不到的。

禱告:親愛的神,感謝祢給我這個成長的機會。我祈求智慧、勇氣和毅力,讓我能夠適當地哀慟並從錯誤中學習。阿們。

進一步探索:閱讀「“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爲他們必得安慰。” (馬太福音5:4)」,摘自工作神學聖經注釋。

3. 成功與失敗是生活的一部分

回到目錄

閲讀經文:傳道書9:11-12

失敗時我們很容易將失敗歸咎於自己或者周圍的人。然而,我們不應該自欺欺人的認為失敗總是自己缺點的結果,也不應該相信成功完全取決於自己的長處。 成功與失敗可能只是出於偶然。

例如,微軟公司之所以開啓成功的大門,很大程度上是IBM隨意決定將MS-DOS操作系統使用在一個叫做個人電腦不起眼的項目中。比爾·蓋茨後來回憶道“我們成立第一家針對個人電腦的軟件公司的這個時機,是我們成功的關鍵要素。這個時機並不完全是運氣,但是沒有這樣好的運氣,也不可能有後來的成功。” 當比爾·蓋茨被問起他為什麼在IBM剛剛開始嘗試個人電腦時就創辦做軟件公司,他回答道 “我只是出現在對的時間和地點。”

以上這些並不是説勤奮和創造力不重要。這些品質預備我們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機會,並且它們也可能會為我們創造出本不存在的機會。然而,一個工作上成功的人并不比另一個失敗的人更配得這個機會。

如果我們對於成功的回應僅僅是自我陶醉,我們是在實行偶像崇拜;如果我們的回應是感恩,那麼我們就是在敬拜神。如果對於失敗的反應是絕望,我們是在經歷偶像破碎帶來的空虛;但如果反應是堅持不懈, 那麼我們則是在經歷神恩典的大能。

禱告:信實的天父, 儘管我常常希望可以掌控生活,但有些情況不在我的控制當中。感謝你賜給我機會和能力,讓我在過去取得成功(無論大小)。在經歷失敗的刺痛時,幫助我重新振作並從失敗中學到的繼續前行。阿們。

進一步探索:閱讀「無法料想後來的事(傳道書9:1-11:6)」,摘自工作神學聖經注釋。

4. 神成就祂的旨意

回到目錄

閲讀經文:士師記4:8-9,希伯來書11:32-29,約拿書1:1-17

軟弱有時會阻撓工作,達不到該有的標準。若我們認識到工作被不順服、怨恨、懈怠、恐懼、自私,和其疾病他所纏累時,就能在聖經故事中找到安慰。

思考希伯來書11章提到的名字裏有亞伯拉罕、參孫、大衛等等。讀他們的故事時我們清楚地看到他們經常的、特別顯著的失敗。譬如,我們用世人的眼光來看巴拉作為一位將軍的膽怯(士師記4:8-9),可能看不到絲毫的信心。然而在神的眼裡,祂看到這些英雄的信心,他們將成功歸功於神的恩典,而不是自己。

約拿的故事是另一個例子。約拿為要躲避神而登上與神指示相反方向的船。即使這樣,約拿小小、短暫的順服神,最終也成為他周圍人的祝福。在船上他承認:「我敬畏耶和華 ─ 那創造滄海旱地之天上的神。」(約拿書1:9)並為船友犧牲自己。

結果,船上其他人在大風狂浪中幸存下來,並開始跟隨神。「那些人就大大懼怕耶和華,向耶和華獻祭,並且許願。」(約拿書1:16)神通過約拿猶豫不決、有瑕疵、斷斷續續的服事成就祂完全的旨意。即使我們做得不好,神藉著祂的大能,仍能實現祂的每一個旨意。

跌倒時我們可以從這些事例得到鼓舞。我們可能曾對同事說話刻薄、對學生不耐煩、忽視家庭的責任,或草率完成工作。但我們有信心,即使在我們的软弱和失敗中,神也能夠實現祂對世界的旨意。

禱告:父神,感謝你,我與其他服事你的人一樣,都是有罪的,有時也虧欠犯錯。但你仍然使用我們完成你的旨意。你是偉大的神。阿們。

進一步探索:閱讀「真實的信心(希伯來書 10 - 11)」,摘自工作神學聖經注釋。

 

 

5. 不要耿耿於懷

回到目錄

閲讀經文:路加福音 22:31-34

在路加福音第二十二章,我們瞥見彼得與耶穌之間的一段對話。一開始就是壞消息 ——「撒旦想要得著你們,好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路加福音22:31)彼得放膽宣告他準備好與耶穌一同下監,甚至同死。耶穌用讓人膽寒的預言來回應他:「彼得,我告訴你:今日雞還沒有叫,你三次說不認得我。」(路加福音22:34)路加沒有記錄彼得的反應,但是無論彼得是否相信耶穌的預言,他一定是非常的焦慮。

然而,我們在這段經文裡找到鼓勵。就在耶穌説他已經為彼得禱告之後,又補充說:「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路加福音22:32)

耶穌深知彼得即將失敗。但是這並沒有阻擋他把堅固其他門徒任務的委派給彼得。耶穌不看彼得顯而易見的缺點和將來的失敗。他看到彼得身上的優點,他的堅強,信心和憐憫心。他知道儘管彼得會在這過程中經歷失敗,仍將成爲建造其他門徒的人。

這對我們是多麼大的鼓勵啊!我們知道自己的弱點。有多少次我們活不出神的標準。我們是破碎的,有罪的人。但是耶穌不看我們的缺點和失敗。耶穌呼召我們加入他的服事,不是因為他對我們有不切實際的期待,而是因為他完全認識我們。他知道我們必然會犯錯。與此同時,他也看到我們具備服事的恩賜。

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固然重要,但是不能讓它成為阻礙。我們必須要繼續向前,相信神必寬恕和帶領,為未來做好準備。

禱告:天父,幫助我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並且,當我領受你的寬恕和帶領,堅固我繼續向前,認識到你必看顧,並呼召我進入一個有意義的生命。阿們。

進一步探索:閱讀「路加福音與工作」,摘自工作神學聖經注釋。

如何做出正確的決策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我們在工作中經常面臨道德困境。我們如何依據聖經作出正確的決策?這個計畫裡的每一天都為你提供了一個關於艱難決策的現實案例,以及一些你可以使用的聖經決策原則。

1. 你的決策會帶來什麼後果

回到目錄

閱讀經文:申命記28:1-6,申命記28:15-19

1982年秋天,強生公司 (Johnson & Johnson) 的董事長詹姆斯.伯克(James Burke)面臨了他職業生涯中最大的危機。公司從一名記者那裡得知,他們的旗艦產品泰諾(Tylenol)與芝加哥地區的七起中毒死亡事件有關。沒有人知道這些膠囊是如何或為什麼被毒害,伯克也不清楚這對公眾的威脅有多大。

你會怎麼做?

《聖經》建議我們在做決策時應首先考慮行動的潛在後果。申命記28章表明,有些行動帶來祝福,而有些則帶來詛咒。伯克可以採取哪些行動來拯救他的公司免受潛在的詛咒?他怎樣祝福消費者及泰諾品牌今後的發展呢?

伯克迅速考慮幾種策略的後果,重點是確保消費者的安全。儘管短期內強生公司損失了1億美元,但伯克說服強生公司的股東,召回所有泰諾膠囊。伯克還舉辦了一場昂貴的媒體宣傳活動,警告消費者在泰諾重新被認定安全之前不要服用。

這些舉動短期内對強生公司來說代價高昂,長遠來看卻挽救了泰諾品牌。在強生公司推出新的防偽包裝後,泰諾迅速收復失去的市場份額。公眾對伯克在危機期間通過透明度和道德的決策建立的信任表示讚賞。

當你面臨艱難的道德困境時,考慮每一個選擇的潛在後果。列出你能想到的所有後果,包括短期和長期的。哪一個選擇會帶來更多的祝福?

禱告:主啊,賜給我從你而來的洞察力,看清楚選擇所帶來的後果。引導我走向祝福,遠離咒詛。阿們。

進一步探索:專注於結果有其局限性。欲獲取更多洞見,請閱讀「「好」可以衡量嗎?」,摘自工作神學聖經注釋。

案例研究資料來自《泰諾與詹姆斯.柏克的傳承》,《時代》雜誌,2012年10月5日,網址:http://business.time.com/2012/10/05/tylenol-and-the-legacy-of-jjs-james-burke/

2. 你想成爲什麽樣的人?

回到目錄

閲讀經文:以弗所書5:1-2,彌迦書6:8

我們在困境中的決策揭示我們的品格。以弗所書中勸勉我們要效法神,那麼做出正確決定的一種方法就是自問「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彌迦書告訴我們,神要求公義,憐憫和謙卑。因此我們可以相信如果一個行動方案使我們更加公義,憐憫或者謙卑,很可能就是正確的決策。

薩莉·克勞切克 (Sallie Krawcheck) 在剛剛接管美林證券財富管理部門時,得知這個部門的“穩定價值基金”正陷入困境。客戶會選擇購買這個基金是因為公司宣傳該基金非常安全,適合使用養老金作投資。但是美林證券在管理這個基金時,卻採取比宣傳中更加冒險的投資方式。由於沃爾瑪 (Walmart) 在這基金投入大量資金,美林證券操作的虧損將對退休的低收入員工造成最嚴重的打擊。克勞切克面到兩個選擇:一個是對沃爾瑪的員工說「算你們倒楣」;另一個是動用美林證券的資金庫來彌補損失。

哪一個決定體現公義,憐憫,和謙卑呢?

最終,薩莉決定成爲一位為錯誤道歉的人。她不想成為從他人的損失中牟利的人。她用美林證券的利潤彌補這個基金的虧損,即使這樣做可能會讓她丟掉工作。

當你在工作中面臨艱難的決策,捫心自問「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權衡每一個抉擇對你品格的影響,然後做出決定。

禱告:主啊,我願意效法你的行為。求你用你的話語塑造我的品格。阿們。

進一步探索:欲瞭解更多關於一個社區如何培養良好品格的信息,請參閱《工作神學項目》文章「品格如何在我們的生命中發展成長?

案例研究資料來自《7位商業領袖分享他們如何解決職業生涯中最大的道德困境》,《快公司》雜誌,2015年6月2日

3. 正确决策的黄金法则

回到目錄

閲讀經文:馬太福音7:12

安東尼·蘇胡 (Anthony Soohoo) 在蘋果公司 (Apple Inc.) 負責筆記本電腦 PowerBook 的上市工作。測試顯示,極小部分的 PowerBook 樣本中存在一個有害的缺陷。蘇胡「頂著巨大的壓力,要決定是否推遲將產品推向市場。」如果推遲,將損失數百萬美元,但如果推行上市,也存在著長期風險。

蘇胡設身處地為顧客著想,決定推遲產品的上市。

蘇胡回憶道:「如果這個缺陷比我們想像的要嚴重,它可能導致我們大幅度地失去顧客的信任。站在顧客的立場上,我認爲推遲上市是他們期待蘋果會做的。當時這不是一個受歡迎的決策,但對企業是正確的決策。」

蘇胡的推論是馬太福音7章中耶穌所讲的黃金法則的再現: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這是一個適用於決策的簡單法則,因為只有一個問題要問:「如果角色互換,我想別人怎樣待我?」

儘管這個法則很容易應用,堅持正確的決策並不總是容易的。做正確的事情往往會帶來個人風險。職場也存在著競爭壓力。你可能會迫於壓力而做一些較容易做的事情,而不是堅持做你認為正確的決定。

我們可以根據決策所產生的後果、對我們品格的影響或對周圍人的影響來評估決策。最終,做正確的事是實踐中培養出的習慣。向神尋求智慧做出正確的決策和勇氣去堅持到底。

禱告:主啊,指引我做出正確的決策和賜我力量去堅持到底。阿們。

進一步探索:欲瞭解更多關於藉著我們的工作關愛人,請參閱《工作神學項目》聖經注釋「你當愛人如己 (利未記19:17-18)

案例研究資料來自《7位商業領袖分享他們如何解決職業生涯中最大的道德困境》,《快公司》雜誌,2015年6月2日

僕人式領導方式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在工作中實踐僕人式領導方式,會是怎樣的一幅圖景呢?這個為期5天的計劃意在於幫助你提高領導力,內容包括在工作中實踐僕人式領導的實際範例、相關的思考問題、經文以及禱告。

1. 僕人式領導

回到目錄

閱讀經文:馬可福音10:35-45

在馬可福音第十章,我們看到雅各和約翰請求耶穌讓他們坐在他的左右手來分享他的榮耀。在這樣的位置上,他們會受到尊敬和得到非凡的權柄。耶穌抓住這個教導的機會,來揭示他那截然不同的領導方式。他解釋說,外邦人的領導者「尊為君王的治理他們」,並且「操權的管束他們」。但是,耶穌的跟隨者必須走一條不同的路。

耶穌說,「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做你們的用人。」這句話的希臘文原文更加直白,「誰想在你們中間為領導者,就必做你們的僕人。」這裡被譯作「僕人」的詞是diakonos(這個詞有時用來指餐桌邊的侍者)。僕人關心他人的需要,而不是自己的需要。這個詞意味著一個人以恭順和謙卑的職分服事他人。

耶穌對於領導方式的異象一定讓門徒們感到震驚。領導者如何同時又是僕人呢?這個問題至今天依然困擾著耶穌的跟隨者。所有人都傾向追求地位和權勢,而不是謙卑服事的機會。

僕人式領導的理念在今日如同在耶穌那個時代一樣,與主流文化反其道而行之。然而,當我們管理他人時,我們就是被呼召做僕人。即使在為著所領導的機構尋求最大益處的時候,我們也必須尊敬待人,關心他人的需要,為他們尋求最大的益處。跟隨耶穌的領導方式不容易,但作為基督徒,我們尋求順服和效法耶穌,這是我們被呼召去做的。

反思:當你聽到「僕人式領導」這個詞,你會想到什麽或誰?你是否從某位領導者那裡體驗過這種領導方式?

禱告:親愛的主,僕人式領導的異象是一種挑戰。這種方式對我而言並非天性使然。主啊,請你翻轉我的想法和態度。幫助我看到同事們的需要並且伸出援手關心他們。

願我扶持那些職位比我低的下屬,尋求尊榮他們并且認可他們的貢獻。幫助我謙卑地行使賜給我的權柄。總是把「你的僕人」看作是我首要的身份,因此也去作他人的僕人。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