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7 從那些正在尋找你的解決方案的人入手
梅爾·吉布森拍《耶穌受難記》花了2,000萬美元的製作費,而且都是他自己的錢。因此,他的廣告預算非常少。為確保不浪費任何推廣預算,他希望推廣工作儘量做到定位精准。他不只是問自己,我怎樣才能讓儘可能多的人知道這部電影,而是將問題重新定義為,「誰最有可能想看一部關於耶穌基督受難、死亡和復活的電影?」
吉布森決定,福音派牧師將是最合適的行銷對象,因為他們一直在尋求以一種發人深省的方式傳遞福音。負責這部電影市場行銷的鮑勃·哈欽斯 (Bob Hutchins) 寫道:
在影片拍完之前,梅爾·吉布森就開始邀請牧師們參加私下放映。開始時,每次參加私下放映的只有一小群牧師,大概10到12人。到了發佈前一個月,每次參加的牧師人數多達5,000名。一個超大型教會——柳溪教會 (Willow Creek) 的主任牧師比爾·海伯斯(BIll Hybels)在看完電影並沉默片刻後問吉布森,「好吧,你需要我們做什麼?」這些牧師們開始鼓勵會眾去看這部電影,甚至還為他們提供專門的巴士。[1]
我記得上大學時參加過一個在我們學校舉辦的一場有關基督信仰的活動,抽獎時我抽到兩張電影票。免費得電影票的條件是,你必須帶一名非基督徒去看電影,而我也真的這麽做了。
耶穌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馬可福音2:17)祂沒有浪費時間在那些不需要祂的人身上。相反,祂把精力專注在為那些迫切需要祂的人提供解決方案。是的,耶穌愛每個人,但祂對自己的整體行銷策略非常謹慎。祂追踪那些邊緣人,那些意識到自己需要祂和祂的信息的人。倫納德·斯威特 (Leonard Sweet) 寫道,
福音書很清楚地告訴我們,耶穌的主要受眾從來都不是那些宗教領袖。耶穌並沒有試圖說服或改變猶太社會的體制或傳統。不錯,也有一些例外。宗教領袖中也有尼哥底母(可能還包括亞利馬太的約瑟)一類的人來尋求耶穌。但耶穌主要是向那些用心聆聽祂的百姓講話。因此,當祂在加利利的時候,祂的服事集中在村莊和小城鎮,避開了賽福瑞斯 (Sepphoris) 和提比略 (Tiberias) 等大城市。有趣的是,福音書中並沒有提到這兩個加利利最大的城市。[2]
祂沒有在那些覺得自己不需要祂的人身上浪費時間。當耶穌差遣門徒出去傳道時,祂叮囑他們,「凡不接待你們,不聽你們話的人,你們離開那家,或是那城的時候,就把腳上的塵土跺下去。」(馬太福音10:14)這並不是說祂對那些不接受祂的人抱有一種傲慢自大的態度。祂愛他們、祝福他們,並要求祂的追隨者也要這樣做。祂只是不想讓他們浪費時間在對他們所傳的道不渴慕的人身上。祂對自己的聽眾說,「有耳可聽的人,就應當聽。」(馬可福音4:9)換句話說,「我的信息,是為那些尋求我的解決方案的人預備的。」
在聽到你信息的人中,大約有10%會鄙視你和你所提供的一切。
另外的大約80%會漠不關心。
剩下10%的人會熱愛你所提供的一切。他們將成為你狂熱的「粉絲」。他們對你所提供的一切的熱愛程度甚至會超過你本人。在這10%的人身上,你應當花費80%以上的時間和精力。
- 哪種類型的人對你所提供的一切最饑渴?
- 你是否將80%以上的時間花費在那些很渴望你提供解決方案的人身上?
Bob Hutchins and Greg Stielstra, Faith-Based Marketing (Hoboken:
Wiley, 2009), 87.
Leonard Sweet and Frank Voila, Jesus: A Theography (Nashville:
Thomas Nelson, 2012), 104.